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2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时间:2020-06-30 09:32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马云峰委员

您在市政协次会议上《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办理。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市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受理后,我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大型银行下沉经营网点,不断加强薄弱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政策性银行坚守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强化在支持扶贫大型项目方面的优势地位,督促农商行、村镇银行贯彻落实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等监管要求,按季逐家监测通报,指导其服务本地、服务县域、服务社区。近年来,陆续引入招商银行六安分行、合肥科技农商行六安分行、颍东农商行裕安支行、颍淮农商行霍邱支行等银行,法人农村商业银行达到6家,非法人农村商业银行达到4家,村镇银行达到6家,进一步丰富了我市县域金融业态。帮助地方法人银行协调处置不良资产,推动“一行一策”制定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采取直接催收、法院执行、股权转让、以物抵债、贷款核销等方式,支持化解不良资产,稳妥化解风险,助力地方法人银行健康发展。大力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县域银行机构、地方数据管理部门与蚂蚁金服开展务实合作,满足更多涉农涉贫主体享受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便利和多样化融资需求。

二是加强银行考评调动积极性。认真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要求,指导辖内银行落实小微企业续贷和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压降情况纳入分支行和领导班子的考核中,对完成较好的银行进行激励考核。在市级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考评中突出支持实体经济导向,多措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积极性。引导银行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定期对县域存贷比进行监测分析。截至4月末,县域贷款余额为1031.8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43.2%;新增贷款89.3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46.9%;余额同比增幅18.9%,高于全市增幅2.8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达96.3%

三是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继续推广六安市融资信用信息线上服务平台,全市26家金融机构已全面进驻,平台囊括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等86个金融产品,对接34家市直部门政府数据。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190个,已审批通过124 个订单授信金额2.2亿元。下一步,将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对接接入省级金融服务平台事宜,实现与省级平台数据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鼓励银行开发信用贷款产品,如裕安盛平村镇银行推出“白鹅税易贷”,邮储银行推出线上快速信用贷款产品“小微易贷”,六安农商行推出现金流量贷。举办全面有序复工复产暨“百行进万企”银企对接会(市区专场),项目册中350家企业共提出融资需求57.42亿元。截至5月末,共有225家企业获得贷款40.75亿元,融资满足率71%。结合“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举办宣讲会,向参会企业介绍金融政策、推荐线上平台,并现场演示平台操作。

四是健全县域融资担保体系。我市共有27家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共54.4亿元,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达到10家,实现县(除开发区)全覆盖注册资本共计39.5亿元。积极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坚守政策性定位,强化服务能力,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三农”和小微企业。4月末全市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23.35亿元,在保户数5715户,融资担保放大倍数2.19倍。大力推行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模式。加强调研指导,帮助担保机构破解发展瓶颈,协调银行机构密切合作。4月末全市为460户企业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贷款17.37亿元,同期多增5.39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51.98亿元,同比增长28.95%。已有9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设立科技业务部,当年新增科技融资担保业务0.7亿元,在保余额2.95亿元。督促政策性担保机构严格落实省、市各类降成本政策,目前全市政策性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年化1%。协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劝耕贷”业务,已累计为1595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6.85亿元。

五是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六安市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定期会商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凝聚工作合力。部署开展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套路贷”问题专项整治等行动,及时清理处置违法违规机构,梳理研判涉黑涉恶及非法集资线索。协同司法机关加快案件审理、资产处置、资金清退进度,指导县区化解非法集资陈案积案,今年来化解陈案积案4起,已累计化解陈案积案10起。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

下一步,我局将在以下几方面用力,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助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民营、小微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有针对性地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敢贷愿贷能贷”机制。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工作,进一步发挥市融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作用。

二是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各县区持续开展续贷过桥业务,优化续贷过桥资金使用流程。支持金融机构通过纳税信用与补充抵押、担保增信相结合,开展“纳税信用+”信贷业务。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发展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业务。

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属地管理和行业主管监管责任,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深入推进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非法集资风险化解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感谢并期待得到您对全市金融工作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与各部门共同努力,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0564-3371160

 

六安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0618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