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函
李业胜委员:
您在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活动监管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包括六安市中心支行在内的多家单位加强了跨部门协调
六安市中心支行一直强化金融稳定沟通协调,发挥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作用,不定期召开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联络员会议、金融稳定形势分析会议和金融形势高级观察员会议,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研究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并及时作出早期预警和风险提示。
六安市政府也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成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共享信息、会商研判、提示风险,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金融监管合力。2016年,我市成立了六安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副市长任组长,市直15家单位为成员,并比照省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市领导小组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各县区均成立领导小组。
二、我市近两年持续加大对非法融资的打击力度
2016年,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市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六安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按照“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突出重点、全面整治”的原则,将P2P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众筹买房”、“首付贷”等行为作为此次摸底排查的重点。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并明确由市金融办、人行作为牵头单位,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协调各部门开展联系工作,形成“双牵头”职责分工及协作机制安排、协调推进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市领导小组将排查任务分配至各县区,各市直部门联系各县区对应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同时,实时公布各县区进度,形成互相激励共同推进的工作氛围。
此次摸排活动共收到省下发P2P网贷线索9家,除去无法联系的3家,已立案处理的2家,已停业的1家,共排查3家企业;互联网资产管理及通过互联网跨界开展金融业务线索901家,除去无法联系的公司,摸排165家,其中开展该项业务的仅为7家;股权众筹线索15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中介768家,除无法联系及银行、政府平台基金等公司,共排查154家企业,其中未发现存在股权众筹企业。
针对此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将对长期停业公司注销一批,对不规范经营公司整治一批,对部分活跃的公司重点关注一批。
此外,2016年9月六安市中心支行还牵头启动了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按照“统一行动,各负其责”的原则,联合六安市公安局、工商质监局、市银监分局、网宣办等四部门制定全市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分解了任务。在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经侦部门的协作配合下,六安市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工作阶段成果明显。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共立银行卡犯罪案件 52起,破案 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立案数、破案数、抓获数、涉案金额等各项指标均较同期呈倍数增长,其中,霍山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涉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制作假银行卡的特大信用卡诈骗案件,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打击银行卡犯罪精品案例。
三、六安市中心支行将持续加大投资者风险教育
六安市中心支行履行央行支付结算管理职责,重视打击网络电信诈骗,持续开展以“银行卡信息保护意识”为主题的长效宣传活动,通过三条路径强化宣传的实效性。一是联合公安部门,市县两级联动,通过在市区、县区中心广场、热闹市区搭建宣传台、发放宣传用品、宣传资料,提高宣传的普及率。二是借助“3.15”、“5.15”等特别宣传日,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契机,选择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较大地方开展宣传,并通过媒体报道,放大宣传效应,提升宣传效果。三是联合地方知名学府开展宣传,针对大学生等特别群体,开展点对点宣传,突出宣传的针对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网络电信诈骗风险的宣传力度,加大案例教育,让群众更多地了解互联网金融违法行为的特点、形式、危害,以典型案例解读非法金融活动危害,提高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意识,警醒群众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
联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
联系电话:0564-3314599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