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9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李晓燕委员:
您提出的《坚持常态长效 创建文明城市》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要求,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属地管理、区负总责、重心下移、街道主抓”的基本工作方法,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一、多措并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2020年,我市金安、裕安两区将环卫作业全面外包,除日常保洁外,还涵盖了门前三包宣传、车辆(含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小广告整治、智慧环卫平台搭建、环卫应急保障、重大活动环卫保障、紧急事件处理等多项内容。从目前来看,运行情况良好,切实提升了我市环卫作业水平。全面开展城区环境治理。今年以来,共计清运垃圾渣土和杂草废物350余吨,消除卫生死角1252处,清理毁绿种菜3740㎡,清运各类垃圾492车,清除私种菜地约9000㎡,拆除私搭旱厕40处,规范道路施工围挡30处,拆除乱搭乱建面积3475㎡,清理乱晒、乱挂590余处,铲除牛皮癣3800余处,有效改善了城市周边环境卫生状况。严格市容秩序管理。向商户散发宣传材料1240份,共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摊位380处,规范临时摊点171处,劝导出店经营、占道经营1300余户,先行登记保存电动小三轮126辆,小吃橱柜车11辆。共累计对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60件,罚没款27000余元。今年五月底以来,按照国家、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合理设置流动摊贩经营场所,依法引导流动商贩规定时间、规定区域内合法经营。严格渣土运输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建筑工地施工行为,在建筑工地施工前召开文明施工协调会,发放文明施工宣传单,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同时要求建筑工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六个到位和七个百分百”。加大管理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对渣土车抛洒滴漏、严重影响市容卫生等行为立案查处70起,罚没金额4.8万元,与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15次,督促施工企业覆盖裸露黄土约6000㎡,在施工场地设置围挡约1650㎡。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城区货运车辆抛洒滴漏综合整治工作。强化城市立面改造。规范事前审批,今年以来共计规范审批申报件42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查督办违规设置店招标牌、户外广告牌114处并及时交办至各区城管局(执法支队),依法进行集中拆除违规设置的一店多招(双招)、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共342块,面积约4400㎡。
二、疏堵结合,改善城区车辆停放秩序。加强制度建设。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六安市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使用的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加大停车位施划力度。与交警部门联合设置慢车道泊车位7037个,设置人行道泊车位4428个。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5015米,非机动车标识120个,导向箭头145个,设置人行道限行桩1800余个,拦车桩5004个,隔离护栏400余米。加大处罚清理力度。拍摄违停车辆13914辆,拖离长期占用公共空间僵尸车230辆,规范乱停放非机动车6700余辆。清理侵占车位铁制三脚架、反光锥等物品共计120件,依法清除占道广告牌匾116处、地锁15处,释放公共停车泊位830个,利用广场空地施划临时停车位1560个,疏堵结合,有效改善了人行道、公园广场等地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三、服务为民,规范小区秩序管理。加强巡查。对小区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加强小区内秩序管理,检查居民住宅区楼道内是否仍然存在电瓶车违规停放、充电的现象,电瓶车是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是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社区物业是否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规划配建充电等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强化治理。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做好网格化管理。截至目前,共开展小区“十乱”治理及环境改造106次,开展飞线充电整治13次,私开后门行为专项整治12次,毁绿行为整治7次,清理垃圾1300余车,共计清除私种菜地约22000㎡。
四、志愿服务,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化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了以关爱自然、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低碳生活、脱贫攻坚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利用城区户外广告牌设置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15个批次15000余㎡,利用城区9处大型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精神文明创建公益广告22个批次,在公园、景点、小区、广场、火车站等地设置宣传台、发放宣传手册、劝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宣传,在系统内开展了家风建设、文明家庭评选、学雷锋岗位标兵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深化思想道德建设。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
联系电话:3377065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