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六安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垃圾分类全流程建设及合理建设垃圾中转站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
国家、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12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研究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安徽省内有合肥和铜陵两市。省级层面也相应出台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制度。去年年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厅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为各地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下了“加速键”,其中明确了“2019年底前,各设区的市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设区的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今年市深改委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经市政府同意,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市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2019年12月23日,市住建、城管、发改、生态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六安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拉开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序幕,12月26日,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
今年以来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我局会同市文明办等6部门联合出台了《六安市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六城管[2020]32号)、会同市发改委出台了《六安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设备配置及管理规范(试行)》(六城管[2020]49号);提请市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第一版)》(六分类办[2020]1号)和《关于印发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试行)的通知》(六分类办[2020]2号),建立了《六安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导则》、《六安市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导则》等工作机制,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确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根据省工作部署和要求,明确了金安区的三里桥街道、裕安区的鼓楼街道、叶集区的平岗街道和开发区的白鹭洲社区作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将在全市各街道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局门户网站开设了“生活垃圾分类”专栏,发布相关规章制度;在局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垃圾分类微课堂”,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印发了《六安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倡议书》,引导公共机构做垃圾分类先行者、宣传者、监督者。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播放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在城市执法岗亭、公园、广场等场所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宣传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四是积极推进环卫市场化。根据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自4月1日起,由两区政府落实环卫保洁属地管理责任,金安区的六安龙马环卫公司和裕安区的中环洁(六安)环卫公司已全面开展环卫作业。五是加快生活垃圾处理终端建设。六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的首期项目(处理其他垃圾/干垃圾)已于6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1月底前将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六安市餐厨垃圾处理一期项目(处理厨余垃圾/湿垃圾)目前已经进场施工,预计12月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我市垃圾中转站建设运行情况
截止2020年5月底,全市现有运行的23座垃圾中转站,均为小型垃圾中转站,日处理量为50t/d左右,其中金安区10座、裕安区13座,负责市和区每日750余吨生活垃圾的出城转运工作。部分垃圾中转站建设时间较早,如您所提到的球拍路垃圾中转站始建于80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居住小区的不断增多,布局的合理性、设施设备功能性以及中转站的“邻避”效应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该中转站也已经纳入拆迁计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垃圾中转站问题的新路径,如试点开展了桶装车载的作业模式,不经过垃圾中转站直接将城区生活垃圾进行转运;在河西景观大道(卡地亚湾污水泵站附近)采用牵引式露天垃圾中转站的新模式来取代传统垃圾中转站,解决环卫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带头作用。及时督促公共机构按照《六安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设备配置及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尽快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采购,并进行合理的设置;二是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即“有一个专班、一套管理制度、一定宣传氛围、一系列分类设施、一支志愿者队伍”,建立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机制;按照生活垃圾“四分类”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二是充分发挥示范片区示范效应。督促辖区街道组织辖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宣传,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定投放点的数量和位置,撤桶并点,完成集中投放点的规划建设和设施配备工作;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干部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一支督导员队伍,在集中投放点落实桶边值守制度;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等场所,建设一批宣传阵地,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三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合力作用。督促四区政府(管委)尽快确定第三方运营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督导、设施配置与维护等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市发改委牵头指导和协调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商务部门加强对外公布可回收物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名单,指导企业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对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处理;市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两区建设或确定有害垃圾的暂存点,并指导有害垃圾的运输和处置;市教体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中小学生德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市城管局作为具体组织实施部门,将积极做好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宣传等工作,尤其是今年要开展《六安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并制定出台《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推进餐厨项目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持续性、全方位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开展宣传工作,使生活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动员社会大众共同积极参与。
在推进垃圾中转站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积极主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接,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严格遵照《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环卫设施“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更加合理的布局垃圾中转站,确保选得了址、落得了地。同时,对在用垃圾中转站进行了提升改造,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垃圾压缩式设备、高压清洗和除臭设备,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用生物除臭剂净化站内外空气,对生活垃圾实行密闭运输,确保不抛洒滴漏生活垃圾,尽最大努力减少垃圾中转站对周边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联系电话:3377829
202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