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气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发布时间:2024-12-27 11:0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安市气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

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六安市气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动融入,社会服务培育新动能

全年制作专题服务材料322期,启动应急响应10次,发布决策、公众服务信息187万余人次;发布(变更、确认)预警信号205次;开展叫应服务78次;接受媒体采访31次。完成春运、两会、龙舟赛、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1期春运服务材料获市委主要负责人批示,气象服务工作6次获市领导批示肯定。市气象台获2023年“全省重大气象服务优秀集体”及“六安市生态环境工作先进集体”;3人获重大气象服务优秀个人。

与上海市松江区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制定6项合作任务。与城管、住建、水利、应急等部门联合发布城区强降雨和城市内涝防范应对、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提示等短信23条。与市文旅局联合印发《进一步推动旅游强市建设 深化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修订印发灾害性天气跟踪及叫应服务规范,年内填写叫应记录78条、部门联动信息68条。联合市应急局、三大运营商印发《关于建立六安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工作机制的通知》,实现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影响范围内全网发布。配合市住建局完成市级短历时和长历时暴雨强度公式修订。

国家站、区域站数据稳定运行率分别为99.9%以上、99.8%以上,完成全市5个国家站天气现象仪现场标校,1个自建站点通过业务准入。金寨、霍山高海拔地区建成6套固态降水监测系统。霍山西土壤水分站完成搬迁对比观测,正申请业务准入。2人荣获第十七届全省气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单项第二名、第四名。

完成200多家企业、学校等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完成烟花爆竹储存企业的安全检测、加油站和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年检工作,审查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图纸报告7份。

(二)守正创新,科技能力实现新跨越

成立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新建、升级自动站182套,新建高标准农田气象站4套、辐射观测仪4套,更新能见度仪5套,全市平均站网间距从8.3km优化提升至6.0km。大别山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霍邱X波段天气雷达正加紧建设。完成金寨、霍山X波段雷达数据收集并加以应用。

依托“天擎”研发算法10种、高价值数据产品10种,1项产品申请高价值数据产品业务准入。全年累计开展对外数据服务59条、合同服务9条。完成5个农村雷电灾害治理工程示范点建设。

建成江淮果岭·六安脆桃气象科技小院,获批第一批全省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持续开展创新发展科研,依托省气象局2项创新发展专项、市气象局5项局立项目,深入开展环境气象因子对脆桃品质影响的研究。与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国元保险六安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全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45.7万元。

(三)统筹谋划,服务保障聚焦新目标

制作农气服务材料22期、开展大田调查和灾情调查6次,为634家种粮大户、涉农企业开展“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2期专题服务材料获分管副市长批示。舒城晓天镇挂龙尖入选日出观赏地,金寨梅山镇徐冲村入选“深”呼吸氧吧,金寨春山星空露营基地入选观星目的地。金寨花石乡、霍山漫水河成功申报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霍邱再生稻、一季稻创成“安徽气候好产品”。联合国元保险六安支公司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研发和推广。

开展人影火箭作业22次、烟炉作业10次。开展全市人影安全检查及业务技能竞赛。获全省人工影响天气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三名、优秀组织奖,2人获个人三等奖、被授予“安徽省气象行业技术标兵”称号。编制六安市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金寨县气象局获2023-2024年森林防灭火先进单位和2023年度金寨县防灾减灾先进集体称号。

选派第九批驻村帮扶干部,通过工作调研、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等助力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制定帮扶工作计划,“一户一策”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组织开展“千乡万村科普行”“气象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健康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1人被评为全市第八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

(四)公正严谨,行政执法落实新举措

联合市教体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中小学校校舍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全市中小学开展联合随机抽查并进行通报,闭环式管理;完成9家A级旅游景区的专项检查;配合住建部门出具建设工程防雷检测专项核查报告13份。

完成年度“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对全市油库、烟花爆竹仓库开展防雷安全监督检查;召开升放气球企业安全工作部署会,完成资质企业执法检查全覆盖;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近200件。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 脆桃》列入全省智慧气象服务乡村振兴标准体系,《电动汽车室外充电桩防雷技术规程编制说明》通过地方标准专家评审,《六安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列入2025年人大立法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五)赋能成长,科技人才锻强新实力

1项省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1项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和1项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通过验收。成功申报1项省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1项省气象局公服中心自主创新科研项目,获省气象局科研项目经费支持3万元。市气象局自立科研项目9项,提供科研经费2.7万元。市、县气象部门共发表科技论文5篇,其中完成核心期刊1篇。

选派40余人次参加中国局、省气象局组织的专题培训;提拔调整科级干部3人次;完成2名公务员职级晋升;6人获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5人获工程师任职资格。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开展3次集体活动。1项作品获全省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诗歌散文作品”一等奖。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等,市气象局2023年度全市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优秀等次和全市双拥先进单位,市气象局办公室获“2023年全省气象宣传科普优秀集体”,CMA、气象报用稿13篇,省气象局新媒体用稿24篇;市气象局“2023年度政务公开示范单位”,1人获“2023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2部作品在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短视频创作活动中获一等奖,2人获全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9部作品在全省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活动评比中获奖。1人获“2023年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管理优秀个人”。做好保密、档案等工作。获全省气象系统财务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1人获优秀奖。

(六)文明创建,积极申报再呈新高地

市气象局及四县气象局均被命名为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单位。舒城县气象局正在复查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市气象局大力推进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市气象局关工委获“2023年度创建‘五好’关工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场次,1部作品在全省气象部门“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展演中获“最佳节目奖”,1人获安徽省金牌职工、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

(七)全面从严,党建引领绘就新蓝图

扎实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年党组中心组集中研讨学习15次。开展“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业务科技党支部党建品牌“风云前哨 服务先锋”荣获全省百名“一支部一品牌”优秀案例;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创建模范机关标兵单位”。

召开全市气象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印发2024年市气象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及市气象局党组班子、党组书记和班子其他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清单并落实到位,印发市气象局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重点任务分解,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任务。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邀请市纪委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及各支部书记分别为党员讲授纪律党课4场次。做好纪检员联系县气象局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等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预警信息发布传输渠道需进一步畅通,部门间合作机制需优化;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引领能力需加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宣贯,提升信念。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局、省气象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

二是省市联动,气象支撑。依托省气象局AI创新团队,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地市级预报技术研发的应用。围绕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开展自主创新发展专项备案和局立科研项目。在沪皖气象部门合作框架下,持续推进与上海松江区气象局“六大合作项目”落实落细。

三是部门联合,贵在联动。聚力打造“山、岗、原”一体化气象保障服务样板,深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六安实践。监测预报预警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六安市天气预报精准能力。强化与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交通、住建等部门在气象服务、预警发布、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合作,聚力部门强联动和城市大保障。

四是坚持联建,拼网组图。强力推动大别山新一代天气雷达(S波段)和霍邱X波段雷达建设,连用水利气象共建雷达,谋划建设霍山、舒城小微型雷达建设,实现雷达组网拼图。

五是一河两岸,气象赋能。联合河南信阳市气象局,持续推进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规划,开展交流合作、强化气象赋能。联合河南信阳、湖北麻城、安庆岳西、六安金寨,围绕大别山,打造赏花期预报等多项气象服务产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气象高质量发展。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