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张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狠抓招商引资质量 全面提升招商实效 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展现六安新作为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以产业规划为引领,提升招商针对性
一是做好总体规划。招商引资要围绕城市及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从长远角度统筹谋划,不断推进城市能级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市在摸清产业底数基础上,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双招双引”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六发〔2021〕12号)、谋划《关于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送审稿)》(已于6月21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敲定了全市“5+1”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总体框架,为新阶段“双招双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市级层面对应组建6个产业链推进组,一个主导产业由一个市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来推进,实行跨部门、跨分管领域协同作战,构建上下畅通、左右联动、专项衔接、专责落实的“双招双引”工作机制。二是落细专项规划。指导各县区、开发区在“5+1”产业大框架下,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秉持“部分产业可以雷同,但侧重点要有所不同”的原则,精准确定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精准招商。如市开发区主攻汽车及装备制造、舒城主攻新型光显及电子信息、金寨主攻新能源及生物医药、金安区主攻航空及零部件制造、霍邱主攻冶金及铁基新材料、叶集主攻家具定制生产,以推进招大引强和接链补环为方向,着力谋划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二、以项目预审为关口,增强招商科学性
一是强化项目论证。招商引资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原则,主动做好项目背景、投资方资质、市场饱和度、综合配套完整度调查,从产业层次、投资强度、用地规划、环评能耗、综合效益、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估论证,特别是把项目引进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中去考量,把好项目准入关口。今年以来,市投创中心先后对上海赫比集团、常州聚美味、瑞安新莱流体设备、大农农垦发展、山东鼎梁消防科技、上海天地汇、深圳市英唐智控等企业投资项目开展了前期论证,出于企业实力、企业资质、市场潜力、资源集约等方面考虑,淘汰了山西华翔集团、深圳康成亨资本、深圳壹魔冠公司等一批企业投资项目。二是优化项目布局。加大“标准地”改革推行力度,在做好区域统一性评估的基础上,严格管控招商项目用地,新建、改造一批小微企业园,不断提升园区项目布局的合理性。根据六发〔2021〕12号文件精神,按照做大规模、做优配套原则,对于拟落户的主导产业及配套项目,合理集中安排供地,确保优质项目的土地供给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对于拟落户的亿元以下非主导产业配套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引导集中入驻小微企业园,不断积蓄小微企业园的集聚效应,优化开发园区产业布局。同时,梳理“搁浅项目”“僵尸企业”,通过资产购买、租赁闲置厂房等方式,盘活闲置存量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优质企业和项目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三、以外引内培为动能,实现招商新突破
一是加快东向融入。坚持“接轨大合肥、深耕长三角,等高对接、全面融入”,不断刷新与长三角重点城市在招商互动、产业合作、园区共建等方面的成效。继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之后,金寨经开区与昆山市千灯镇、舒城经开区与上海莘庄工业区、叶集经开区与如皋经开区、市开发区与松江开发区等陆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5月份,全市新签约省外投资项目 95个,总投资 412.8亿元,其中,新签约沪苏浙地区投资项目55个,总投资294 亿元,分别占比57.9% 和71.2% 。总投资80亿元六安国动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中轩锂电新能源生产等一批沪苏浙地区投资的大项目先后落户。二是注重内生培育。为培育扶持有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本土品牌,助推本地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可享受与招商引资企业同等政策待遇。近年来,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等平台,着力打造了一批本土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推动安徽省西商集团、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六安市金河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应流控股、迎驾集团推进了一系列产业链项目,这些企业及项目均获得政府相应的政策扶持。
四、以集群培育为目标,打造招商新高地
一是坚定发展目标。以培育规模化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紧盯“链主企业”与“头部企业”精准出击,聚焦产业关键领域与核心环节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产业链招商。聚集“5+1“产业领域,在全市实施“千百十”产业提升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2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3个产值超500亿元产业,培育产值超十亿元企业50家以上,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二是细化工作落实。2019年以来,先后编制5G通信、氢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区块链等10余个重点产业招商指南,围绕“触摸合肥、解构合肥”,编制完成《链接合肥产业招商计划书》,为全市产业招商提供路线图。同时,不断深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筹办上海市安徽商会庆建党百年致敬大别山暨走进六安“双招双引”座谈会等活动,推动与苏州、常州、嘉兴、杭州等地商会组织签订友好协议;开展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顾问团顾问选聘工作,拓展项目源头活水;加快建设市县一体化“双招双引”云平台,以大数据手段梳理产业链上的重点目标企业、重点人才等,辅助精准招商。
五、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塑造招商新优势
一是优化平台载体。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园区硬件配套,对新签约项目供应的土地,确保完成前期的水、电、气、热、道路等“七通一平”工作,同时,引进一批邮政、通讯、仓储、固废垃圾处理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集聚教育、医疗、商服、蓝领公寓等生活性功能的配套项目。如各开发园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方式,陆续打造了六安大学科技园、联东U谷·六安智造产业园等一批孵化平台,建设了一批适应不同产业入驻需求的专业标准化厂房,在全市范围内改造或新建了皖投创展工业园、云谷电商产业园、工投中小企业创业园、南聚产业园、五金产业园等一批小微企业园,大幅提升了园区承载能力。二是优化投资软环境。全面深化“一企一班,专人专班”全程帮办服务,提供开办新企业前期核名、工商登记注册等手续全程帮办代办,做到招商安商并重,服务项目落户全过程。结合“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梳理已签约未开工落户项目清单,根据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和项目推进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时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提供有力支撑。
联系人: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综合信息科 朱旭东
联系电话:3378302
办复类别:A
2021年6月29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人选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