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安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发布时间:2017-08-07 17:35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关于六安市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的报告

——2017731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周德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意见,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快于同期。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2亿元,增长8.2%,高于年度计划0.7个百分点,快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2.3%、二产增长7.7%、三产增长10.7%。

1.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效益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88.9亿元,增长8.1%,高于年度计划0.6个百分点。35个工业行业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6个行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工业用电量增长25.8%,高于全省20.4个百分点,增幅连续6个月位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产销率97.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实现税收20.2亿元,增长41.5%,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产业化步伐加快。夏粮总产57.2万吨,平均亩产352公斤,较上年增加6公斤。完成夏种面积604.8万亩,较上年增加42.2万亩。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88.6亿元,增长7.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壮大,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22家、家庭农场1803家,总量分别达到8273家、8362家。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19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68家。全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79家,市级超过50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入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5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近30亿元。六安瓜片荣登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名单,霍山黄芽成功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公示清单”。

3.投资持续扩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4亿元,增长13.2%,高于去年同期5.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投资由上年同期下降14.7%转为增长10.4%;房地产投资增长32.4%,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市289个纳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1.5亿元,增长24.3%,完成年度计划的58.8%;纳入市调度的413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4.2亿元,增长28.2%,完成年度计划的58.9%;197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67个,同比增加63个,完成投资159.1亿元,增长104.9%。应流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园、五洲新春霍山产业园、大别山四季彩色生态观光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上半年已完成投资22.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5%。其中文华路桥等10个项目竣工或主体完工。上半年全市新引进项目126个,合同引资规模356.8亿元,分别增长15.6%和43%。实现境内到位资金265.4亿元,增长14.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亿美元,增长6.5%。全市累计争取中央、省投资计划24批85个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13.1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9.34亿元。新签约PPP项目7个,总投资57.9亿元。

4.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上半年一产比重由上年同期13.4%下降到11.6%,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5和1.3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66.9亿元,增长22.3%,高于规模工业8.8个百分点,产值占比由同期的17.8%提升至19.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2亿元,增长16.5%,高于规模工业8.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由同期的24%提升至2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旅游市场保持活跃,上半年接待游客225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2.1亿元,分别增长33.6%和32.3%。生态环境保持良好,PM2.5累计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76.2%,全省第二。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入选全国首批《魅力中国城》32个竞演城市。

5.财政金融稳定增长,市场活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103.3亿元,增长21.5%,位居全省第二位。金融市场活力增强。6月末全市存款余额2346.5亿元,增长21.2%,位居全省第一位;贷款余额1375.5亿元,增长28%,位居全省第四位。新增贷款182.7亿元,同比多增98.4亿元,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15.1亿元,续贷过桥11亿元,“税融通”贷款2.4亿元。完成直接融资20.2亿元,企业上市报审1家、上市报备1家、新三板挂牌3家、新三板在审1家,提前完成省下年度任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3+2”清单制度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9万户,增长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亿元,增长11.6%,快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持续稳定向好,实现进出口总额2.94亿美元,增长33.9%,较上年同期(-27.5%)提高61.4个百分点。

6.脱贫攻坚进展顺利,民生民计稳步改善。全市安排各类扶贫资金25亿元,各县区计划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亿元。今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人口12843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住房3626套,上半年已建成958套。加快实施民生工程,36项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资191.6亿元,已到位资金129.6亿元,累计支付80.6亿元。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7240套(含货币化13309套),完成率93.5%,货币化率77.2%;基本建成21858套,完成率159.33%。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已完成改造任务12300户。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6元,分别增长7%和9.2%。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工作,启动学前教育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总体上看,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回稳基础不够稳固。与一季度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有不同程度放缓。与全省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低。全市仍有237户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负增长。二是发展后劲不足。市重点调度续建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仅增长3.2%,较上年同期回落20.1个百分点。部分行业投资下滑,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类项目分别下降18.7%和41.9%。市直重点项目进展不快,47个市直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0%;29个计划开工项目,仅开工9个。利用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111个,仅占全省3%;到位资金125.5亿元,仅占全省3.2%。三是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5项指标,最高的县区分别高于最低的县区4.9、54、12.3、16.6和161.6个百分点。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需求回升,国家和省减税降费、创新驱动、“三去一降一补”等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我市经济运行外部环境趋稳向好。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重大政策落实,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紧盯重点工作目标,加强督察调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抓好重大政策落实。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支持技工大省建设、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政策,深入开展“送政策进园入企”活动,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继续做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督查调度,确保37个重点工程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暖企活动,实现领导联系帮扶规上企业全覆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银企对接,扩大“4321”政银担业务规模,加大“税融通”推广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监测,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房地产和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举债行为,及时将不规范融资担保行为全部整改到位,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四督四保”和“五项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按月分析调度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确保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对列入全年开工计划、尚未开工的50个重点项目,倒排前期工作节点,争取尽快开工。对列入全年竣工计划、尚未竣工的76个项目,进一步细化工程节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快建成、快投产。对进度较慢的在建重点项目,找准问题,逐个协调,争取尽快达到序时进度。着力抓好重点项目谋划,紧盯国家、省最新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方向,紧紧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皖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及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和重大平台、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领域,加强政策研究分析,组织筛选符合国家和省投资导向的项目,精心做好项目储备。

3.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进合同条款落实和优惠政策兑现。鼓励各县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严格落实无会招商周制度,依托市直产业招商组和驻外联络处,将开发区、示范园区作为主阵地,开展精准招商。继续抢抓IPO绿色通道政策机遇精准招商,对市外意向上市企业,通过土地、厂房、财政等支持政策,争取企业将原注册地和生产地迁址到我市。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共建,争取我市全境享受皖北政策,谋划建设合六现代产业园、铁路物流园,加快建设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巩固外贸向好势头,对重点外贸企业特别是有市场、有订单、有实绩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多措并举扩大我市农副产品、童车童床等优势产品的出口,实现“优进优出”。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调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等绿色发展平台建设,依托江淮分水岭,积极打造“江淮果岭”。印发实施六安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建设“大别山药谷”,打造中药全产业链。制定《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绿色发展目标导向。加快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积极推进霍山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金寨先进光伏制造重大试验工程建设,争取金安区应流小型涡轮航空发动机及特种装备动力应用项目纳入第二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研究出台《六安市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抓紧完成首批市级战新产业发展基地评审认定工作。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大学科技园与清华大学启迪控股战略合作,着力打造集创业服务、投资和孵化为一体的“启迪之星”孵化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限上商贸企业发展力度,积极发展电商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成六安市全域旅游规划,推动大别山主峰-佛子岭和金寨红色旅游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示范区。

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逐村逐户建立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确保9月30日之前完成12.755万人脱贫、228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严守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米的政策红线,确保9月底前完成年度搬迁任务。进一步发挥光伏扶贫效益,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三无”贫困户全覆盖,着力解决2万元以下“空壳村”问题。加快实施民生工程,确保补助补偿类项目按时发放补助到位,建设类项目11月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孵化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图书档案馆、科技文化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市广播电视塔。有序推进六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第二个三年行动建设计划。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附:2017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

2017年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上半年完成情况

去年同期

完成情况

年初计划

目标

增长(%)

增长(%)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8.2

6.3

7.5左右

财政收入

21.5

10

8.5

固定资产投资

13.2

7.5

1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1

3.9

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6

11.2

11.5

到位境内资金

14.2

5.3

10

外商直接投资

6.5

1.4

10

进出口总额

33.9

-27.5

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7

8.6

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9.2

9

9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2.89

2.92

2.7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以内

4.5以内

4.5以内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