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发布时间:2025-02-17 15:04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2024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聚焦六安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质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思维,营造尊法学法氛围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校主体班教学培训计划,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培训班,推动各地各部门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开展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法治专题4次二是扩大宣传范围。“习近平法治思想天天学”普法日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纳入“乡村名嘴说”品牌宣讲等内容。全市共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七进”(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活动1000余场。三是增强法治素养。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工作做法被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督察工作简报、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简报刊载推广。开展“一把手话法治”活动,40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法治课。

(二)强化法治保障,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一是创新涉企服务举措。擦亮企业开办“皋效办”品牌,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证办。依托涉企服务“云窗口”平台,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242户企业通过“惠易享”,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印发《六安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节点,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部署开展2024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就专利、商标等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三是夯实法律服务保障。依托市、县两级为企服务中心和11个分中心,实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万企”系列活动,组织8家优秀律所结对8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展涉企法律知识培训242场次。扎实开展“虚假仲裁枉法仲裁专项治理”,统一全市司法鉴定文书和档案。规范律师和法律服务行业监管,开展全市两所执业活动监督检查四是深化诚信六安建设。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协议履约和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排查行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目前已实现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领域的信息与市信用平台数据库对接。

(三)强化法治供给,发挥规范引领作用。一是推进高质量立法。探索“小快灵”立法模式,紧紧围绕党委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组织起草《六安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六安市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办法努力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实事。二是推动科学决策。健全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组建首届行政立法和合法性审查专家库,实现全市乡镇街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市本级办理合法性审查事项150件,提出审查意见1200条。对66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定期清理;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率100%。三是规范行政执法。出台《关于稳妥有序推进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市140个乡镇(街道)统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围绕应急管理等5大领域开展重点领域乡镇街道审批服务执法事项运行评估。公布市本级8大领域159项轻微违法依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动态调整“综合查一次”任务清单,涵盖市本级15个领域27项联合监管事项。采取县区互查、一卷一反馈的评查方式,集中评查市县两级执法卷宗近2000卷,确保查出效果,促进整改提升。四是提升复议质效。积极推进复议体制改革,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市本级办理复议案件278件,调解和解率48.57%。五是抓实府院联动。建立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围绕企业破产协同、矛盾纠纷化解、行政诉讼复议衔接、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主题进行多次会商,联手破解法治化营商环境存在的困难问题。

(四)强化法治为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市、县(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组织法律援助、人民调解256家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安徽法网平台。印发《关于推动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编制《六安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出台《六安市法律援助案件指派管理制度》,提出公共法律服务24项工作任务、20个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对均衡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新“法燕”飞进寻常百姓家系列举措,推出“AI智慧普法”平台,上线“皋陶法治精神纪念馆云展馆”,打造六安法治研学品牌,承办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用好《图图说法》《法在身边》直播和电视栏目,精心推出“百名所队长直播普法”“探访独山苏维埃革命法庭”直播,已开展直播68场,普法工作经验被国家八五普法简报刊载推广。三是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指导村(居)法律顾问和村两委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结成6229对,累计开展培训讲座47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25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荣膺202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四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7个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入驻9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弘扬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建成1799个“百姓评理说事点”,打造“红杨评议点”“凉亭说事点”等一批皖西特色调解品牌。探索公证参与调解新模式,成立六安市江淮调解服务中心,成功调解案件102件。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系统深二是法治政府示范创建需进一步发力。三是行政执法主动监督力度还有待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不出声、出庭不出效情况比较突出

三、2025年主要安排

2025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持续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努力争创第四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积极挖掘地方法治建设特色亮点,培育法治建设示范项目,做好宣传推广。

二是探索建设执法监管平台。以行政执法监督“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办法,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避免重复检查、低效检查和执法扰企现象,推动涉企执法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提升。

三是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加快建成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职能作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