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A00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城管局发布时间:2021-06-29 15:02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民革六安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六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品味提升的对策》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园林绿化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一)绿地系统规划有效实施。近年来,市城管局园林处先后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六安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2010-2030)、《六安市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3-2020)以及城市绿线、城市蓝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树种应用等多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按照各项专项规划有序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淠河、淠河总干渠、凤凰河、312国道生态绿廊为骨架的“三河两岸一廊多带”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同时摸排城市“边角地”、“零星废弃地”,规划建设多处袖珍公园、游园,努力打造“百园之城”,“绿色城市”、“水韵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基本显现。

(二)城市绿量大幅增加。撤地设市以来,我市城市绿地面积由520公顷增加到3166公顷,面积增加了5倍,生态效益更加明显。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38%,绿化覆盖率43.6%,公园绿地面积99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25平方米,基本实现步行“300-500米就能到达一处公园”的绿地布局。建成城市绿道160余公里,以淠河、淠河总干渠两岸绿道为主体,将城市主要公园全部串联起来,绿色出行更加通畅。

(三)养护管理日益精细。目前市城管局园林处管养的城区园林绿化范围涉及93条道路,23处公园、广场、景观带,7处街头游园,9处苗木基地,2处苗圃,总面积1223.8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管养分离”目标和“一简报六台账”管理模式,初步建立“日常管理、巡查监督、按月考核、季度评议”管理体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大大提升了养护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绿线管控有效落实。一是修订行政审批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办理行政许可、小区综合查验、小区绿化方案审查,从源头上加大顶层控制力度。二是开展“绿色图章”核查制度,严把“三关”:即事前严把设计关,成立绿化方案审查小组,开展方案审查,提高设计标准,加强绿地率指标复核;事中严把过程关,在施工阶段,加强巡视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工程质量,保障设计方案、设计理念能够科学有效落实;事后严把验收关,严格对照图纸开展验收核查,以抽样测量等方式对苗木存活率、绿地面积进行实地核查,保障绿化品质。三是加强事后监督巡查、联合执法力度,强力约束占绿、毁绿行为,有效实施城市绿线监管。

二、存在问题

我市取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时间较早,取得的成果需要后期不断进行巩固和提升,而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力、周期性的有机体,需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和不断进行更新改造。我市园林绿化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公园文化主题不突出、园多景不亮、重复拆建、公民爱绿护绿意识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经费较低,绿化品位不高。

1、工程建设投入较低。我市在建设绿化项目时,按照“先绿化、再提升”的总思路,把能绿化的地方先栽上树,配套简易的设施,以后再逐步改造。但近年来,由于财政资金趋紧,市园林处连续3年申报的绿化项目均未获批,已建成的绿地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且之前建成的绿化项目建设费用较低,一般在60-120元/平方米,造成绿化品质不高等问题。例如,大公堰湿地公园造价69元/平方米,凤凰河公园、312国道南侧绿廊平均造价60元/平方米。相比长三角及其他省内兄弟城市,我市园林项目建设标准是比较低的。例如,上海市静安区新建公园800-1200元/平方米,合肥市规定道路绿化不少于250元/平方米,阜阳绿地建设标准300-500元/平方米。

2、规划设计水平低。我市园林规划设计费是按照定额标准的60%作为最高限价进行招标,中标价一般只有3元/平方米以内,而上海等地规划设计费用达到8元/平方米以上。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不愿意参与招标竞争,造成规划设计水平低,景观特色不明显,规划设计不科学,遗留问题较多。

3、养护经费偏低。园林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才能达到设计效果。一直以来,我市绿化管理费用经费较低,年均养护费在3-4元/平方米,远低于省内兄弟城市及长三角发达地区,经费甚至达不到按国家定额测算的三级养护标准,造成城区重点公园、重要道路养护管理经费远远得不到保障,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打折”,甚至粗放型管理。例如,上海市徐汇区达到42元/平方米,还不包括公园保安、行道树养护费用;省内合肥市、阜阳市8-10元/平方米,行道树养护费还另外计算。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权责不匹配。

1、监管难度大,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我市园林绿地建设,分别由市城管局、市重点处、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多部门负责,有的是房产开发企业代建。但是我市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绿化质量监管机构,也没有出台相关的监管办法,有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都缺少园林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绿化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2、权力与职责不匹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市园林处属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全省只有六安市和宿州市园林部门为正科级单位,其他地市均为副处级以上级别,差额拨款更是全省园林仅有的1例。且园林处受编制不足影响,职工整体年龄老化,专业力量严重短缺。目前市园林处级别与所承担的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不相匹配,造成无法有效担负起全部职责。

(三)绿地破坏现象严重,缺乏约束手段。

一是城市建设占绿严重。供电、交警、电信、市政、给排水、环卫、燃气、民政、人防、广电、交通、重点工程等十余个部门,都需要在绿化带开挖建设。一旦开挖后,虽然后期进行恢复,但很难达到原有景观效果。二是部分市民素质不高。一些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比较淡薄,人为破坏绿化设施,随意穿越践踏绿地,垃圾随手乱扔,经常发生偷盗电缆、花卉、名贵花木等不文明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贵委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避免重复拆建。

1、建议由市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统一城市绿地建设标准。根据绿地不同功能和性质,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分类、分级实施建设,并将建设标准辐射到中心城区周边乡镇,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

2、建议将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统一到一张蓝图上。城市公园、道路等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项目交由市城管局统一组织实施,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养护管理进行全方位把关,实现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争取成立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实行统一监管,并将监管辐射到中心城区周边乡镇,实现统一管理目标。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建设管理标准。

1、加大经费保障,提高绿地建设质量。建议增加财政预算,城市新建公园按照300—400元/平方米标准规划建设,道路绿化按照200—300元/平方米标准规划建设,防护林带绿化按照100—200元/平方米标准规划建设,施工过程全面实施专业监管,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对场地平整、苗木规格品相、栽植技术、后期管护等实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实行分级养护,逐年提高绿化养护管理费用。对标先进城市的养护管理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精细化管理办法。根据管理难度和所处位置,将城市绿地实行分级养护管理。中心城区和重点公园,要按照一级养护标准测算经费和招标;城市外围的集中成片绿地,实行二级或三级绿地管护标准。积极争取财政预算,逐年递增绿化养护管理费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城市绿线管控。

1、启动绿地系统规划修编。根据六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新时期城市园林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六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完善绿线图则。通过科学谋划,优化城市各类绿地布局,全面提升我市园林规划品质。

2、严格把控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申报,申报事项规划批复文件清晰;加强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巡查,严禁随意开挖超挖、毁绿占绿行为。严格要求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组织开展许可事项绿地恢复质量监督检查,建立信用体系,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行业发展有法可依。

结合我市园林绿化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行为监管约束力度。建立健全我市园林绿化法规和质量体系,在立法工作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修订工作,及时上报修订计划,开展《六安市城市规划区园林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六安市城市规划区绿线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建设项目实行“绿色图章”管理暂行办法》《六安市市本级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制定《六安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办法》,提升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全面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监督,依法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

(五)加快品质项目提升行动,突出公园主题特色。

积极争取项目实施,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以园林绿地为载体,充分发掘皋陶司法遗风、楚汉文化底蕴、红色革命基因、江淮分水岭地域风格,赋予园林景观丰满的文化、独特的个性。将过去建设质量不高的公园、绿化带、绿道逐年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主题文化公园。

(六)提高机构配置,提升队伍水平。

建议提高园林机构配置,增加人员编制,加大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才招录,充实园林队伍。加强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以“岗位需求”作为培训导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专业技能技术培训,汲取先进理念及经验,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的职工队伍。

(七)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园林影响力。

借助各类新闻媒体网站加强日常呼吁引导,普及绿化树木养护管理知识,营造支持、配合、爱护城市园林工作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增强爱绿护绿意识。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位,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城市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更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加强园林部门的职能保障,理顺管理机制,提高园林绿化经费投入,解决多头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将全市园林绿化工作统一到一张蓝图上。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让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联系电话:0564-3335691

2021年6月15日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