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知晓度调查
- 调查问卷
- 投票情况
- 结果反馈
1、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围绕“增速居前列、总量上台阶”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获评2023年度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成效明显地区。
2、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一些成绩。针对产业培育这个核心问题,我们将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培育()。
3、我市主导产业培育目标是:到2027年,力争打造()个千亿产业、3个六百亿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健康、新型建材)、2个五百亿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
4、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长13%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500家。
5、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方面,抢抓与上海对口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政策机遇,主动链接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4个产业链联盟,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
6、在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方面,坚持以()为主导强化协同创新,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企业申报并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7、在强化区域合作创新方面,积极对接G60科创走廊,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合肥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支持上海-六安协同攻关科技创新项目库建设,支持企业在长三角建设“研发飞地”,探索“()”的区域创新合作新模式,打造六安特色区域创新中心。
8、在夯实“智改数转网联”基础方面,分期分批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推动重点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取全年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家。
9、在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方面,建立健全以()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全年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省市级绿色工厂10家。
10、在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持续做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力争全年开展企业家培训()场以上,培育壮大企业领军人才队伍。
无法投票(您已经投过票了,或者投票已经结束)。
总票数:0
1、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围绕“增速居前列、总量上台阶”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获评2023年度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成效明显地区。 |
---|
金寨县
所占比例: 50.00%
|
霍山县
所占比例: 50.00%
|
舒城县
所占比例: 0.00%
|
2、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一些成绩。针对产业培育这个核心问题,我们将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培育()。 |
新能源产业集群
所占比例: 50.00%
|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所占比例: 0.00%
|
先进制造业集群
所占比例: 50.00%
|
3、我市主导产业培育目标是:到2027年,力争打造()个千亿产业、3个六百亿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健康、新型建材)、2个五百亿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 |
1
所占比例: 100.00%
|
2
所占比例: 0.00%
|
3
所占比例: 0.00%
|
4、2024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长13%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500家。 |
7.5%
所占比例: 50.00%
|
8.5%
所占比例: 50.00%
|
9.5%
所占比例: 0.00%
|
5、在深度融入长三角方面,抢抓与上海对口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政策机遇,主动链接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4个产业链联盟,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 |
智能制造
所占比例: 50.00%
|
清洁能源
所占比例: 0.00%
|
新能源汽车
所占比例: 50.00%
|
6、在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创新方面,坚持以()为主导强化协同创新,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企业申报并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
产业
所占比例: 50.00%
|
企业
所占比例: 50.00%
|
项目
所占比例: 0.00%
|
7、在强化区域合作创新方面,积极对接G60科创走廊,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合肥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支持上海-六安协同攻关科技创新项目库建设,支持企业在长三角建设“研发飞地”,探索“()”的区域创新合作新模式,打造六安特色区域创新中心。 |
在市外研发、在六安转化
所占比例: 100.00%
|
在六安研发、在市外转化
所占比例: 0.00%
|
在六安研发、在六安转化
所占比例: 0.00%
|
8、在夯实“智改数转网联”基础方面,分期分批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推动重点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争取全年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家。 |
1
所占比例: 50.00%
|
2
所占比例: 50.00%
|
3
所占比例: 0.00%
|
9、在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方面,建立健全以()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全年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省市级绿色工厂10家。 |
绿色工厂
所占比例: 100.00%
|
绿色园区
所占比例: 0.00%
|
绿色供应链
所占比例: 0.00%
|
10、在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持续做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力争全年开展企业家培训()场以上,培育壮大企业领军人才队伍。 |
10
所占比例: 100.00%
|
20
所占比例: 0.00%
|
30
所占比例: 0.00%
|
结果反馈:
反馈时间:2025年1月13日 9时1分
《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政策知晓度调查共收到网友投票20次,答题正确率较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比较关注我市工业发展情况,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较为准确,但对一些涉及具体数据和具体领域的内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