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
本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同志做客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参加在线访谈。本期主题为养老保险政策解读,主要是对大家比较关心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政策的解读。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提问。涂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市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这个栏目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首先想请涂局长介绍一下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遵循怎样的原则。
六安市人社局领导:改革的基本原则遵循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小步调整。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节奏总体较缓。对于目前临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对于年轻的劳动者,延长的幅度虽然大一些,但要经历十几年改革周期,个人有较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弹性实施。即改革不搞“一刀切”,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过程中,体现自愿、弹性原则,适应劳动者多样化需求,尊重职工意愿,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既可以适当提前退休,也可以晚退休几年。分类推进。即改革不是“齐步走”,而是与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相衔接,不同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按照不同节奏,其中,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照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照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统筹兼顾。即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兵突进”,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协调推进。例如,针对大龄劳动者可能遇到的就业困难和问题,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出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大龄劳动者的失业保障,积极开发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岗位,完善超龄劳动者劳动保障等。
主持人:请问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从原50周岁、55周岁逐步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具体如下:
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是: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是: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
参保人员查询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通过以下官方线上服务渠道:(1)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2)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3)电子社保卡;(4)掌上12333APP。通过上述途径访问“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输入本人的出生日期、性别等信息,即可查询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年月。参保人员还可以通过前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窗口等线下方式,查询本人法定退休年龄。
主持人:请问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中的弹性实施是指什么?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在规范改革后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体现自愿、弹性原则,参保人员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基点,既可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也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这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改革有较强包容性的重要体现。
一是参保人员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可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最多提前3年,但不早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考虑:尊重个人意愿,适应劳动者多元化需求。符合缴费年限条件且愿意早退休的,可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以原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的女职工为例,如果个人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当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到50-53周岁期间时,本人仍可选择50周岁退休;延迟到54周岁时,最早可选择51周岁退休;延迟到55周岁时,最早可选择52周岁退休,以此类推。
二是职工达到改革后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如国家没有专门规定,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弹性延迟退休,强调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主持人:请给我们介绍一下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的政策?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最低缴费年限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之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启动后5年内,暂不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1月1日起,由现行的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每年提高6个月。完成改革需要10年时间。
主要考虑,一是从人的生命周期看,有劳动能力、参加工作的时间平均为35年左右,考虑到失业等因素,将最低缴费年限提高至20年较为合理,适应了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需要。国际上,为促进就业,大部分国家规定领取全额养老金的缴费年限都比较长,如德国35年(1964年以后出生的45年),英国30年,日本40年,法国42年。二是缴费年限长短直接影响个人的养老金水平。缴费时间短,养老金水平就会低。实际执行中,部分参保人员一旦满足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就不再缴费,退休时养老金水平相对偏低,不利于保障其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适当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引导和鼓励人们早参保、持续缴费,有利于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此外,考虑到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可能对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有影响,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推迟5年启动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也就是,2025年至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不受提高最低缴费年限的影响,相当于设置了5年过渡期。二是从2030年起,实行渐进式改革,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对于2030年后退休的人员,可提前安排好个人工作和参保缴费等。三是对于达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但不够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将允许继续延长缴费。
主持人: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延退改革的相关保障措施?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蓉蓉: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要同步跟进。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针对青年、大龄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劳动者,给予就业帮助和支持。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对超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权益保障。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三是加强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四是完善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政策。五是健全养老托育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