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及意见征询表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发布时间:2020-07-01 12:44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罗本国代表: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待遇的关注,您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待遇的建议》第147号提案已收悉。我局对您的提案十分重视,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在文化阵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职称评审、基层文艺表演团队扶持奖励、文化馆站长业务培训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文化工作。但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你的建议中提到的基层工资待遇低,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从政策层面来看,人社部门对事业单位有统一的工资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工资增长和绩效、职称评定等有明确政策。同时,各地根据财政状况制定一次性奖励政策,也体现了对基层工作者的关心。

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规范化

一是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央和省市多次制定出台了机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增长改革规定,都体现了工资增长趋势,尤其是突出了基层工作者工资增长幅度。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事业单位员额聘用人员按照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员额管理聘用工作人员岗位薪酬制度的通知》执行工资标准。

二是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与职称挂钩,在编人员待遇由财政承担。从2007年起,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全部下放到各乡镇管理,乡镇文化站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乡镇文化站在编人员工资待遇由县区财政承担。县区文化馆属于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人员工资待遇由县区财政承担。节假日、加班补助省市都有明确规定。

二、大力开展继续教育,职称评审向基层倾斜。

一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以往,专业继续教育主要采取邀请市内外专家现场授课方式,2019年以来,市文旅局采取省继续教育平台,举办网上培训,不在开展现场上课培训,方便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推出了优质、丰富的文化系列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是职称评审重点向基层倾斜。今年4月,根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征求文化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意见》精神,市文旅局广泛征求县区文旅部门意见,更加注重基层工作实际,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职称评审的倾斜力度,调动基层文化工作者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是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为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我市已连续多年举办基层文化站长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近几年,每年培训文化馆(站)长、民生工程联络员300余人次,累计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2500余人次,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二是奖励扶持文艺表演团队。据调查统计,全市常年开展活动的业余文艺队伍数量有400余支,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千余场。2019年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旅局调研,制定出台了《六安市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奖励扶持办法》(试行),从2019年开始,每年拿出200万元奖励扶持民营院团队和个人,评选年度一、二、三级群众文艺表演团队和优秀带头人,分别给予5万、3万、1万元奖励。

三是选拔村级文化带头人,大力培养基层文化人才。2019年按照“爱农村、有特长、会组织、人品好”的要求,全市共选拔村级文化带头人482人;大力开展文化志愿和服务,我市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约800余人,壮大了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力量。

四是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自2017年8月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建设试点提升服务效能,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原则,突出业务技能、兼顾知识结构,特别注重选聘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全市县区共招聘185名文化协管员和47名文物保护员,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月薪1000元左右,解决公共文化设施“有人办事”、文物保护单位“有人保护”问题。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市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各级财政尚处于困难时期,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将会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步提升。

再次感谢您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待遇的关注。

办复类别:c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4-3379272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6月24日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