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分行“三为三新”推动征信服务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人行六安市分行发布时间:2024-08-14 10:37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安市分行“三为三新”推动征信服务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人行六安市分行以“惠民为基、惠企为要、惠农为本”,不断拓宽征信服务供给,扎实做好群众征信权益保护,同时强化征信赋能,充分发挥“一平台一系统”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用,将更多金融“活水”滴灌到实体经济和涉农领域,助力六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惠民为基,构建征信市场环境新风貌。一是加强征信知识普及。持续打造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特色宣传品牌,连续10年把5月确立为“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打造“1+4+N”诚信和金融知识教育高校联盟宣传品牌,惠及辖内师生5.2万余人;创新打造“五色征信”宣传品牌,今年“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期间,组织全市448个银行网点,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03场,覆盖全市小微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70余家,社会公众4万人次,不断提升征信知识宣传覆盖面。二是加强征信市场监管。与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跨部门监督机制,持续对违规开展征信修复的机构和行为开展舆情监测和回应,实现全市带“征信”字样机构数量的全部清零。三是加强征信权益保障。制作的《个人征信异议申请可以线上办理了!》微视频被人民银行总行网络学院微课程采用并在全省推广,不断扩大个人征信异议网络申请的群众知晓度,自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指导辖内群众使用互联网办理个人征信异议169笔;向全辖金融机构编发《六安征信工作动态》,把征信异议处理典型案例、“征信修复”等征信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广大群众远离“征信修复”骗局,持续引导金融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解决个人征信问题。

二、惠企为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新路径。围绕“征信赋能助力小微和民营企业”,组织金融机构走企业、进园区,引导企业应用“一平台一系统”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作用。今年以来累计实现应收账款融资32笔,9.19亿元。二是丰富“动产抵押+”融资应用场景。推动中小微企业把“存量动产”盘活为“信贷资源”,今年以来全市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登记担保业务551笔、同比增长65.5%,查询17051笔、同比增长44.9%。如长江环保集团与六安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落地水环境综合项目治理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前期无可抵押资产、工期长、总投入高,邮储银行六安分行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通过“绿色金融+收益权质押”方式,把“收费权”变“现款”,为三个项目发放期限28年、共计15亿元的贷款,切实把企业的排污权从“睡眠资产”变成流动资金,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大力探索推广“政采贷”模式。与财政部门沟通联动,按照资源互通、信息共享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累计促成线上“政采贷”业务13笔、606万元,业务覆盖全市各县区。

三、惠农为本,注入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一是多方联动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年初围绕六安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要求,组织辖内8家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座谈会,部署信用户信息采集、金融服务与助企纾困的政策落地等工作任务。截至6月末,已实现六安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农户信息采集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二是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三信”创建。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借助自身系统自主推进“三信”创建,如金寨农商行依托自建的“网格化与整村授信系统”推动实现整村授信工作的全面线上化,截至6月末,该行已为全县214个行政村完成整村授信签约工作,占全县行政村的98.2%,并为全县各类农户授信3.47万户、58.9亿元,贷款余额30.56亿元。三是大力推动信用创建成果转化。持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工作,指导金融机构开展“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推进月”等专项活动,广泛宣传涉农信贷产品,多方促进涉农信贷投放,截至6月末全市依托“党建+信用”服务平台发放贷款15.43亿元。如金寨徽银村镇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兴农贷”,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各类信用主体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截至6月末,已累计发放6817.8万元,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8户。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