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气象局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
序号 |
权力事项 |
风险点数量 |
表现形式 |
等级 |
防控措施 |
责任人 |
1 |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 |
10 |
擅自增加或减少许可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超时初审 |
低 |
提醒初审人员按时办结,检查办理时限执行情况 |
初审人员 |
|||
随意出具初审意见 |
中 |
加强对初审意见的核查 |
初审人员 |
|||
推荐防雷施工单位 |
中 |
受理投诉、举报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超时复审 |
低 |
要求复审人员限时办结,受理投诉、举报 |
复审人员 |
|||
未执行回避制度 |
中 |
审查回避制度落实情况,受理投诉、举报,查阅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复审意见不客观、不准确 |
中 |
受理投诉、举报,必要时组织专家会审 |
复审人员 |
|||
超时办结 |
低 |
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受理信息记录,要求限时受理,即时填写受理登记表或录入电子平台固化受理信息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2 |
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 |
13 |
擅自增加或减少许可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违规确定评审委员 |
高 |
随机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委员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超时审定 |
低 |
时间提醒,要求按规定时限评审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未按规定回避 |
中 |
审查回避制度落实情况,受理投诉、举报,查阅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评审会委员向评审对象索要利益回报 |
高 |
统一保管通信工具,现场抽签确定专家分组及评审对象,实名投票,当场唱票 |
评审委员会委员 |
|||
评审对象与评审委员串通获取不当利益 |
中 |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检查申请材料、评审记录和结论 |
评审委员会委员 |
|||
管理部门影响评审意见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纪检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未如实呈报评委会意见 |
中 |
审查评审会记录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形成的报批意见不公正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无故拖延 |
低 |
对通过认定的申请单位进行公布 |
施放气球单位资质管理人员 |
|||
资料损毁、丢失或者被涂改或替换 |
中 |
落实行政审批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档案管理情况,发现资料被损毁、丢失、涂改或替换等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
施放气球单位资质管理人员 |
|||
3 |
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活动审批 |
8 |
擅自增加或减少许可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超时审核 |
低 |
提醒审核人员按时办结,检查办理时限执行情况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随意出具审核意见 |
中 |
加强对审核意见的核查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执行回避制度 |
中 |
审查回避制度落实情况,受理投诉、举报,查阅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形成的审批意见不公正 |
高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超时办结 |
低 |
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受理信息记录,要求限时受理,即时填写受理登记表或录入电子平台固化受理信息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4 |
气候可行性论证 |
10 |
擅自增加或减少许可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评审会委员向评审对象索要利益回报 |
高 |
统一保管通信工具,现场抽签确定专家分组及评审对象,实名投票,当场唱票 |
评审委员会主任 |
|||
评审对象与评审委员串通获取不当利益 |
中 |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检查申请材料、评审记录和结论 |
评审委员会主任 |
|||
管理部门影响评审意见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纪检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未如实呈报评委会意见 |
中 |
审查评审会记录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未执行回避制度 |
中 |
审查回避制度落实情况,受理投诉、举报,查阅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形成的报批意见不公正 |
高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超时办结 |
低 |
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受理信息记录,要求限时受理,即时填写受理登记表或录入电子平台固化受理信息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
5 |
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6 |
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7 |
违规发布和使用气象信息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8 |
违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9 |
违规使用气象资料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0 |
未安装或者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或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1 |
以不正当手段申请或通过设计审核或竣工验收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2 |
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防雷检测资质证书、资格证书或从事防雷减灾活动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3 |
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4 |
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审核未通过擅自施工、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收或未取得合格证书擅自投入使用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5 |
违反施放气球管理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6 |
未按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或违规从事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7 |
违规开展涉外气象探测活动或违规提供、获得、使用和管理涉外气象资料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8 |
危害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且逾期不按规定纠正的处罚 |
7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立案事实不清,对象不明确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件调查结果的审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未经领导批准封存证物 |
中 |
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封存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处罚种类、处罚幅度不适当 |
中 |
开展案卷评查,准确界定处罚种类和幅度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适用法律不准确 |
高 |
严格规范法律适用,加强案卷评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19 |
气象监管监督检查 |
5 |
执法主体不正确 |
高 |
规范执法主体 |
市气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 |
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或上报 |
中 |
加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规范巡查记录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示证、调查询问、取证、听取申辩陈述等程序不规范 |
中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执法监督检查程序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调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不规范 |
低 |
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加强对案卷审查,规范笔录制作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员 |
|||
形成的检查意见不公正 |
高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执法支队队长 |
|||
20 |
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备案 |
7 |
擅自增加或减少备案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索要利益回报 |
高 |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
备案管理人员 |
|||
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备案审查 |
中 |
加强内部监管,严格备案审查程序 |
备案管理人员 |
|||
备案意见不客观、不准确。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备案管理人员 |
|||
21 |
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改变气象预报节目播发时间、画面,传播媒体发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的新闻报道同意 |
8 |
擅自增加或减少许可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超时审核 |
低 |
提醒审核人员按时办结,检查办理时限执行情况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随意出具审核意见 |
中 |
加强对审核意见的核查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执行回避制度 |
中 |
审查回避制度落实情况,受理投诉、举报,查阅服务质量客户反馈表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形成的审核意见不公正 |
高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超时办结 |
低 |
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受理信息记录,要求限时受理,即时填写受理登记表或录入电子平台固化受理信息 |
市气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 |
|||
22 |
气象信息服务单位建立气象探测站(点)备案 |
7 |
擅自增加或减少备案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索要利益回报 |
高 |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
备案管理人员 |
|||
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备案审查 |
中 |
加强内部监管,严格备案审查程序 |
备案管理人员 |
|||
备案意见不客观、不准确。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备案管理人员 |
|||
23 |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初审) |
7 |
擅自增加或减少备案条件 |
中 |
对照工作流程和标准办理受理事项,包括即时记录和录入受理信息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材料不齐全未能一次性告知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未出具是否受理的书面凭证 |
低 |
设立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建立服务质量客户反馈机制 |
市政务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人员 |
|||
索要利益回报 |
高 |
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
备案管理人员 |
|||
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备案审查 |
中 |
加强内部监管,严格备案审查程序 |
备案管理人员 |
|||
备案意见不客观、不准确。 |
中 |
组织法规部门核实投诉情况,必要时组织监审部门核查 |
备案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