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建设多彩徐郢——六安市税务局驻徐郢工作队2022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发布时间:2023-01-18 16:28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2022年,驻徐郢村工作队在淠东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帮扶单位六安市税务局、金安区住建局指导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以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工作为目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打造“淠河以东,多彩徐郢”。现就2022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基固本筑堡垒,基层建设多彩

   全面激发基层学习活力。工作队以“四会一课”为日常抓手,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会议精神,组织基层党员坚持学习,提升政治能力、抓落实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让基层党员、群众提升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从而带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号召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投身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等工作中,广大党员争当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年,“党员志愿服务队”、“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30余次,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典型发掘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党员张文畅、张敏同志参加城区疫情防控工作被市级新闻媒体报道。全面激发党建联盟带动作用。把解决我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作为重要资料纳入日常工作议程,在市税务局支持下,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颁发纪念奖章等活动,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活动。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前往新四军第四支队革命纪念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在市税务局支持下,对5名困难党员、31名特困群体、7名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让弱势群体感受党的温暖,持续把爱心帮扶落到实处,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激发基层自治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成立徐郢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理事会,定期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小事商量办,大事表决办,让“微治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完善16个网格化管理、办事大厅精细化服务、微信群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通过网格解决纠纷90余起,重新构建良好社会、邻里风气。全面激发党建引领效果。工作队抓党建工作、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乡村振兴。并不断展现工作成果,2022年先后获得金安区第一书记“擂台比武”中“一等奖”;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案例《打造“淠河湾”品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入围全省“一改两为”优秀案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两次被《安徽省新闻联播》报道。

二、外引内孵提格局,产业发展多彩

工作队依托现有农业资源,重点围绕加快农村现代化开展农业产业规划,凸显乡村“产业兴旺”重要性,全面提升村产业影响力。做好传统产业发展。根据徐郢村现有土地状况和劳动力结构,工作队继续鼓励群众种植花生、毛豆等传统农作物,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围绕“秋冬无闲田的农业生产新思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群众一年四季持续增收。村书记、工作队长每人建立示范片400亩,全年共种植毛豆520余亩、花生470余亩,旱稻(玉米)440余亩,尤其今年完成冬小麦种植900亩,超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任务,做到应种尽种。做好新型产业带动。工作队通过招引工作,由大户流转土地种植精品土豆、金丝皇菊、水果玉米等新型农产品,全年,种植精品土豆110亩,金丝皇菊70亩,精品蔬菜90亩,水果玉米15亩,实现无土栽培技术种植鲜花70余万球,累计实现产值330余万元,带动35人就业,提高人均收入1700余元。做好电商产业扶持。在帮扶单位支持下,400平方的电商办公大楼交付使用,目前入驻电商企业5家,电商企业通过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实现年销售额约300余万元,首次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销售16.5万元,全年实现直播带货25.9万元左右,通过直播带货打响“淠河湾”品牌影响力,拓宽徐郢村及周边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引导群众搭上电商经济的快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做好消费帮扶工作。工作队对接帮扶单位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多途径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以购代捐”及“以买代帮”等方式购买农产品。全年,通过8期消费帮扶活动购买徐郢村土特产品约8.1万元,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15万元。工作队还结合消费帮扶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好双招双引工作。在前期锦绣园(锦鲤)、渡淳商贸(咸货)入驻的基础上,出台电商发展奖励机制,通过单量、销售额与奖励机制挂钩,提高电商发展动能。组织3人免费前往六安中播直播培训,提升直播带货实操能力,实现电商小白到直播带货达人升级。给予入驻企业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免费提供办公场地400平、仓储500平,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土地困难和人员问题,切实营造的良好投资环境,让引进的企业留得下、稳得住、效益好。做好产品整合工作。工作队继续培育和宣传区域公用品牌“淠河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宣传推介,于11月开始组合辖区产品开始直播带货工作,为宣传品牌和提高产品认知度打下基础。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产业发展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三、美丽乡村新画卷,宜居宜业多彩

2022年,工作队全力做好秦祠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多措并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规划、建设、更新、管理和保护齐头并进、共同发力,此次中心村建设直接惠及135530人,绘就具有徐郢特色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重点整治显起来。加快中心村庄道路、公厕、小公园、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坑池、河道、农户门前以及农房外立面等区域整治力度。新建高标准厕所2处,拆除露天旱厕29户,进行卫生改厕76户,清理陈年垃圾17吨,铺设污水管网1934米,新建一体化50吨污水处理设施1处,清除乱搭乱建45处,拆除危旧房屋4处,新修道路2千米。特点打造靓起来,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工作队建美“里子”,做靓“面子”,建设寓教于乐文化广场500平、修建景观漫步长廊700米,种植景观树木960颗,围绕年久失修水塘新建景观公园2处,改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苗圃五小园42处,特色彩绘7处,营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动学起来。工作队为引导广大群众讲卫生、爱干净,打造“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评选出13户庭院整洁美、居室简洁美、厨厕清洁美、家风纯洁美的美丽庭院,并为美丽庭院颁发奖牌证书。同时开展集中观摩活动,组织妇女参观美丽庭院,通过亮成绩、找差距、补短板,推进美丽庭院示范建设提档升级。同时,评选“五好一美”户7户,大力培树和弘扬夫妻和睦、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以良好的家风支撑起良好的村风民风。全民参与活起来。为让全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工作队开展门前三包责任制,张贴制度牌729张,让各户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门前物品摆放有序、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绿地整洁。创立徐郢村“积分超市”,每月开展2次现场积分,通过积分前往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则来自爱护环境、孝老爱亲、厚养薄葬这些文明行为。通过行为换积分,积分转习惯,习惯化新风,小小的超市让乡亲们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变成比学赶超的擂台赛,激发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2022年徐郢村获六安市第六届文明村,金安区“最美村庄”荣誉称号,鲍传香、杨保林等7户获金安区“美丽庭院”,张家仁、张家权2户获金安区“文明家庭”。

四、欢声笑语展新貌,文化惠民多彩

工作队为充分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搭建“留守舞台”,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一是利用图书室成立留守课堂,开展学习读书活动10期,通过讲故事、说事迹展现自我才能;二是3次邀请专业绘画、舞蹈老师前往村部开展绘画、舞蹈等兴趣辅导,参与儿童达60余人,提升留守儿童兴趣爱好;三是在市税务局帮扶下,带领13名留守儿童参加开展“筑梦航天”夏令营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视野;四是疫情期间组织5名无上网课条件同学到村上网课,保证“停课不停学”;六是组织市税务局青年学习小组到村开展“献爱心”活动,7名留守儿童节日捐助;七是安排14名儿童到村广播站朗诵爱国等正能量诗歌,让听众感受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搭建“运动舞台”,促进青少年成才。为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让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工作队想方设法提升活动层次。一是升级现有活动设施,新建500多平标准篮球场一块,申请体育健身器材一套,购买乒乓球桌2个,让村民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推进全民健身。二是用爱心人士捐助的1.7万元购买儿童乐园一座,改造提升原300平方村部广场,让文化广场更具人气,成为亲子娱乐、街坊相聚、邻里谈心的重要场所,三是提升青少年安全技能,工作队邀请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前往村部教授暑期安全知识,并现场演示人工心肺复苏等步骤,切实增强学生暑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搭建“温馨舞台”,温暖老年人生活。工作队精准对接老年人群体需求,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特色化、多元化的“情暖夕阳红”系列实践活动,倡树孝老爱亲的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深化提升“为老”服务水平。“迎新春送温暖”为31户五保老人送去新春慰问;“情暖端午”为30户老人送去节日祝福;“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全村34870岁以上节日慰问品。大力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孝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让更多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搭建“快乐舞台”,满足各阶层文化需求。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碎片化,工作队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集思广益谋新招,创新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拓宽拓展文化渠道,在新文明实践站的加持下,工作队主动作为,向上申请“送戏下乡”3场,红色电影10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二是让广场文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队共改建广场约800平方,重新划分广场舞功能区,组建徐郢村广场舞蹈队,升级音响、电源等设备,安排专职指导老师、专业舞蹈服装,使徐郢村成为广场舞全乡主阵地,晚间高峰期有50余名群众参加广场舞活动;三是不断挖掘徐郢村农耕(红色)文化。工作队利用空闲时间翻阅县志乡志,把徐郢村农耕文化发掘利用,对古栎树、柿子树林进行挂牌保护,对原精洗麻厂水塔进行改造,让破旧水塔变新灯塔,旧貌换新颜,挖掘原全国副总理李先念到徐郢村小故事,提升“淠河湾”品牌形象。四是不断展现文化创新成果。以徐郢村舞蹈队为班底的淠东乡舞蹈队获金安区农民运动会舞蹈组金奖,工作队编排的《淠河以东多彩徐郢》三句半获金安区“乡村名嘴”第四名,《喜迎二十大,缅怀文继敏》节目代表淠东乡参加新文明实践成果展。

五、赋能增效强引擎,经济结构多彩

工作队继续整合村级资产,不断摸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1.2万元,实现增长13.1%,超额完成全年集体经济增长任务。主要构成如下:一是村集体土地及固定资产租赁收入15.7万元。工作队将村20亩集体土地及旧校舍(徐郢小学)、500平方冷库租赁给安徽淠淮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全年实现收入15.7万元;二是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收入9万元。工作队将组织部门投入的9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通过入股形式,投资安徽华景建设有限公司实行本金保额、年度固定分红方式获取年收益约9万元,三是成立村砂石管理工作站,实现收入16.5万元。徐郢村沿淠河岸总共1公里,砂石资源丰富,工作队组织成立徐郢村砂塘管理工作站,确保砂塘周边、沿路环境整洁卫生,砂石通道的环境整治、矛盾调处、协助砂塘安全生产。淠东乡徐郢砂塘年产值总量72万吨,每年管理费用约324万元,徐郢砂石管理工作站与淠东乡签订协议,按年管理费的5%受益,该项投入实现年收益16.5万元。四是村集体光伏收入实现11万元,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工作队争取建设60KW光伏电站一座,同时将分散光伏收回村所有,共实现收益11万;五是帮扶单位投资实现收入9万元,积极发挥电商集聚区作用,工作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销售业、农产品副食加工、芦丁鸡养殖销售等,通过共建共养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养殖等优势,促进徐郢村观赏鱼养殖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年收入9万元。

六、用心用情做服务,自治共治多彩

工作队始终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更好地推动基层的服务发展。一是做好疫情期间服务工作。完成村疫苗接种任务,共计接种人数1033人,完成率达到100.52%;组织开展10次全员核酸工作,参加核酸检测7824人次;协调到村防御物资2.5万元并全部发放,组织值班值守30天,为居家隔离志愿服务31人次。二是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服务工作,申请雨露雨露计划91.35万元;落实产业奖补政策60169人,涉及奖补资金13.7万元;申报脱贫人口务工交通补贴331.55万元,购买脱贫人口“防贫保”331人,杜绝出现返贫风险;对接单位帮扶人走访4次,间接落实帮扶资金5.24万元,申请发展产业“户贷户用”资金90万元,实现产业带动收入6.9万元;三是做好安全服务工作,工作队牵头开展“平安徐郢”巡逻工作24次,共有党员、志愿者210人次参与;组织禁烧、防溺水巡逻18次,设置相关岗位5个开展常态化巡逻;开展安全知识讲座3次,受益105人;安装反诈APP600人,掌上政务注册519人,网上办(掌上办)办理事项约900件,录入“鸿雁回归”信息1590条,协助申请审核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59人。四是做好应对恶劣天气服务工作,为应对干旱天气,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积极开展抗旱工作,共组织4支打井队累计打98口井,投入资金约50万元,减轻300余亩水稻受灾,为后期抗旱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做好弱势群体服务工作。9户大病户安排应急资金1万元;对31户分散五保实行定期走访,安排巾帼志愿者上门打扫卫生;帮助921人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第八批驻徐郢工作队选派期限已经过半,在过去工作中,我队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遵循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但我们仍有一些困难和挫折,离淠东乡党委和帮扶单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离徐郢村群众所期所盼还有差距、离我队初心使命还有差距!2023年,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与村“两委”紧密结合,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持续磨炼能力本领,持续强化使命担当,在针引线牵下,在久久为功中,打造“淠河以东、多彩徐郢!”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