六安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B176号提案的答复函
许洪波委员:
您向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和谐教育环境提案》提案(编号 B176号)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安排局分管同志负责,责任科室牵头办理,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和谐教育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提出答复意见。 具体如下: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留守儿童大多与祖辈生活, 隔代抚养容易溺爱,加之有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也有单亲家庭,极个别留守儿童父母已不在人世,得不到健全的家庭关爱。 “家庭教育的缺位”、 “父爱母爱的缺失”、 “沟通交流的缺少”、 “有效监护的缺乏”,使 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局在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做了很多工作, 具体如下。
一、建立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根据《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 我市成立了六安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六安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近年来, 市县两级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自上而下分层负责的管理制度。为了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重点进行督查。 2020年9月,在金寨县启动了全市留守学生委托监护权签约仪式,开展留守儿童监护权委托试点; 开展留守学生控制保学专项核查, 六轮核查127104人次; 继续推行“爱心妈妈”、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保障“爱心电话”畅通,将留守儿童作为心理健康关爱的重点人群;积极与民政等部门协作, 争取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二、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关爱水平
1. 加强“两类学校”建设,按照“帮助一名儿童、稳定一个家庭、安定一方社会、培养一代新人的目标” 目标, 农村寄宿制学校均设立了 “留守儿童之家”。儿童之家配置了空调、电视机、电脑、电话、图书、报刊杂志、活动器械、桌椅、常用药品等设施设备。儿童之家落成后,使留守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让留守儿童有专人管理,有交流、倾诉的对象,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使他们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同时,搭建一个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 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2. 不断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督促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意识, 完善控辍保学机制, 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 同时, 学校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 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优先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 争取社会资助, 以结对帮扶、捐助、 “社会妈妈”等形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此外,还指导各地中小学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
3. 指导中小学校, 幼儿园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健康问题和不良行为。我市各基层学校普遍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等心理驿站,初步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 品德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 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和宿舍管理员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今年, 我局成立了六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印发了《六安市2022年暑期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7月15日-8月15日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小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增强自我调控, 应对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
4. 积极开展家校共建活动,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掌握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书面报告制度,对学校教师劝其复学无效的,我局将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幼儿园依法采取措施劝其复学。针对留守学生的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与学生间代沟较深这一客观实际,我们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教师家访不但要向监护人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该监护人的实际,对其进行家教知识的个别辅导,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感受到家庭温暖和关怀, 以尽可能地去弥补他们在父母那里爱的缺失,以助其健康成长。 同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做好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
三、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着力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2013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厕所、操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初步解决了学生生活用房不够、设备设施配备不齐、 生活管理和卫生保健人员不足等问题。其次,借助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深入实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 将招聘的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并配齐音乐、美术、书法、舞蹈、体育、微机、实验等活动教室, 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 :B类
联系单位 : 六安市教体局(教育科)
联系电话 :0564-3379244
六安市教育局
2022年7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