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六安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时间:2018-09-11 16:56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绿色振兴为总取向,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狠抓政策落实,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3.3亿元,增长7.7%。其中一产增长2.8%、二产增长7.7%、三产增长9%。

1工业运行总体稳定,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分别高于年度预期、去年同期0.8、0.7个百分点,增速回升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累计工业用电18.8亿千瓦时,增长12.1%,增速位居全省第7位。制造业完成税收19.1亿元,增长25%。全市首位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9.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28%提升至30.7%,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18.5%提升至21.8%;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2位,占规上工业比重由去年同期26.3%提升至30.6%。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增长18.8%,新增2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院士工作站、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400亿元,增长3.3%。全市小麦收获面积209.6万亩,总产69.5万吨。以“一谷一带”“一岭一库”为核心平台,大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半年茶叶总产2万吨,产值20亿元,增长3.8%;蔬菜面积76.15万亩,总产142.64万吨,产值33.4亿元,增长5%;水果面积增加1.5万亩,总产31万吨,产值9.3亿元,增长2%。水产养殖提质增效,全市水产养殖面积61.8万亩,水产品产量10.3万吨,产值25.6亿元,增长5%。稻虾综合种养面积33万亩,位居全省第1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壮大,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2家、家庭农场1610家。品牌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量37件,位居全省第1位;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位居全省第2位。六安瓜片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2017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称号,霍山黄芽、霍山石斛获评2018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百强排行榜。

3.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有效投入不断扩大。严格落实“四督四保”调度机制,全力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增长18.1%,房地产企业投资增长18.4%。市调度的43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57%;300个纳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1.1%。金寨中科瑞华产业园、金安氢能产业园、开发区美盈森工业4.0智慧工厂等164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78.1%;霍邱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光大六安叶集生物质热电联产等35个项目基本建成,竣工率33.7%。上半年实现到位境内资金296.1亿元,增长11.6%。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5亿美元,增长25%。全市发改系统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9批72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9.5亿元。新谋划储备PPP项目22个,总投资316.8亿元。

4.生态保护不断加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排查、整改“散乱污”企业380家,整治建筑工地233处,新关闭燃煤小锅炉302个,完成黄标车淘汰扫尾工作。实施淠河水污染整治、淠东干渠水污染治理、沣河水体达标专项行动,水质实现了连续达标。开展全市污水管网摸底,绘制城区污水管道图,部署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突击攻坚和老旧小区专项整治。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2017”专项行动“回头看”,81处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139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得到生态环境部检查组充分肯定。上半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下降3.9%,空气质量优良率68.7%,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3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5%,预计上半年能源“双控”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5.财政信贷平稳增长,市场消费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23.9亿元,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107.9亿元,增长22.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7.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重点行业税收持续增长,上半年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累计完成税收53.1亿元,增长28.6%,增收11.8亿元,占财政收入增量的57.1%。金融市场活力增强,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77.7亿元,增长14.1%;贷款余额1710.9亿元,增长24.4%,较年初新增173.4亿元。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18.8亿元,续贷过桥8.3亿元,“税融通”贷款1.6亿元。全市完成直接融资26.1亿元,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省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4家。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5亿元,增长10.6%。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08.5亿元,增长12.7%。旅游市场保持活跃,上半年接待游客29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1亿元,分别增长29.6%和36.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30.5万平方米,下降8.8%;销售均价5840元/平方米,增长4.6%,商品房去化周期14.8个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6.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活力持续激发。“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县两级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0%。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市、县、乡、村一网通办。“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8750户,其中新增企业注册量达6809户,增长9%。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半年全市减免各类税费26.4亿元,增长8.5%。进出口持续稳定向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27.13%,高于全省0.78个百分点。农村“三变”改革试点逐步推开,金寨县作为省级试点整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土地流转315万亩。金寨县农村宅基地、农村承包地抵押担保改革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

7.脱贫攻坚全面推进,民生民计稳步改善。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攻势”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市7118个园区及主体带动423个贫困村和13.1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落实到村到户项目24.8万个,投入资金12.75亿元。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累计签约43.14万人,本地常住贫困人口签约率100%,发放“351”综合医疗保障金10.45万人次5.62亿元,综合保障率86.2%。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累计发放2.98万户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1752.1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3545套安置住房全部开工建设,搬迁入住2723户9113人,入住率79.1%。危房改造已开工20891户,竣工18120户,竣工率96.5%。新开工棚改安置房(含货币化)15431套,基本建成15318套,完成率92.1%。全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已全部开工,完工里程2531.1公里,完成全年任务的95.1%。加快实施33项民生工程,已到位资金137.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5%。城镇新增就业3.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4%。实施学前教育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8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6元,分别增长7.8%和10.2%。

总体上看,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多数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但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与一季度相比,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有不同程度放缓。与全省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低。与年初计划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低于预期目标,主要由于服务业发展速度放缓,低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仅57家,较去年减少14家,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仅14家,实现营业收入仅增长2.3%。部分大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如安徽新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5%,下拉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7.1个百分点;汽车消费市场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受电商冲击影响,大中型商贸企业增长缓慢;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增幅不明显。二是市本级项目投资进展滞缓115个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投资仅完成2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5.8%,新开工项目20个,开工率不足三分之一,完成投资仅占年度计划的3.2%。由于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未落实,有47个项目未开工。26个项目因前期征地拆迁未落实到位,影响了施工进度,仅完成投资1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7.8%。园区带动作用不强,市开发区上半年新签约的23个项目中,开工项目仅6个,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仅1个。实体经济经营仍较困难原材料、用工、物流等成本压力较大,融资难、融资贵有所加剧。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7.54元,同比增加0.66元,高于全省0.72元。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由上年同期增长27.4%转为下降24.1%。规上企业减少40户,全市仍有311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负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足,房地产贷款新增占比持续上升,全市房地产贷款新增141.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81.8%。制造业贷款持续萎缩,贷款余额127亿元,比年初减少3.1亿元,贷款余额占比仅7.4%。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意见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下半年要以补短板为重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抓好重大政策落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高质量发展“30条”、县域经济振兴“10条”、乡村振兴、军民融合等政策,细化落实我市具体举措。继续做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督查调度,围绕年度工作方案(施工图),确保31个重点工程落到实处。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全面评价规划实施成效,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健全全市经济运行调度通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要求,强化过程调度管控,及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面实施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3610”产业引导计划,着力打造制造业产业新体系。继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建设“四最”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好降低企业税费、社保、财务、物流、生产要素等成本“组合拳”,全面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营造金融回归实体的强烈导向,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规模,落实“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等信贷政策,努力扩大信贷投放。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围绕“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挂牌,“一企一策”推进在审和在辅导项目。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脱贫攻坚“绿色通道”政策,鼓励和支持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稳妥推进开发区优化整合,着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

3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按照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全力落实“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严格执行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工作台账的节点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项目协调调度和跟踪督办,继续按月印发通报,重点针对未开工、未竣工、进度慢等问题,逐个项目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下半年确保开工46个、竣工60个,完成全年新开工210个、竣工95个亿元以上项目目标。持续推进舒城华夏幸福杭埠产业新城、金寨中科瑞华产业园、金安氢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霍山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产品生产、S366合六南通道、六安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华侨城、金寨革命博物馆易址重建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紧盯国家投资导向,提升项目谋划质量,继续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强支撑的重大项目,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加快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前期手续办理进程,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合法合规高效推进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加快意向项目签约落地。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振兴平台建设,协调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六大平台。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创建我市省级高新区。抓好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省市专项引导资金作用,加快“三重一创”建设,发挥1个省级、2个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和2个省级工程(专项)引领作用,形成梯次建设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建立完善市级基地管理、评审、统计、考评等配套细则,加快市级战新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科技服务、信息消费、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服务业品牌,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质量提升。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支持政策,深化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培育,谋划打造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农村电商全覆盖巩固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大别山主峰—佛子岭5A级景区创建,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谋划申报省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持续推进能耗“双控”工作,按季度发布能耗“双控”监测预警晴雨表,加快建设低碳城市。

5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围绕今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舒城、金安、裕安3个贫困县摘帽、181个贫困村出列、15.1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打赢年度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今年3545户11519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积极做好光伏扶贫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做好下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准备工作。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紧盯PM2.5和空气质量优良率两项指标,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建设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净土持久战。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规范清理违规“现金贷”“校园贷”“首付贷”等行为,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等“地下”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房地产泡沫等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6不断保障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民生性信访要求,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针对重点群体,制定具体化解方案,着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深化“铸安”行动,不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专项行动,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快实施33项民生工程,积极探索市场导向、多元供给模式,依法合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等参与建设管理,多渠道增加民生保障供给,确保各项民生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各项兜底保障工作,加强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救助和帮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合理规划教育布局,推进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办学条件,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大班额”等突出问题。统筹做好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等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附:2018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

2018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上半年完成情况

去年同期

完成情况

年初计划

目标

增长(%)

增长(%)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7.7

8.2

8左右

财政收入

20

21.5

10

固定资产投资

12.7

13.2

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8

8.1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

11.6

11

到位境内资金

11.6

14.2

10

外商直接投资

25

6.5

进出口总额

27.13

33.9

与全省持平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7.8

7

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2

9.2

9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3.84

2.89

2.8

城镇登记失业率

2.54

4.5以内

4.2以内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