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报告
一、基本概况
《六安市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方案》由六安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于2023年9月20日正式印发。该方案的出台实施,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安徽建设总体方案》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化建设新范式,推动信息系统形态从“烟囱式”向“平台式”转变、建设模式从“承建厂商全程建设实施”向“设计、开发、运维分阶段实施”转变、资金支持方式从“审项目分资金”向“谋场景比项目”转变等“三大转变”。“四大工程”即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数据工程、三端能力提升工程和场景创新工程。其中: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是支撑信息化建设的底座,为上层场景创新应用提供能力和工具;数据工程实现存量数据标准化搬迁,支撑存量系统高效重塑;“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是各类应用的集中发布端和统一入口;场景创新工程是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再造政府工作流程,以便民利企、多跨协同、高频好用、安全急需为标准,打造出一批具有六安特色的场景应用。
二、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一是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市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于2023年10月13日开工建设,2024年10月12日完成验收。作为全省试点地市之一,完成云管、数管、用管、安全、运维平台系统全部功能开发与部署,并已实现与省一体化平台对接,完成全部省统建分级部署、地市自建工作内容。实现市政务云5大类24个子类102个云资源目录纳管;上架10家试点单位全量数据架构,征集并发布113个数据资源;推动“人才引进”、“交通态势感知”等68个场景通过平台开发;实现对651个系统、183台主机运维平台纳管;为47家单位、53个web业务系统、452个IP资产档案提供安全监测防护。
二是数据工程建设。作为全省试点地市之一,分三批赴市直单位开展数据工程调研,完成36家市直单位、133个市级自建业务系统数据架构梳理,形成了全市统一数据架构清单。构建全市统一数据湖,完成市公积金、市医保局等27家单位数据入湖工作,共计入湖业务系统60个、库表1443个,新入湖数据超32.52亿条。构建市级租户空间,完成82个数据湖租户空间的创建和资源池的分配。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开展数据治理,构建人口、电子证照等4个基础库和公积金、死亡人口信息等22个专题库,共计治理数据超10.1亿条。2024年以来,为公租房申请人员信息比对、死亡人口异常业务数据核查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累计提供数据量超1324.8万条,接口调用次数超9120万次。
三是三端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推动“皖事通”服务重构升级、高频服务上线,目前可提供公积金提取、社保查询等162项企业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受益面广的便民应用,累计访问量达4.82亿人次。梳理“皖企通”所属专区及服务清单,推动涉企服务迁移及新服务上线,可提供“免申即享”、“信易贷”等49个服务,覆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税务等8个领域,同时整合各类惠企服务渠道,实现“皖企通”与市“免申即享”平台、涉企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四网融合”,企业可“上一个平台,办一揽子事”。加强“皖政通”APP推广、服务接入,全市激活使用用户达2.13万人,实现公文交换中心、统一消息等系统功能对接,整合上线“移动审批”、“看金寨”等10个六安市自建应用,完成市协同办公系统(市OA)系统迁移,配合开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报表通”等省级系统推广。
四是场景创新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场景创新应用和推广,积极向省级推报示范场景应用案例,目前有25个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纳入省级案例库,数量居全省前列,我市政务服务“云窗口”远程导办获评“安徽省优秀数字政府场景”。在全省率先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开展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乘车码、渣土车监管、扬尘治理等8个应用场景。举办全省首场数字赋能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9家数字企业68个场景或服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估成交额超4000万元。组织开展六安市第一届场景创新应用技能大赛,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领域,共有来自全市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80个场景报名参赛,选拔出AI+绿波救援、城市“金算师”大数据资金分析场景等优秀场景。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优化完善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六安市节点功能,建立专业化运营队伍,实现平台由“建”转“运”。统筹系统迁移计划,推动全市存量政务信息化系统有序完成迁移。依托一体化平台,构建高效协同的应用开发管理体系,支撑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申报和应用开发建设,推动一体化平台向数字社会领域延伸拓展,赋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数据工程。根据省统一部署,分三年计划实施,依据数据工程标准规范要求,有序完成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数据架构梳理,构建全市统一数据架构。依托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市级节点,构建市级部门租户空间,持续推进全市数据源头治理和数据汇聚入湖,实现全量市级数字资源盘点和上架省平台工作。
三是加快三端应用推广。推动全市所有新建各类便民利企和政务运行应用统一通过“三端”提供,所有存量应用接入“三端”。深入拓展“安徽码”应用场景,实现政务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特色应用,不断提升办事群众便利度和获得感。
四是做好场景创新谋划。定期组织开展数字赋能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广泛宣传场景创新成果,推广优秀场景案例,常态化开展场景资源对接,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场景创新,推进精准化场景创新项目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