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发布时间:2023-02-21 14:36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受市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年,共收到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211件(含6件重点建议),分别由8个县区政府(管委)和51个市直部门承办。所有建议均按规定要求完成答复工作,办复率为100%。具体情况如下

一、重点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在建设合六经济走廊中,加快推进合六氢走廊建设建议的办理情况。我市自2017年开始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合六同城化,发挥我市燃料电池自主研发能力和合肥高端研发资源集聚优势,积极打造技术自主可控、应用场景丰富的合六氢走廊。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政策文件,推出了一揽子的支持举措,扶持氢能产业发展。一是建立联系协调机制。202112月,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率市党政代表团赴合肥市学习考察,并举行六安合肥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交流座谈会,共同议定推进合六氢走廊” 建设等合六同城化18个重点合作事项,并列入两市合六经济走廊2022年度工作清单共同发力。今年4月,我市营商办将推动合六氢走廊诉求提交省营商办,争取与省发改委、省国资委、合肥市经信局等省市部门协同推进。目前,省发改委已编制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城市群,打通合六氢走廊;省国资委正积极协调推动淮北矿业集团、省能源集团等有关省属企业与明天氢能对接合作;阜阳、芜湖、马鞍山等市重点企业以及合工大、中科大、安徽特检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均与明天氢能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关系。二是加快加氢站建设。我市十四五加油站发展规划专项列出4座加油加氢综合站建设指标,推进加油、加氢行业规划的有效衔接。今年,在金安区中石化南山加油站基础上建成1座加油加氢综合站,项目投资1100万元,5月底已经完成基建和设备调试,随时可以投入运营。中石化二十铺加油站增加加氢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和评审程序,中石油六安分公司也正积极谋划2座新建加油加氢站的土地申报工作。三是续跟进氢冶金冶炼项目。代表建议对霍邱六安钢铁原有的高炉-转炉炼钢工艺路线逐步进行改造,目前六安钢铁控股集团公司对氢冶金冶炼项目已进行初步规划设计,拟将现有的高炉-转炉炼钢工艺路线逐步转变为运用氢气低温还原工艺直接还原炼铁-电弧炉工艺路线,但开发氢冶金技术仍存在大容量氢制取问题。市工业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助六安钢铁控股集团公司研究技术方案,持续跟进氢冶金冶炼项目。

(二)关于推进全民反诈建议的办理情况。根据国务院、省联席办工作部署和代表建议要求,我市不断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反诈工作会议及联席会议,建立完善市县两级联席会议机制,各县区、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一体推进打防管控治各项工作。市级反诈中心与金安、裕安、开发区采取共建模式,三区派驻警力入驻市级反诈中心,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叶集分别独立建设反诈中心,组建反诈专班。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反诈中心五优建设联席会议建设,今年1月研究出台市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年度联席会议、季度调度推进、月度联席办会议制度。为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我市先后印发《全市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意见》《六安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方案》等,市联席办定期分析诈骗形势、手段、受害群体等规律特点,每月通报各县区及各乡镇涉诈相关情况,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加大宣传防范力度,做到行业领域全覆盖系统内部零发案。68日,我市首个反电诈宣传教育基地在中国电信六安分公司梅山路营业厅正式启用,通过一个宣传教育点,辐射带动一批志愿者参与反诈工作。市、县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动反诈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截至目前,我市APP注册安装数已达233万,安装率52.95%位居全省第一。市联席办积极谋划将反诈宣防工作纳入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专项经费和奖惩措施。

(三)关于切实做好产业规划促进乡村振兴建议的办理情况。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自2021年起,市、县两级积极开展了未来3-5年乡村产业谋划和规划工作,制定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攻方向、推进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今年以来,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六安市推深做实“6969”工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全市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和统筹安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6969”工程实施方案更是得到了王清宪省长充分肯定六安市政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从本地农业资源禀赋出发,以市场化、开放发展的眼光进行系统谋划,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产业规划总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市通盘考虑现有的资源环境、产业基础、承载平台、市场主体和发展潜力,综合分析区域内各主导产业规模、质效和布局,注重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县区同类规划间的紧密衔接,确保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如以县为单位,聚焦当地最有发展优势和前景的主导产业,打造一县一业,实行科学规划、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拓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集聚区功能,配套完善农民工创新创业基地、仓储冷链与快递物流配送基地和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设施,推动乡村产业扩大体量、延伸链条、提质增效。围绕产业规划目标任务,我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摸排、梳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等6个涉及乡村产业发展领域的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稳步增加政策、资金、技术等有效投入,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服务和调度力度,有力有序推动乡村产业规划落地见效。

(四)关于农村殡葬工作建议的办理情况。根据国家民政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殡葬管理有关工作部署和文件规定,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将其纳入乡村振兴建设范畴,加快解决农村公墓建设不足、散埋乱葬占用耕地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副市长孙学龙多次就殡葬改革工作作出批示,指导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提升、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等行动。市殡改办定期对各县区火葬、公益性公墓建设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偷埋乱葬、非法公墓、高价墓和超大墓等突出问题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函,督促县区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殡葬工作的整治力度。市民政局正在编制《六安市殡葬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全面规范殡葬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积极推动《六安市公墓管理办法》进入行政规章立法程序,为殡葬管理执法提供有力支撑。针对全市公益性安葬设施短缺、经营性公墓价格偏高等问题,自2020年以来,全市投入10.74亿元新建、改建公益性公墓46座。截至20226月底,全市公益性公墓总规划建设面积4494.75亩,实际建设面积2865.46亩,已建穴位数186475个。7个县区已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6座,在建1座,建成乡镇公益性公墓114座,在建2座,已立项11座。其中,霍邱县已建公益性公墓31座,基本实现了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

(五)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规范化制度化加装电梯建议的办理情况。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与,分管负责同志定期调度。市、区政府成立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领导组,按照市级统筹指导、区级组织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的机制推进实施。今年3月,市住建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印发《六安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实施条件、实施程序、资金筹集、部门职责等内容,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减少群众出资压力市住建局积极协调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于今年6月研究出台《关于做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工作的通知》,明确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相关事项调动群众加装电梯积极性。同时,市住建联合金安、裕安、开发区在部分住宅小区搭建交流平台,宣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标准成本造价、运行维护等具体情况,广泛征集群众意愿,引导居民了解、支持、参与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在徽商小区、春江公寓六安军分区住宅小区先行试点建设的21加装电梯已全部交付使用2022年,新增采用自筹方式交费并签订加装电梯协议24部,目前已开工15部,其余9部正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计划分批开工。

(六)关于旅游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议的办理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乡村旅游工作。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全市文旅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调度重点工作。制定印发《六安市旅游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加快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全域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是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2022年,我市28个项目列入省“512”重点项目库,48个项目列入省文旅项目库,19个项目列入市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计划,21个项目列入市精重促” 项目投资计划,年度完成投资共计77.16亿元。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旅游。组织开展微创意、微改造十百千、主题村、民宿培育等行动,引导相关产业融入旅游元素,发展了金寨县八湾八大碗、张店洪山村、堆谷山等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金寨农家小院、金安画廊人家等农家乐品牌,形成农林采摘、民宿、研学、户外等20多类2000多家乡村旅游单位实体。飘香果岭 画卷平岗”“红色新征程 立夏烽火行”2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金寨县携程度假农庄等8个示范点入选全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点,张店镇太平桥村等3个村被评为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截至8月底,全市接待游客3474.56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占比超60%,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0.3亿元,3.9万户农户增收,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市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依托我市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以民宿产业为抓手,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联合市委政研室,实地走访、调研我市民宿产业发展情况。指导各县区与携程、驴妈妈集团合作建设民宿示范项目,金寨携程度假农庄一期已建成运营,度假农庄二期、裕安小驻驾湾、金安梦享村项目正按序时进度推进。今年以来,我市新改建民宿26家,正在建设30家,计划建设14家,完成投资约3.02亿元。民宿接待游客约19.64万人次,营业收入1573万元。

二、其他建议的办理情况

除了以上6件重点建议(实际为9件建议并案处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一般建议202件,根据办理进展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所提建议被采纳,涉及的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126件,占建议总数的62.4%

如马跃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已经得到积极落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创优、提质项目落户环境,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双招双引”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等纲领性文件,明晰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推动双招双引提质增效。一是推深做实资本招商。不断加大市、县(区)两级财政投入,争取与国家、省级投资基金合作,着力引进社会资本,壮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围绕招商重点,设立专项产业基金,精准对接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充分发挥资本撬动效应与赋能作用。截至目前,市产业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子基金12支,总规模近70亿元。通过基金招商,市本级成功招引7家省外企业落户六安;各县区撬动了总投资50亿元的科大国创10亿瓦时动力电池(金安)、135亿元的安徽精卓光显(舒城)等重大产业项目。二是持续深化产业招商。成立市“5+1”产业链推进组,编制《六安市“5+1”产业招商图谱》,开展精准招商。出台《全市招商引资考核认定办法(试行)》,分类下发年度指导性任务,加大主导产业招商等考核指标权重,引导各县区瞄准首位和主导产业,夯实产业链招商导向。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市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舒城新型光显及电子信息、金寨新能源及生物医药、金安区航空及零部件制造、霍邱冶金及铁基新材料、叶集家具定制生产等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1-6月份,全市新签约“5+1”主导产业项目185个,总投资799.41亿元,主导产业契合度达74.6%三是叠加人才政策优势。市委市政府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积极谋划人才新政《关于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引领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政策由零散化向系统化整合,对来我市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各类人才在教育、住房、医保、旅游等方面给予明确优待。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两院院士2人,引进博士近400人、硕士研究生近万人;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49人,申请发明专利83

如孙黎代表提出的关于顺应都市圈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的建议正在稳步推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加快推动合六同城化发展战略部署和省政府完善合肥、六安市同城化发展顶层设计钻头计划部署以来,我市融入合肥都市圈、加快合六同城化步入了快车道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合肥市专题对接合六同城化工作,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市对接合作加快“四个链接”持续搭建合六同城化18根梁柱的通知》330日,联合合肥市政府办印发《合六经济走廊2022年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计划的通知》,将18项合作事项纳入年度要点,双方协同发力。为落实规划协同,我市将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列入六安市城市职能定位,将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作为城市性质之一,多次会同合肥市就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大交通专项规划进行深度对接。立足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快推进产业上合肥,紧抓合肥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机遇,编制《链接合肥产业招商计划书》《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招商图谱》围绕合肥市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淮四部车企成立四个招商攻坚组,挂图作战、专班推进。610日,我市与蔚来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1-6月,全市新签约合肥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286.2亿元。坚持交通先进,持续加强互联互通,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合六市域(郊)铁路、合肥至舒城市域(郊)铁路以及S329合六南通道、宣商高速公路六安段、G312快速化改造正按序时进度推进,建成后将形成新的铁路、公路连接干线,畅通两地交通网络。

祝玉梅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已经得到全面落实。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强化外引内育,创新人才培育和使用机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六安市2022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点》重点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集聚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9357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2962人次,电商技能培训1679人次,新增产业发展带头人2742名,全市产业发展带头人总数达34642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带动就业13706人,吸纳农民工就业超过4000人,推动形成培育一批能人,振兴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格局。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建设。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按照优化结构、退补相当原则,优先补充乡村学校教师,解决乡村学校结构性缺编难题。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落实每个乡镇中心院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定期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坚持党管人才,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乡村治理人才。结合村两委换届,大力推行11名全日制大学生、1130岁以下团支部书记、1135岁以下妇联主席,5年内实现动态全覆盖。换届后,已配备全日制大学生的村815个(占比45.08%),配备30岁以下团支部书记的村1032个(占比53.03%),配备35岁以下妇联主席的村1011个(占比51.95%)。实施引才回乡工程,吸纳1177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344兵支书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赋能加速乡村振兴。全市科技特派员已动态发展到1419人,其中高校院所183人、副高以上职称297人,组建首批市科技特派员备选库392人,基本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实施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活动今年春季全市农业系统共有975名农技人员送学上门,进行入户指导服务、专题培训、农技推广等,助力乡村农技人才真正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第二类,所提建议已经纳入计划逐步解决或正在协调解决的有70件,占建议总数的34.6%

如李杰代表提出的关于深化城市社区体制综合改革的建议正在稳步推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系列文件要求,持续优化提升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印发《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等四个清单,明确社区依法履职事项13项、社区依法协助清单34项,以及7类不应由村(社区)承担的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招商引资等工作,引导社区聚焦主责主业,推进减负增效,增强自治功能。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城市社区设置相关工作的通知》等,优化社区配建。截至2021年底,累计解决城市社区用房17.57万㎡,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超32㎡。积极探索多元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将社区工作者报酬、社区工作经费、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率先建立全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村干部群体住房公积金制度;选优配强社区工作力量,2021年换届后全市新一届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7.3岁,较上届降低7.1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1.9%,本科以上学历占36.8%,人员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截至目前,我市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达1138家,覆盖了教育、体育、文化、医疗、社区调解等多个领域。在今年六安市第三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实施期间,26个团队积极开展为老服务、关爱儿童、社区治理等各类睦邻活动,推动形成了物业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辖区群众等积极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如罗俊荣代表提出的关于精准帮扶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市政府已认真研究并采纳。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显效发力。一是精准实施减租金、缓期限、返资金、补重点政策。对中高风险地区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和产权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租期延长至6个月,累计减免国有企业租金11908万元,涉及租户4224户;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截至目前,全市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共计1153万元;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通过免报直发的方式发放首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5071万元,惠及全市7708家中小微企业共15.83万职工;今年累计下达制造强省、服务业发展、三重一创、扩量提质增效等重点助企纾困资金2亿多元,惠及企业1446家,已全部拨付到位。二是创新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健全为企服务两全两快(即走访全覆盖、诉求全收集、交办快速度、问题快解决)工作机制。目前,全市4563名干部包联企业(项目)11083家,各级干部走访收集企业各类诉求15556个、已办结14297个。以优环境、稳经济,集中办公解企难活动为契机,市县各级领导采取现场办公、调研走访等形式进企入园现场办公,全市28位市级负责同志共接待企业135家,收办问题141个,8个县区政府(管委)233位负责同志共接待企业823家,收办问题564个。三是以金融赋能,激发主体活力。严格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扩大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覆盖面,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推行“4321”新型政银担、税融通、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政策。今年以来,全市“4321”新型政银担新增贷款32.2亿元、新增服务企业和个人3292户,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6笔,总金额3.51亿元,扶持创业1200余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专项行动,设立专属信贷产品专精特新贷,贷款利率较原有利率下浮10%,单户可获得3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

第三类,由于受政策原因、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还难以落实的有6件,占建议总数的3%

如有代表建议合康高铁在叶集区设立六安西站。经前期研究分析,合康高铁六安境内目前有引入沿江高铁金寨东站和新设六安西站两种方案。新设六安西站可实现高铁站在叶集区的落位,但该方案皖豫界至六安北站区段无法利用沿江高铁,需新建通道,且整体线路走向对叶集城区将产生分割,占用大量土地。引入金寨东站则有利于做强金寨东站枢纽,同时可实现对叶集城区的覆盖,促进金叶一体化融合,且仅需建设金寨东站至皖豫界(约9公里),即可实现打通六安至信阳方向的高铁通道,经济性更高。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按照国家和省级层面要求,做好方案的比选论证,确保合康高铁在六安科学落位。

三、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落实办理责任。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切实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改进工作、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办理程序,改进办理方式,提升办理质效。为确保代表建议准确、归口交办,418日,市政府办公室通过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对代表建议进行预交办,并根据部分单位的反馈意见,立即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改办部分建议。430日,正式印发《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市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次会议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责任。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市长亲自调度,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各位副市长领衔督办重点建议,统筹协调分管领域内的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各承办单位严格按照交办要求,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具体办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办理责任。

(二)突出重点,强化跟踪问效市长、各位副市长将代表反映的重难点问题与市级重点工作相结合,围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和督查调度,有力推进了建议办理工作。针对代表提出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建议,市长潘东旭多次深入小区、农贸市场等地,实地调研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详细了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地下停车场使用、小区电动车停放、社区功能服务、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等情况,强调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工作标杆,加强作风建设,力戒虚、冷、躲、粗、假,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市政府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把推进代表建议落实与政务督查相结合,市政府办公室定期调度办理进度。620日,配合市人大办组织召开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推进会,梳理通报议案建议办理进展情况,督促办理工作相对滞后的单位加快办理进度

(三)加强沟通,提高办理质效。各建议承办单位均能严格按照交办要求,及时分解落实代表所提建议,通过电话征询、上门面询、邀请座谈、参与调研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代表的双向沟通,做到办前、办中、办后协商,进一步落实落细建议事项。对因政策上限制或客观原因一时难以解决的建议,及时沟通解释,说明情况,争取代表理解。919日,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及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集中答复工作座谈会上,市发改、公安、农业农村、住建等部门与代表沟通互动,现场答复意见建议,进一步畅通了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今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指导和各位代表的参与支持下,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克服上半年疫情影响,严格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建议办理工作,切实把人大代表的好声音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细处。但在具体办理过程中仍存在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建议转化落实不足,答复意见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下一步,市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市人大决议决定和议案建议事项,强化建议办理工作的高度、深度、力度和精度,结合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推动更多的代表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确保代表建议落地、生根、结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