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实地考评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相关市属学校:
根据《六安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选工作的通知》(六教基〔2023〕2号)要求,现决定对21个申报单位进行实地考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评时间
2023年9月13日 — 9月15日
二、考评分组及人员安排
第一组:丁久力、孙同皖、王黎明、罗亚
市属学校:(1个)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东校区;
裕安区:(3个)六安市裕安区佛子岭路小学、六安市裕安区淠河小学、六安市裕安区清溪路小学;
霍邱县:(3个)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霍邱县宋店镇中心学校、霍邱县马店镇中心小学。
第二组:龚改、张利和、甘欣、张恩焱
金寨县:(3个)金寨县莲花学校、安徽金寨职业学校、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
金安区:(2个)六安市皋城小学、六安市金安区木厂希望小学;
叶集区:(2个)六安市叶集区第二小学、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中心小学。
第三组:胡杨、胡晓林、窦敏、毛德棋
市属学校:(2个)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霍山县:(3个)霍山县大化坪镇中心学校、霍山县衡山镇东城中心学校、霍山文峰小学
舒城县:(2个)舒城县杭埠镇中心学校、 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
三、考评内容和方式
根据《六安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选工作的通知》(六教基〔2023〕2号)附件中的评审标准,对各县区申报的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实地考评核查,考评核查采取实地查看、检查资料、随堂听课和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实地核查重点包括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实践、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等情况。考评组根据实地查验情况,按照评审标准进行综合考评打分。
四、有关要求
1.各相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属学校要确定1名联络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于2023年9月8日下午下班前报市教育局教育科负责对接协调工作。
2.考评期间,考评组人员及各相关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务必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工作纪律。
联系人:张恩焱;电话:0564-3379453;邮箱:luanjykdygz@126.com
附件:六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分标准(试行)标准
六安市教育局
2023年9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六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分标准(试行)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指标内容及描述 |
||
1. 组织 管理 保障 机制 (20分) |
1-1加强组织领导(5分) |
①成立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小组,明确劳动教育牵头负责部门,制订学期劳动教育方案并排入教学课程表。(2分) ②发挥班级劳动委员作用,提升劳动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分量。(1分) ③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作用,并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2分) |
||
1-2加强师资建设(4分) |
①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在劳动教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队伍,使他们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2分) ②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1分) ③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1分) |
|||
1-3加强资源开发(6分) |
把劳动教育场所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教室或实践基地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小种植园、小工坊等,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设施设备和所需耗材,满足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 |
|||
1-4加强安全措施 (5分) |
①把劳动教育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制订劳动教育安全规定。(1分) ②强化劳动安全教育,开展校内校外劳动前,针对劳动内容,认真开展一次劳动安全教育,告诫劳动安全注意事项,制订劳动安全预案。(2分) ③做好必要的劳动防护,农业、林业劳动时,要注意防止蛇、虫咬伤,严禁挥舞劳动器械嬉戏打闹;湖面或水面开展养殖劳动时,要设立防溺水安全巡视员,全时段防控溺水事故发生;家务劳动要在家长监护引导下,做好相应劳动防护和安全防范工作。(2分) |
|||
2. 劳动 教育 课程 体系 (30分)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30分) |
2-1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12分) |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安徽省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齐开足开好劳动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劳动观念、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 |
||
2-2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8分) |
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学生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活动时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
|||
2-3校本劳动课程开设(10分) |
各校结合新课改、“双减”政策,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课程。各中小学结合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需要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
|||
3-1组织开展多形式校内劳动(14分) |
①落实中小学校园劳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教室、寝室的值日值勤、清扫保洁、收纳整理等日常劳动。(5分) ②开辟“责任田”“林场”“养殖场”“无土栽培植物园”“劳动实践基地”等方式积极开展手工制作、农耕种植、烹饪制作等特色劳动实践展示、竞技和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提升学生劳动能力。(5分) ③扎实开展劳动周(劳动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4分) |
|||
3-2鼓励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8分) |
①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宣传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家长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认知,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4分) ②推行实施中小学生劳动清单,学校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学生家务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寄宿制学生在校时间除外)。(2分) ③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2分) |
|||
3-3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8分) |
学校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个学期至少组织1-2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类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年宫等,结合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
|||
|
4. 学生 劳动 教育 评价 (20分) |
4-1 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10分) |
学校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时间、劳动成果、劳动给学生带来的变化等方面。 |
|
|
4-2开展学生劳动教育评价(10分) |
学校根据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劳动进行评价,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劳动实践能力进行考查。 |
||
|
附加项 (至多10分) |
1、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资料齐全。近三学年来市级、省级课题分别得1、3,相关的科研论文发表和获奖(市级以及上),每篇1分。 |
||
|
2、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市级每项1分,省级每项3分。被评为省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得5分。 |
|||
|
3、在区域内较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作用,在各级媒体(包括公众号)宣传报道,市级每次1分,省级每次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