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和重点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发布时间:2024-02-15 11:15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年,政府系统共承办代表议案2件、重点建议6件,分别8个县区政府(管委)、22市直单位办理。目前重点建议均按规定要求完成了答复工作办复率和满意率均100%,议案正在有序办理中。现将议案、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代表议案办理情况

一、1号议案: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高位谋划推动,一体贯通落实一是高度重视。市政府分别于426日、621日和830日召开任务交办会和专题调度会,研究议案办理工作。成立以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管委)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社区现场办公、调度推进。二是建立机制。按照一项议案、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组建议案办理工作专班,配齐配强力量。印发《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议案办理工作》通知文件,明确58项重点任务和完成时限,序时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议案办理质效。三是强化保障。出台《关于抓实小区党支部建设促进网格化治理规范促进物业管理提质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的通知》《六安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六安市社区工作者基础工资套改实施方案》《六安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规范。各县区政府(管委)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台配套措施。

2.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大社区治理投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将社区治理经费和社区工作者报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2023年已安排资金1.3亿元,福彩公益金市级分成投入410万元。二是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制定《六安市已建成住宅小区养老服务用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配建工作方案》,加大用房配备统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每百户居民拥有33.7平方米。统筹推进社区(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和180个居民之家(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实体支撑。三是推动社区干部轻装上阵。市政府召开规范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专项推进会,修订村级组织依法履职、依法协助和不应承担的工作清单(2023版)、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2023版),各县区累计摘除标牌(标识)7289个,年度出具证明事项下降约25%。开展APP专项清理,推进全市政务APP应用纳入皖政通运行。完成全市1842名社区工作者认定及基础工资套改,预计年度薪酬平均增幅16.1%。在定向招录优秀村(社区)干部上给予倾斜,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考试,今年共465人通过社工考试,同比增长112%。

3.优化体制机制,引领基层治理。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市级成立街道体制改革、小区(网格)治理、皖美红色物业等3个专项小组,组建小区党支部,目前全市小区党组织组建率100%。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鼓励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优秀居民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二是科学设置社区。优化社区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117个城市社区调整至126个。三是优化网格设置。在全市划分网格1109个,配备网格员1763名。全面梳理网格化管理事项,建立网格化管理任务目录,执行点单、派单、接单、处理闭环机制,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到一网统管

4.聚焦难点堵点,提升治理质效。一是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聚焦居民关心的老旧小区道路、排水管、停车位等问题,截至8月底,已实施供排水改造小区7个,改造供排水管网7180米;实施道路改造小区4个,改造道路4863米;新增设置消防设施的小区5个;新增地面普通停车位44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11个。二是优化物业管理服务。举办六安市物业管理行业第三届岗位技能大赛,对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分类考核。开展十整治、十提升物业管理服务领域集中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整改问题6094个,依法清退不合格物业服务企业11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451次,群众投诉显著下降。开展线上+线下投票公证,引入电子投票表决方式,破解业主大会召开难、投票难、表决难问题。三是开展综合环境整治。出台《六安市养犬管理条例》,成立养犬管理工作专班,开发六安市智慧养犬管理平台”“犬管服务微信小程序,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5.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多元共治。一是积极推进三社联动。调动3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为老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服务等20个项目,打造公益品牌项目5个。完成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的立项工作,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向县域延伸工作,建成社工站116个,覆盖率83%二是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105.6万人,志愿服务团体4129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6.8万个。组建红色家访志愿服务队、银龄党员文明劝导队等志愿队伍。三是举办群众文艺活动。举办城市阅读推广活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惠及群众110余万人。开办皋城文艺课堂公益培训班、社区艺校课程,培训学员170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正如代表在议案中指出的,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亟待补齐,如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有差距;新老小区综合设施配套不均衡;社区工作者有待进一步松绑减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合理调整组织设置,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社会治理中核心作用。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功能,健全居民会议、社区居民协商议事会等制度,吸纳各方人士和其它组织参与社区管理。

2.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明确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协助部门之间的职责,适时举行会商,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县区政府(管委)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加强对乡镇(街道)在社区治理方面的引导,推动人、财、物向基层下沉,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条件和保证。

3.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更加聚焦居民家门口实事,针对性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物业公司服务管理水平。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搭建好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沟通的桥梁,实现社区有情怀,城市更有温度。

二、2号议案:关于加快我市农村水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水利局牵头,相关部门及各县区政府(管委)组成的领导小组,印发任务清单,细化办理流程,定期调度督促,推动办理工作有序推进。

1.科学谋划农村水网工程建设

1)加快编制六安市水网建设规划。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共谋划防灾减灾工程、水资源利用工程等七个方面230亿元。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送审稿已报省水利厅待审查。

2)编制中小河流治理方案。2023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80万元用于全市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编制,截至目前,21条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已全部编制完成,总投资约90亿元,现已通过省水利厅审查。2023年我市8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获得上级资金1.46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4亿元。

3)争取纳入上位规划。史河流域规划已获批,史河防洪治理工程已获批并开工建设,淠河、汲河、杭埠河流域规划即将批复,其中总投资17.58亿元的杭埠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约11.3亿元的淠河防洪治理工程可研即将报批,总投资约6亿元汲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正在编制。巢湖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我市境内投资约58亿元,目前第一期先行实施的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已上报水利部待审查。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配置工程我市境内总投资约109亿元,目前规划已批复,可研已编制完成。

4)强化农村水网工程要素保障。在资金要素保障上,霍山、舒城、霍邱县已成立专业化水利投融资平台,截至8月底,全市落实水利投资57.03亿元,为全省第1。在建设用地要素保障上,全市已累计获批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用地6887亩。办理了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工程等11个水利工程项目临时用地面积约1110亩。

2.加快推进农村水网工程建设

1)加快续建工程进度。目前,在建的杭埠河治理工程、淠河城南段水环境治理工程、金安区陡涧河四清桥至淠东干渠段治理工程、裕安区西汲河裕安段治理工程、金寨县中河水库工程、霍山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9.86亿元,霍山县桃源河水库形象进度超90%

2)督促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史河安徽段防洪治理工程已于20233月开工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7个县区小水库维修养护项目、7个水土保持工程已于4月开工建设,舒城县张母桥河仙人凼至小河口段防洪治理工程已于5月开工建设,39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于7月全部开工建设,9个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于9月开工建设,舒城县临湖站、元棚站、郑圩站已基本完工。

3)谋深谋实储备项目。我市水利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239个、284亿元,其中有188个项目纳入省水利十四五规划,总投资240亿元。目前已启动前期工作182项,已完成前期工作152项,完成率84%,居全省第1。淠河防洪治理可研即将报批;金安区东河口水库初步设计已批复;舒城县团结、杨圩站可研已批复,初步设计已审查;六安市汲河防洪治理工程测量、勘探基本完成,正在编制初步设计报告;金安区陡涧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已报批。

3.全面筑牢农村防洪安全底线

1)及早开展汛前检查。每年汛前制定全市水利工程度汛风险隐患排查方案,开展重点风险隐患摸底排查。今年汛前排查出130处度汛隐患,已全部建立台账并完成整改。同时,从5月份开始逐月对防汛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2)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了六安市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系统,动态发布河湖及水工程有关数据,制定《河道采砂网上监督管理制度》,建立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监督采运销环节。汛期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水雨情,今年以来已会议会商14次、电话会商48次、电话叫应152次、发布山洪灾害及水库泄洪预警通知单14期、预警短信63357条、信息展播1178条。

3)修订完善方案预案。研究制定《六安市水旱灾害防御事项工作模板》,修订全市水利工程位置图,大力推进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标准化建设。督促县区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3064个,开展演练85场次、业务培训2750人次。

4)全力防范水旱灾害。完善市级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制,调整63个乡镇608个村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和小水库防汛2个工作专班,调整充实专家库98人、抢险企业库30家。研究制定《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案村级示范模板》,开展危险区复核上图。加强对全市1144座小水库自动测报系统设备管理,确保小水库安全。

4.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

1)实施中型灌区改造项目。今年实施2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金寨县灌口集灌区投资进度已达50%,金安区横塘灌区投资进度已达40%。同时,提前开展2024年项目前期工作,舒城县五显河灌区实施方案已批复,霍邱县临王段灌区实施方案正在编制,10月底可完成批复,金寨县徐冲灌区实施方案正在招标,年底可完成批复。

2)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年初我市谋划实施22处农村供水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投资9.05亿元,目前已完工6处、在建16处,完成投资7.78亿元,投资完成率86%。近期我市又谋划新增12处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年内计划投资1.01亿元,已开工9处,已完成0.18亿元,投资完成率18%,预计全年可完成农村供水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

3)加强农村水质监管。全市91座规模以上水厂每日检测出厂水9项水质指标,全市有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乡镇每旬进行抽检。市及各县区水利部门每月对91座规模以上水厂进行一次巡检,对小型集中用水工程进行轮检。今年以来,水利部门共组织巡检1745次。

4)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工程。2023年选取淠史杭灌区金安区淠河总干渠左岸耕地面积32.26万亩,统筹开展骨干渠系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化建设、经营体制改革,目前方案编制已基本完成。

5.持续强化运管监管

1)构筑大别山区保护屏障。自3月份起,市政府逐月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市县(区)联动、部门协调,为构筑大别山区生态保护屏障提供有力保障。

2)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针对代表提出的部分跨县区干渠和分干渠管理体制不顺,存在调度管理不畅的问题,对涉及六安市范围的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木北分干渠、双河分干渠、史河总干渠的5条渠道管理,由省淠史杭总局与相关县区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职责,采取过渡管理措施。

3)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市,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截至8月底,全市47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完成整治31条,完成率66%,治理面积28.1万平方米,剩余16条正在开展治理,计划11月底前完工。

4全面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制定6-12月份河湖长制任务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今年以来,已开展2轮河湖长制暗访、曝光河湖突出问题67件。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管控,8月底前市本级完成了21处涉河项目审批工作

5)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区域、行业分配至各县区,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县(区)建设,目前金安区已完成省级验收,叶集区已申报省级验收,裕安区、霍山县、金寨县正序时推进。

6)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拓展县域节水,推进叶集区县域节水达标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建设并申请省级审核,金安区淠河管理段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中钢刘塘坊矿业有限公司省级节水型企业、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已完成建设并申请省级验收,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节水型高校正在开展建设,预计10月底申请省级验收。

7)持续抓好杭埠河生态流量管控。按照《杭埠河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试行)工作要求,强化杭埠河生态流量管控,积极协调有关单位,有效保障杭埠河下游生态用水,1-8月杭埠河舒城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为97.1%,满足控制目标要求。

8)加大河道采砂现场监管力度。印发《六安市河道采砂管理市级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采区落实了旁站式监管,利用科技手段管砂治砂。开展生态修复和全市河道采砂标准化建设,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蓝盾行动和清江清河行动,今年以来已查处水事违法案件48起,全市河道采砂案件呈逐年下降态势。

(二)存在问题

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大计,但正如代表在议案中指出的,目前农村水网工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跨县区渠道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县区水利项目资金落实难、黑臭水体治理难、土地和林地报批难等三难问题亟待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快办理进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清单,寻找差距、精准施策、对标发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持续跟踪、动态管理,对尚未完成的任务加快办理进度,已完成需长期坚持的任务继续跟踪落实。

2.解决重点问题。逐条对照任务清单,明确工作重点,找准问题难点,创新工作亮点,破除瓶颈堵点,制定解决措施,攻克项目推进难题。

3.强化保障措施。统筹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等各相关部门,加快农村水网工程建设,同时督促县区加大涉水项目投入力度,争取落实更多涉水项目专项债和银行专项贷款。

 

第二部分  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加快建设皋陶法治文化园提升六安城市品味和文化影响力建议的办理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皋陶法治思想的传承提炼,市委书记叶露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提炼皋陶法治精神内核、推进皋陶法治精神展示馆及皋陶法治文化园建设进程。一是提炼皋陶文化内涵。2022年,市委部署将皋陶法治精神塑造为六安城市精神,成立高规格的工作专班,提炼皋陶法治思想,启动皋陶法治精神专著编纂,委托皖西学院法学院牵头,邀请上海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高校专家成立项目组,组织编写《皋陶法治精神研究》,目前书稿正在联系法律出版社,计划年内出版。二是建强法治文化阵地。今年1月份,市委书记叶露中主持召开皋陶法治精神纪念基地工作汇报会,明确指出项目要高规格建设、高质量建成。目前,皋陶法治文化基地环境提升及墓祠修缮工程正在审批立项。同时,依托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造悠然蓝溪皋陶五礼园、浏园皋陶塔等特色法治旅游景点。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综合楼建设了皋陶文化展厅;皖西博物馆设立皋陶法治文化展区;市文化馆建立《皋陶文脉》非遗展区;市图书馆开辟皋陶法律文化阅读专区;西大街入口广场皋陶石雕塑像建设、皋陶学校皋陶法治故事绘画墙布展都已完成。将皋陶法治精神纪念馆云展馆建设纳入上海六安对口合作项目,推动法治文化阵地进网络云端三是焕发法治文化活力。开展皋陶文化研学游等主题活动,年接待游客数万人。连续19年举办六安市清明公祭法祖皋陶典礼,并已被列为安徽省非遗项目。出版《皋陶文化研究》刊物20余期、《皋陶与六安》文集四集。创作了一批精品法治文化作品,并获多个奖项,其中《神羊助判》获第五届法润江淮·共筑美丽安徽法治微视频作品征集大赛特等奖,《种德三苗》获第十六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三等奖。举办两届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赛,征集各类法治文化作品4100余件

二、关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的办理情况。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3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3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6户、市专精特新企业219户、培育库企业328户。一是加强引导扶持。出台全市专精特新倍增行动方案,加强资金扶持,做大做强做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2020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各级奖补资金5099.2万元,今年5月兑现市级支持专精特新发展奖补资金1390万元。二是打造产业集群。聚焦“5+1”主导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8%,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产值同比增长5%。舒城县精密电子基础件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1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壮大企业梯队。在全省首次提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2018年以来,328户培育库企业中已成长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4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四是加强要素保障。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推动高校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度合作,松羽工程与皖西学院、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开展多轮技术合作洽谈。恒源机械作为产学研合作企业代表在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首场活动中经验分享。五是提升金融赋能。引导和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担保费率降至0.6%。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融资白名单机制,设立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贷。截至目前,全市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0.1亿元,其中专精特新贷余额8.89亿元。

三、关于集中资源办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建议的办理情况。近年来,我市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一是完善教育配套政策。出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文件,科学合理、稳妥慎重撤并或恢复学校,保留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在乡镇重点建好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今年以来,拟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149个。二是强化基本兜底保障。建立学籍异动学生工作台账,切实保障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深入落实公民同招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随迁子女全部实现公办学校就读。连续多年在5个试点县区实施乡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超20万名,工作成绩入选党的二十大成就展。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702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建设类项目1011个,建成教师周转房2725城乡中小学智慧学校901所、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423个,学科达标率、课时达标率、学校达标率均达100%。今年各县区招聘特岗教师、分配乡村定向毕业生400余人,优先补充到乡村学校。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市城市、城镇中小学120多名教师通过支教、交流等途径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四是推进教育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34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基础上,扎实开展城乡学校、幼儿园结对共建,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城镇园帮扶农村园实现全覆盖。

四、关于发挥好乡土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效应建议的办理情况。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进品种品质细分,做强做大农产品品牌。一是加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一县一品,金寨县建设了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打造金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区域名片霍山县打造了霍货有名区域公共品牌。二是加强品牌保护。各县区均出台了区域内品牌保护的系列文件,并定期跟踪检查,确保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规范,农特产品质量达标。同时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确定并公布霍邱县沣河豆腐等76个产品为第二批六安市特色乡土品牌培育目录。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等3个地理标志产品再次进入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评价百强榜,占全省入围数75%三是加强品质提升。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行合格证+追溯码两码合一和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率。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金寨县确立了两环两湖两带的农业产业布局,霍山县利用科技特派员开展标准化培训指导,舒城县抓好舒城小兰花、舒城黄姜等地标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品牌宣传。依托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已推介2家企业在央视播放宣传广告。利用农交会、开茶节等活动平台,推介我市特色农产品。积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和全国农业博览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五、关于多方协同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建议的办理情况。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抢抓合肥都市圈、合六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部署要求,围绕合肥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淮等整车企业建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截至20237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基础设施10506个(座),其中:自用充电设施8265个、专用充电设施990个、公用充电设施1249个、专用换电设施2座。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出台《六安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工作方案》,成立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指挥部,着力加强智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印发《六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全市充电桩建成数到2025年将达1.8万个以上,到2027年达3万个以上。组织编制充电基础设施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六安市中心城区零星边角地块利用规划(2022-2035年)》,合理规划充电设施布局、布点、配比。二是加快建设进度。市住建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2年试点在裕安区齐云南北村连片改造项目配建5个公共充电桩,今年在金安区惠安小区、裕安区军分区经济适用房等老旧小区改造中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市城管局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快推动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今年已建设完成城区10处公共停车场充电站。市供电公司今年计划在全市建设361个充电桩。三是强化要素保障。2022年争取省级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4500万元,今年共拨付1000万元用于南山公交停保场充电桩建设。市文明办将充电桩安全知识宣传、飞线充电治理纳入创城治理重点内容,共督办解决飞线充电问题98个。市供电公司压缩充电基础设施报装办理时限,开通个人充电桩用电报装绿色通道,开展上门服务。下一步,市政府将分年度分县区下达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引导建桩重心由中心城区向乡镇延伸,有序推进城际出行充电网络布局

六、关于持续推进老年食堂工作建议的办理情况。市政府十分关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自2022年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实施以来,分管负责同志多次赴老年助餐点实地调研指导,各相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不断提升老年助餐点服务质量。一是完善规划布局。实行三步走方略,2022年为能力建设年,规划建设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144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332个,已完成100%2023年为建设提升年,新增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45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183个,截至7月份已分别完成34个、136个;2025年为优化服务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二是丰富服务形式。在全省率先实现智慧餐厨+老年助餐新模式,支持引导公益慈善+老年助餐”“养老服务站+助餐”“物业服务+助餐等多种老年助餐模式,为60岁及以上老人、身有残疾的村民提供五个半月免费午餐。开展试点在村级扶危济困互助社账户设置慈善助餐支付科目,成立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对高龄、失能等行动不便老年群体及时开展送餐上门服务。三是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公益属性,各老年食堂推行不高于10元每份的老年套餐,将适老化菜品进行本土化改造,注重营养均衡。严格落实六公示制度,助餐场所实施明厨亮灶,接受公众监督。定期组织检查活动,先后监督检查老年食堂、助餐点78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150余个。

除以上6件重点建议,政府系统主办的其他一般建议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成,后续将适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并接受审议。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