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A069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工党六安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保护的对策建议》收悉。提案中对我市革命遗址遗迹保存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透彻、客观事实,所提的6条对策建议很好,对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就文物部门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主要工作
一是制定政策措施,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办发〔2018〕45号)、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安徽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皖办发〔2018〕50号)等文件精神,我市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意识,成立市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六安市十大红色文化项目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六政秘〔2018〕330号)等文件,着力编制、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加强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同时,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建议方案》,对革命文物保护,红色文化传承提出指导意见,明确有关部门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党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0号),着力提升党史编研和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强化工作基础。近年来,从文物部门角度,逐步加大对革命文物调查、统计及提档升级工作,适时动态统计掌握革命文物资源概况,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工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部分重点革命文物的保护级别,有利于加大保护利用力度。目前,我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40个(含493个点),其中,国保单位3个(含17个点),省保单位19个(含46个点),市保单位30个(含33个点),县保单位155个(含164个点),文物点233个。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107件,其中,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60件,三级文物93件,一般文物640件,未定级文物265件。同时,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现留存零散纪念设施139处(部级审核确认53处)、散葬烈士墓13639座。其中迁入原有烈士陵园的散葬烈士墓有1492座,零散纪念设施6处;散葬墓群改建成烈士陵园的散葬烈士墓有11167座,零散纪念设施14处;委托管理的散葬烈士墓980座,零散纪念设施33处。
三是统筹谋划项目,加大资金争取和投入。近年来,我市着力在革命文物维修、“三防”(消防、安防、雷防)、陈列展览、方案编制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强项目谋划和编制,逐步建立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库。同时,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大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9年申报并落实项目44个,争取资金近6000万元,包括:安徽省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项目5019万元,主要用于革命文物维修和环境整治、三防项目、陈列展览、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导览系统、旅游厕所建设等;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4个,资金637万元,用于大别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金寨县鄂豫皖省委会议和红25军28军合编地旧址修缮等;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62万元,安排项目4个,包括金寨县六县联席会议旧址(关帝庙)、霍山县决兴庵、裕安区“三农”旧址、魏氏宗祠维修。2020年,全市编制申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旅游项目112个,预算1.37亿元。霍山县编制申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项目7个,预算3310万元,均已上报待批。市级财政安排项目1个,已落实预算资金60万元。同时,建立日常预防性保护机制,省市财政每年安排约1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保养维护(省保单位每年1.5万元/个、市保单位0.5万元/个)。
四是坚持科学指引,加强规划编制。近年来,立足我市革命文物资源现状,统筹考虑特色和优势,对相对集中连片的革命旧址群,组织编制保护利用规划,为今后进行科学保护利用奠定一定基础。如编制的《独山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待市政府上报公布;省文物局牵头编制的《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安徽省)》,初稿已完成,待批;霍山县完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项目编制;金寨县正在申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霍邱县积极推进李特故居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等,随着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
五是加强统筹利用,发挥革命文物作用。近年来,通过修复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革命旧址群、霍山西镇暴动旧址、舒城新四军支队旧址等一批重点文保单位,建设六霍起义纪念馆、西镇暴动纪念馆、朱蕴山纪念馆以及金寨红军广场等一批红色设施,公布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部分重点红色资源纳入红色旅游线路,实行免费开放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红色文化阵地建设,弘扬了红色文化,传承了红色基因,扩大了革命文物影响,发挥了革命文物应有的作用。
六是筑牢安全防线,确保革命文物安全。强化日常安全巡查,组织开展系列文物专项检查行动,排查革命文物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抓好安防项目实施。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为重要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聘用文物看护员,加强对革命文物的日常看护管理。制定出台《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安全约谈办法》,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共同做好文物安全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您在提案中所提的6条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协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加强工作措施,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工作。
(一)加强调查摸底。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性的普查调查,特别要加强对未被纳入文物保护范畴的革命遗址遗迹的调查,适时公布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及时完成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馆藏物品的革命文物认定,为资源分类、项目编制、资金申报、陈列布展、产品开发等奠定基础。
(二)加强项目谋划。完善项目库建设,该建则建、该修则修,能升则升、应保尽保,确保全市现存的革命遗址、遗迹得到保护、达标晋级、永续利用。继续推进全国重点革命旧址群、集中连片区域的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有序推进革命旧址维修及提档升级工作。
(三)加强部门协调。落实部门职责,加强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统筹协调,理顺产权关系,在保护、管理、研究、宣传、使用等方面,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
(四)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做好向国家和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统筹使用。同时在市县级层面,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重点红色文化项目建设。
感谢您对我市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 系 人:杨四好
联系电话:0564-3213897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