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气象局2024年汛期气象服务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发布时间:2024-09-25 16:3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一、主要天气气候特征

汛期概述:今年汛期(5-9月)六安市平均总降水量791.2毫米,接近常年(770.2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7月降水较常年偏多8成,其他月份略偏少,其中8月偏少最明显(3成);空间上:霍邱县较常年偏少近3成,其他县区均与常年持平。期间有8次主要降水过程,分别为619-22日、628-2971-2日、79-14日、725-28日、911-12日、916-17日和920-22日。今年汛期造成风雨影响的台风是7月的“格美”,9月的“贝碧嘉”和“普拉桑”,全市均未出现灾情。

汛期内(5-9月)全市平均气温27.4℃,较常年同期(24.8℃)偏高2.5℃,其中舒城县偏高最多(3.0℃),城区偏高2.6℃。全市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43天,比历史同期(16天)显著偏多27天,其中金寨县高温日数最多(48天)。各县区日极端最高气温:城区38.9℃(88日),霍邱37.9℃(89日),金寨39.3℃(88日),霍山39.5℃(810日),舒城39.9℃(89日)。汛期平均总日照时数941.5小时,较常年(896.5小时)偏多45小时。

梅雨期概述今年我市619日入梅,715日出梅,入梅较常年(616)偏晚3,出梅较常年(710日)偏晚5天,梅雨期26接近常年(25天)。全市平均梅雨量501毫米,较常年(236毫米)偏多1.1倍;各县均较常年偏多,其中霍山偏多最多(近1.7倍),金寨次之(1.5倍)。梅雨期间,全市共有149个自动雨量站点累计降水超过500毫米;26站超过800毫米,主要分布在金寨南部和霍山西部,最大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1215.6毫米。

总体来说,今年我市梅雨量偏多、梅雨强度偏强,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局地降水强度大梅雨期我市主要出现四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分别为621-22日、628-29日、71-2日和79-14日,其中628-29日更为显著,最大日降雨量为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322.2毫米。梅雨期间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4-8日。

二、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1. 防灾减灾部署情况

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要,六安市气象局3月底调整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值班制度,从48日起每周明确1名带班领导、值班科长进行汛期带班。修订印发《2024年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明确决策气象服务分类与产品、工作与服务重点、服务流程等内容。修订印发《六安市气象局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内部和外部“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启动标准、工作流程、叫应方式、服务对象、信息报送时限等内容。当发布橙色及以上预警时,我局立即启动叫应服务,电话叫应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市防办及其相关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

2. 预报精准服务情况

精准预报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入汛前,气象台多次组织预报员培训学习,我局通过递进式气象预警、预警精准靶向发布、强降雨叫应服务等举措,强化防汛气象保障服务,全力应对强降雨过程。应急响应期间,市气象台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反复推敲各家数值预报调整,提前在中短期预报中作出科学研判和准确预测,并根据天气形势滚动订正预报趋势。在三次台风降水期间,我局密切监测区域自动雨量观测数据提前发布预警,加强与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等部门的联动,及时传达雨情和未来天气趋势,相关部门能够把握重点,全力防范,尽最大可能减少台风强降水造成的灾害损失。

精密监测是预报与服务的前提。目前我局正在加快推进雷达站点的建设工作,这将更有效提供及时精确的探测资料,极大提升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

3. 决策服务情况

5-9月,市气象台共制作、发布气象信息专报56期。汛期我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等级,加强值守班和气象信息通报,按照“早、准、快”的要求,及时发布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并做好叫应工作。局主要负责人不定时以书面、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最新雨情信息和未来天气趋势。多次参加防汛有关会议并做专题发言,会上市委书记、市长对市气象局的预报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气象部门继续加强降雨监测和预报。我局汛期预报预警服务准确及时,为市、县(区)领导在指挥防汛、抗灾救灾工作中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谋依据,为地方防灾减灾赢得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气象服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4. 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及时预警,为防灾减灾赢得时间。强降水期间,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强对流、大风、暴雨等各类预警信号;高温期间,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高温等各类预警信号。此外,密切加强与应急局、防汛办、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等部门的联动联防,及时传达雨情和预报预警信息。

汛期期间,我局通过预警信号制作发布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六安市云政务平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门户网站、96121声讯电话等共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664次,其中强对流预警269次、高温预警170次、大风预警32次、暴雨预警151次、大雾预警21次、台风预警21次;发布红色预警7次,均为暴雨预警;预警准确率达到100%。根据我市山区降水实况与未来预报,我局先后与市城管局联合发布城区强降雨防范应对提示短信4条,与市水利局、应急管理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短信13条,与市住建局联合发布城市内涝防范应对提示短信6条。整个汛期期间(截至924日),共发布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共计共计194万余人次(市县总计)。

5. 分灾种、分区域的气象服务情况

针对专业用户的精细化和特殊需求,依托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和当代气象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增强专业化、精细化服务能力。在服务材料中,市气象局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保障建议,分析天气形势对一季稻的孕穗期、孕穗抽穗期、抽穗扬花期、扬花灌浆期的影响。同时,在每日天气预报中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联合林业部门共同做好防范措施,谨防火灾等灾情的发生。

为确保2024年各类大型室外活动的顺利进行,市气象局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制订方案、狠抓落实,活动前制定详尽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方案,根据服务方案分时段做出相应预报及建议措施,以预报准确、服务高效为宗旨,通过电视、报纸、网站、96121、手机短信等各种手段发布赛事天气预报,最终气象保障服务获得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加强与应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等部门的联动。如台风“格美”期间,联合市水利局、应急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IV级,蓝色预警),726-27日连续两天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6. 公众服务情况

我局在做好决策服务的同时,加强公众气象服务。每天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电视气象节目、电子显示屏、96121等渠道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最新天气实况及预报预警信息。多次接受省、市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向社会公众介绍最新天气预报、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实况和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安市气象局             

2024925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