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报告】市残联2023年残疾儿童康复绩效评价报告
六安市残联2023年度残疾儿童康复训练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残联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巩固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健全残疾人帮扶机制,残疾人康复工作稳步发展。
2023年市残联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主要是为874名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市级财政按照3427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助,市级项目资金299.52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全面了解该项目预算编制合理性、资金使用合规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通过本次绩效评价来总结经验,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使用资金,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
本次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绩效相关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围绕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及措施执行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效果以及受益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部门绩效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市残联开展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督查,建立项目月报告、季调度、年评价工作机制,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定期督查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完成后通过资料分析、调研、访谈满意度调查等方式,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评价结论。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2023年残儿康复训练项目资金全年预算数299.52万,全年执行数299.52万元,执行率100%,评价等级为优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市残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发了《六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残疾人康复重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了年度主要目标及任务。同时,根据省残联《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市残联会同六部门联合出台《六安市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办法》,设定了明确量化的绩效目标。县区残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困难残疾人康复申报审批程序,确保项目申报审批合规合理,残疾儿童项目实现应助尽助。
(二)项目过程情况
市残联积极开展本市、外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服务管理及安全督导,认真做好机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动态掌握残疾儿童康复情况,利用中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平台,实时了解儿童在训情况;定期开展电话抽查回访,进一步了解儿童是否真实在机构、有无康复效果以及满意度等情况;认真落实《六安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康复服务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针对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康复训练场所及设备安全等内容,每年开展至少两次多部门联合综合督查以及不定期开展日常监管工作。
市残联大力开展康复政策宣传,精选城区16条公交路线,借助200辆公交车,刊登车载广告,全天候循环播出康复救助政策;积极组织开展第24次全国“爱耳日”、第33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以政策宣传、实践活动、免费义诊、慰问捐赠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典型案例宣传,重点针对康复效果显著、顺利进入校园的残疾儿童,对其康复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进一步提高康复救助政策知晓度。
(三)项目产出情况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资金由省级、市县级配套资金组成,根据年度预算方案,市级配套资金在上年度已做预算。其中:市级配套资金299.52万元,县区配套986.34万元,县级扩面资金399.94万元。市残联在收到省级项目资金时,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第一时间将省、市级资金做分配,并下拨至各县区,县区根据儿童康复训练情况,及时将康复资金转入康复承担机构。
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任务。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完成救助2003人,完成率达160.37%。
(四)项目效益情况
市残联多措并举,严格按照要求,紧抓项目序时进度,积极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康复服务范围,强化服务技术培训,顺利实施各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成效显著。市残联采取随机抽查,县区残联采取全覆盖随访以及实地调查的办法,对项目受益人进行电话回访和实地走访得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满意度为98%。 通过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市文明建设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全年项目工作无不良事件发生,无媒体曝光、上访、举报等情况。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通过本次的绩效评价,进一步增强了部门支出管理的责任,提升了市残联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市残联将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改进项目管理措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项目绩效评价的考核指标设计合理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适宜性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