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关于2023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关于2023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以来,六安市分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行工作部署,推动支持实体、防控风险、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精准有力。加力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截至11月末,全市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余额91.7亿元,当年累放101.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居全省第三位。联合市总工会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截至11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10.4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年初增加417.8亿元,同比多增14.5亿元。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市,会同政府部门创新开发春茶“鲜叶贷”、粮食生产“育秧贷”、“插秧机专项贷”等贷款产品;在霍邱县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农链循环贷”试点,推出“再贷款+农链循环贷”模式,相关工作成效被《金融时报》和总行互联网站报道。高效推动“共同成长计划”落地,组织全市和高新区两场大型政策宣介暨银企对接活动,截至11月末对接企业838户、签署协议金额49.7亿元、发放贷款39.8亿元,均居全省前列,相关做法被市委主要负责人批示肯定。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绿色贷款余额占比达12.5%,超过全省1.5个百分点,12家法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率先实现全覆盖,居于全省前列。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显著。建立健全分类分段监管框架,以中小银行评级提升为目标,制定“一行一策”实施方案,截至上半年全市辖内法人银行央行评级3家4级、7家5级、2家6级,平均得分较年初增加0.89分,金融机构总体运行稳健,高风险机构保持清零。多措并举推动风险化解处置,持续用好金融监管协作和府院联动机制,截至三季度末完成地方法人银行问题股东清退15起,清退率100%;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监管,创新建立《六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央行政策规定管理工作例会制度》,按季召开金融管理工作例会,“一对一”通报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央行政策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纠偏校正。
三、金融监管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一是优化小微企业和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提升支付服务适老化程度,指导银行开通老年人支付服务便捷窗口547个,网点覆盖率达100%,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二是持续优化现金服务,开展现金服务网格化管理,主动搭建“并捆并包”平台,开展走基层收残币专项活动,举办全市金融机构反假知识与技能竞赛,在全省率先申报区域现金处理中心试点,总行货币金银局、省分行2次前来调研给予肯定。三是持续开展“送国债服务下乡”,推动乡镇网点标准化建设,全省首批试点线上巡查,创新建设“红色国债投资人”服务星级示范点。四是发挥征信赋能作用,截至11月末,实现应收账款融资195笔、116.18亿元,不断丰富活体抵押等“动产抵押+”融资应用场景,新增促成线上“政采贷”业务10笔、进度位居全省第三,使用长三角征信链平台累计放贷8102户、668.7亿元,居全省前列。五是强化涉外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市区及辖内三县出台财政资金支持汇率风险管理政策,促使全市外汇衍生品套保率从年初6%增长到11月末的26%,位居全省第三,完成安徽辖内地市首笔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推动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六是加大洗钱罪推进力度,积极创新剧本杀、小区围墙展板、微视频、相声等反洗钱宣传形式,加大反洗钱监管力度。
虽然我分行在2023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2024年,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为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做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