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5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汪德尚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推进舒城产业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和支持舒城产业融入合肥都市圈,充分发挥舒城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将其打造成六安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积极支持舒城县围绕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推动电子信息(光电显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深度链接合肥。《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舒城全面对接合肥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等产业”。《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舒城全面链上合肥市,打造合肥卫星城市”,将精卓光显、英力电子、南聚模具产业园、绿沃新能源等龙头企业纳入到全市乃至全省产业布局中。2021年,我市支持舒城县电子信息(光电显示)产业成功争创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获省政府批复,并在年度成效评估中得分靠前;指导舒城经济开发区新型信息终端关键部件及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申报新一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
二是加强产业协作。《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打造“G330合铜(合庐)产业发展带,连接合肥—杭埠等节点的产业发展带,串联肥西经开区、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舒城经开区、庐江高新区。合安(合舒)一体化协调发展带,自肥西县上派镇南缘,沿206国道(合安路)经舒城县城关镇向桐城方向延伸”,推进舒城与合肥产业联动。舒城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合肥都市圈工业产业联盟会员,胜利精密、英力电子成为合肥联宝结构件的核心供应商;舒城开发区杭埠园区引入欧菲光等企业,促成中国声谷·舒城声光电产业申报成功,目前已举行揭牌仪式,与省信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运营公司;开展供肥蔬菜基地建设,舒城县已累计供肥蔬菜5.8万吨,2020-2021年合肥市财政支持奖补资金250万元;开展文旅合作,舒城与庐江、肥西、桐城成立“山水四城、诗画皖中”四城文化旅游发展联盟,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六安市委、市政府将舒城县作为全市重要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规划以舒城开发区杭埠园区为平台,建设1-2平方公里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主攻合肥智能电动汽车配套零件。
三是加强交通互联。坚持交通先行,积极支持舒城交通链接合肥。德上高速舒城段年内将实现通车,铜商高速舒城段等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S103、S330杭埠段建设、合肥至舒城市域(郊)铁路等重点事项已纳入六安、合肥两市党委政府高层协商推进事项,列入到今年合六同城化18根梁柱,纳入到市委财经委《2022年全市重点经济工作任务与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实行月调度机制,推动工作落实。S103、S330舒城段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已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工可报告已编制上报,并完成初步设计文本初稿编制;连接肥西三河段、庐江同大段改扩建工程正推进前期工作。合肥金寨路高架南延至上派已开工建设。积极与合肥市沟通对接,推进合肥至舒城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争取作为合庐市域铁路支线纳入正在修编的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与合肥市及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围绕推进合六同城化,不断加强舒城与合肥在产业、园区、交通等方面合作,积极打造六安链接合肥的东向枢纽。一是结合编制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开展合六同城化顶层设计研究,最大限度地争取将舒城发展需求纳入到整体规划布局中实施,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二是持续深化与合肥市产业协作,特别是新型显示产业方面协作,支持欧菲光触控显示模组与合肥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扶持壮大电子信息(光电显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三是依托中国声谷品牌优势和政策效应,加快建设中国声谷·舒城声光电产业园,指导帮助园区运营机构提升招商孵化、运营服务能力,助推舒城声光电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四是加快推进舒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指导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全面梳理其零部件、供应商、潜在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产业谱系,按图索骥,精准招商。五是结合举办合肥、滁州、六安三市“美好安徽 休闲皖中”旅游宣传推介等活动,深化两地文旅合作,把舒城打造成合肥“后花园”。六是组织干部赴合肥“拜师学艺”,有序安排舒城干部跟班学习,深化对合肥产业的学习研究及招商互动。七是持续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合肥至舒城市域(郊)铁路、铜商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先期实施S103一期工程1.64公里和S330一期工程3.09公里。
感谢您对我市舒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发改委
联系电话:0564-3379727
2022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