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时间:2022-08-20 15:11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政办秘2022102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820日      

 

六安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安徽省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作方案》,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优化计量服务,强化计量监管,结合《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5年,全市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计量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计量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培养造就一批计量科学人才队伍。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支撑我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和“一区四地一屏障”建设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计量体系日趋完善。计量监管和开放共享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社会计量溯源意识显著增强。

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在线测量技术得到应用。现代计量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生计量得到充分保障,建成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全市“十四五”计量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主要指标

“十三五”

“十四五”

属性

支撑保障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

173

240

预期性

本市最高计量标准(项)

78

100

预期性

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筹)(个)

-

1

预期性

地方计量技术规范(项)

-

2

预期性

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个)

2

3

预期性

省级计量标准考评员(个)

4

6

预期性

县级机构能力建设提档升级(类)

C

B

预期性

法制监督

引导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家)

200

400

预期性

强检项目建标覆盖率(%)

50%

70%

预期性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计量科技创新

1加强计量基础技术研究。加强食品安全、临床检验、生物、环保等领域标准物质研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电子信息、铁基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责任单位,下同)

2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加快计量检定信息化进程,推广应用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平台(e-CQS),参与全省计量检定校准结果数字化平台建设,建立全市计量电子证书系统,实现计量检定证书网上可查询、可下载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数管局)

3构建计量创新良好生态。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及部门科研项目的合作,构建以计量技术机构为支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企业为依托的计量技术创新平台,促进计量科研成果转化和有效应用。支持与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支持、推荐计量科研项目申报省级及以上科技奖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

(二)优化计量应用服务

4服务新兴产业质量提升。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省级铁基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筹,为建成长三角地区铁基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5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利用先进测量技术,重点加强碳排放、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健全碳计量标准装置,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持续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实现重点用能单位全部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器具,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6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围绕“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西山药库”中药产业建设和绿色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省级绿色食品及中药材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筹。建立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眼科光学等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检定装置,努力实现民生领域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强制检定项目全覆盖目标。加强公共安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安全防护领域计量技术测试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

7服务交通计量技术发展。开展交通安全专用测量设备、货车超载超限设备、机动车测速装置和机动车光污染、声污染、尾气排放在线监测设备等计量技术应用,建立相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确保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科学准确。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应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

(三)强化计量能力建设

8建立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的变革和量值传递溯源的数字化要求,逐步构建政府统筹、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驱动、高效开放的量值溯源体系。强化量值传递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保障,科学规划全市计量标准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社会资源提供量值溯源技术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9推进计量标准建设。开展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在公平贸易、乡村振兴、公共安全、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新建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尽快填补我市量值传递空白。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领域,加快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10统筹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要立足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性量值传递与溯源服务,落实好强制检定职责,强化民生计量、法制计量保障。开展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参与国家、省级计量比对、计量比武、计量科研活动。鼓励支持其他各类计量技术机构发展,支持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提供多样化的计量测试服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11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平台,在计量领域培育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交流,积极引进紧缺人才,支持培养中青年人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不断提高计量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依托,建设计量“传、帮、带”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积极参与制定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加强计量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和计量专业职称评聘工作。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岗位设置,探索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参与我省计量人才库和省际计量合作专家团队建设,培养一批省级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省级计量标准考评员,支持技术人员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12加强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和测量数据应用,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落实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推广开展企业计量标杆示范。发挥产业计量优势,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提升产业链计量保证能力。鼓励社会加大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源投入,研究出台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落实好国家对企业新购置计量器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13推动计量协作发展。积极参加区域计量服务协同平台和计量数据协同应用中心建设,参与建立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我市区域发展计量服务保障和科技创新能力。参与区域间计量创新科技合作、区域性计量比对和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推进区域计量能力、结果互认。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计量云平台,加强长三角产业计量交流活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4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质量基础设施,建成面向企业和产业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六安市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一揽子服务,聚焦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关键领域,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服务。推动计量与相关领域技术规范共享共用,强化计量溯源性要求,发挥精准计量的科学验证作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四)净化市场计量环境

15落实计量制度改革。贯彻计量法律法规,落实《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推动计量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建设。压实市场主体责任,落实《安徽省计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16推进民生计量监管。广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对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民生计量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眼镜店和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加强对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全防护、取用水、节能减排等领域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加强乡村民生计量保障,加大粮食、化肥等涉农物资计量监管。(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六安供电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17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体系。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进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引导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8严格计量执法活动。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执法联动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现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三、保障措施

19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六安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区要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突出计量战略资源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20加大政策支持。各县区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加强计量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等公益性工作经费保障。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各县区应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科研项目和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源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参与产业计量、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21弘扬计量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将计量基础知识纳入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培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阶段计量基础知识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普及计量科学知识,倡导“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文化,培育计量科技文化教育基地和加强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意识。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

22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区要建立落实本实施方案的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并将主要目标纳入质量工作考核。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实施方案贯彻情况的跟踪监测,建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制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