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1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李永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发挥艾草种植加工在我市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建议》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办认真协商研究,并组织人员赴我市各县区调研,结合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艾草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进艾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及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打造“西山药库”,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新兴的农业主导产业加以扶持,通过发展道地中药材品种,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产业化、科学化发展,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艾草作为我市中药材重要的优势品种,在我市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近6500亩,主要分布在霍邱县、金安区和舒城县,产量5000吨,一产产值3000万元,综合产值近1亿元,主要的艾草企业有10家以上【安徽大艾药业有限公司、六安市金地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霍邱县金艾园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直接带动农民就业500余人,主要产品有艾草柱枕、艾草浴包、艾草香包、日化品及药品等,初步形成集艾草种植、产品加工、新品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较完整的产业链,已基本实现艾草产业已实现一二产业融合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尚未纳入支柱产业培育。一是技术服务不到位。近年来,六安市一谷一带办组织皖西学院、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围绕艾草种植做了实验示范、药农培训、技术推广工作,但由于推广面较窄、影响力较小、辐射力弱、示范带动不足,大部分种植户对用药、施肥、除草、采收、仓储等环节缺乏明确系统的技术指导。二是政策扶持不到位。目前,我省对“十大皖药”示范基地有奖补资金,我市部分县区主要对“十大皖药”品种有奖补政策,对艾草产业还未研究制定明确的扶持政策,种植基地必要的基础设施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标准化示范基地缺乏项目资金支持。三是艾草产业尚为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我市在无论是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还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方面,艾草产业都还尚未纳入产业规划,重视程度远不如霍山石斛、灵芝、天麻、黄精等道地中药材,尚未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二)艾草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不够。一是对艾草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重视不够。依靠招商引资引进大的艾草产业项目,来带动我市艾草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共识未形成。由于,目前我市对艾草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主导的作用发挥不够,影响外来客商来我市投资的积极性和项目落地的决心。二是艾制产品单一,企业市场竞争力低。多数企业仍以种植,生产加工艾绒、艾条等初加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力低;企业生产缺乏盲目性,缺乏销售渠道,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畅,加上资金、技术、人才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企业自身发展困难重重,尚未形成产业龙头,其带动作用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高位推动,助力产业加速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更好推进西山药库建设工作,设立六安市“一谷一带”办公室,统筹推进有关政策投入和措施落实,系统谋划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市里先后编制出台《六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六安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六安市西山药库发展规划(2019-2030)》等一批重大专项规划。下一步,我办将结合我市已编制的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制定《六安市艾草产业发展规划》,把艾草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艾草“短、平、快”的特点和艾草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优势,超前谋划,加强组织,注重引领,加大扶持,规划每年新发展3000亩,通过三年努力,规模达到2.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真正实现我市艾叶、茶叶“双叶”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二)加强领导,引导艾草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成立六安市艾草产业协会。将全市艾草产业包括一、二、三产业即种植、加工、销售、服务行业有代表性的人员纳入产业协会,使艾草产业协会会员具有真正的代表性、广泛性,制定行业从业规范,引导艾草产业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成立艾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成立艾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聚焦聚力谋划艾草产业发展,从而解决我市目前艾草产业无人抓、无人管的问题,彻底改变艾草产业发展“一盘散沙”的局面。
(三)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区)两级政府财政积极谋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艾草产业发展,积极支持艾草优良种资资源选育、种苗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等。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艾草产业关键在人才。要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制度,不断引进中药材方面的高端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增强竞争优势;要建立轮训制度,定期对艾草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改进人才管理和用人制度,建立激励制度,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艾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着力培育艾草产业龙头企业。一是明晰政策,注重招引艾草产业项目,拉动艾草产业发展。在我市艾草产业发展招商中,一方面要明晰招商政策;另一方面认真甄别优质的招商项目。注重选取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研发能力强,销售渠道广的企业,并在多方面予以支持。如种植项目,土地流转,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方面予以帮扶支持。二是加大对现有企业扶持力度。邀请专家对现有艾草企业进行帮扶指导,促其观念转变,思想解放,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上放大格局,方眼长远,打牢根基。同时,加大对现有艾草企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生产经营困难,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研发能力,拓展销售渠道,争取2-3年内,孵育出1-2家艾草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我市艾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艾草产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下一步,我办将根据您的建议,以《六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六安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六安市西山药库发展规划(2019-2030)》等一批重大专项规划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计划(2022-2024年)》精神,联合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充分盘活和利用当地闲置土地资源,以草控草,降低林下除草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拓展艾草加工产业链,建设标准化的艾草加工厂,将艾草产业链从种植向加工延伸,拓展艾草制品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带动六安市艾草产业健康稳定持续向前发展,通过多部门共同努力下,打造六安市艾草品牌及林下经济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64-3379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