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为推动我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领导要求,市林业局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六安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此方案,请社会各界提出修改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1月19日-2月19日,相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至我局。
1.登录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平台”(http://www.luan.gov.cn/hdjl/yjzjk/)或六安市林业局“征集调查”栏目(http://lyj.luan.gov.cn/content/article/4955437)留言;
2.直接在本页面“征集渠道”留言;
3.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六安市梅山南路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9楼市林业局办公室。来信请注明《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字样。
4.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3378584。
5.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348415175@qq.com。
联系电话:0564-3378827 传真:3378584 联系人:王礼来
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起草说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局起草了《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种子可以榨油,供食用及润发、调药,可制蜡烛和肥皂,茶籽壳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榨油产生的茶籽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
六安市是全国首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是安徽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市,油茶产业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六安市油茶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千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油茶种植基地有40多个,目前全市大多数油茶种植基地进入了挂果期,年产油茶籽近3万吨。
2007年,我市出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六政〔2007〕20号),2012年出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百万亩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六政〔2012〕68号),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2021年,《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21〕21号),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皖西油茶产业集群”的目标;我市印发《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六政秘〔2021〕90号),着力打造油茶基地,提出到2023年油茶籽产量3万吨,实现油茶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
为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油茶产业打造成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的示范产业,亟需出台亟需出台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二、相关依据
1.《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21〕21号)
2.《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六政秘〔2021〕90号)
三、起草过程
1.编制起草。2021年11月,市林业局组成4个小组到7个县区开展油茶产业专题调研,经走访油茶企业、查阅大量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大量收集县区、乡镇、企业的意见,多次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历时近2个月,形成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各部门意见征求。2021年12月,我局将修改好的《实施意见》送达到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征求意见。
3.相关部门负责人讨论的情况。在征求意见中,各方面对制定《实施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制定《实施方案》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油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各方面就如何完善《实施方案》内容,结合各自工作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四、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
按照“提质效、全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油茶资源培育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油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优做深油茶产业。明确到2025年,全市油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培育领军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等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主要包括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培育领军型加工企业、创建茶油公共品牌、鼓励多元化开发与利用五个方面。
(三)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宣传引导三个方面细化保障措施。
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六政秘〔2021〕90号)文件要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油茶产业打造成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的示范产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按照“提质效、全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油茶资源培育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油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优做深油茶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油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油茶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建设油茶示范基地10万亩,培育1-2家领军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皖西茶油”公共品牌,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个。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实施油茶低产林更新、抚育改造,制定六安市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及验收标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因林、因地制宜分类鼓励支持油茶经营大户或种植企业建设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对纳入六安市油茶示范基地的,优先争取国家及省级项目资金,对油茶成林树龄6年及以下、6年以上10年以下、10年及以上的示范基地,根据示范基地需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支持油茶林抚育管理,鼓励引进油茶剥壳、烘干等先进机械设备。对相对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规模示范基地,加强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必需的生产作业道路和节水灌溉、仓储等设施,市交通部门和市水利部门在符合农村公路和节水灌溉项目申报条件的前提下,纳入年度建设计划。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分别打造2个以上千亩市级油茶示范基地。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等县区积极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到2025年,全市建设市级油茶示范基地1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8万吨以上。
(二)培育领军型加工企业。坚持招大引强和本地扶持培育相结合,与1-2家年加工油茶籽2000吨以上,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的油茶产业领军型加工企业建立“揭榜挂帅”制度,按规定给予奖励,及时解决领军型加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人才、供电、技术等问题。建立示范基地与加工企业供求衔接机制,鼓励支持领军型油茶加工企业引进国内先进设备,对于收购油茶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的领军型油茶加工企业,高于市场收购价的部分给予150%的补助;对于收购六安本土油茶籽(或油茶鲜果)的领军型油茶加工企业,按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给予收购资金所需贷款额全额贴息。到2025年,做强1-2家油茶产业领军型加工企业,茶油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
(三)创建茶油公共品牌。加大茶油地方标准建设力度,推动皖西茶油加工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挖掘六安油茶种植在最北缘产区、油品营养成分差异化优势等品牌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六安品质的“皖西茶油”区域公共品牌。引导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收购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的油茶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申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茶油产品认证。鼓励企业选准重点人群,利用参加展销会、线上主播带货等多种渠道开展精准营销,开拓长三角地区或一线城市市场,宣传推广优质油茶产品。加强“皖西茶油”品牌营销,对在“皖西茶油”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皖西茶油”年销售量达到300吨以上、500吨以上、1000吨以上企业,分别给予每吨5000元、6000元、7000元奖励。
(四)鼓励多元化开发与利用。积极引进油茶产业龙头企业,促进油茶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销售、综合利用、休闲旅游等一体化发展,实现油茶产业多次增值、多重收益。围绕“吃干榨尽”,加快油茶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协调组织木本油料协会、油茶科研单位、油茶企业等联合科技攻关,开展对油茶壳、茶饼、茶泊等综合利用,开发茶油新产品及保健、护肤、皂素、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油茶综合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油茶产业发展与“用绿”“活绿”相结合,建立林长联系产业制度,强化部门职责,完善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扶持机制。发挥木本油料协会行业优势,强化行业监管和自律,开展“皖西茶油”安全性和有效成分质量检验检测。各油茶发展重点县(区)要出台当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广泛调动企业、大户和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油茶生长中幼林培育期、挂果期、盛果期的不同阶段,不定期开展油茶育苗、抚育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培训。
(二)加强资金保障。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油茶产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加工企业、创建公共品牌等,对行业领军企业和重点发展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倾斜,具体办法由财政、林业部门另行研究制定。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林业投资公司、农业产业化基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防范油茶种植户经营风险,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性特色保险,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围绕“创品牌、提质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和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介广泛开展“皖西茶油”公用品牌宣传,搭建电商平台,扩大皖西油茶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宣传油茶健康绿色的独特功效,大力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为油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关于征求《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意见采纳情况 |
||||
序号 | 反馈单位 | 第一轮反馈意见 | 采纳情况 | 原因 |
1 | 六安市财政局 | 建议对文件中涉及资金奖补的表述进行修改,对确需扶持的林业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采用政府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不再对县区进行奖补。 | 部分采纳 |
对资金奖补的表述较多,对其中部分进行了修改。 |
2 | 六安市民政局 | 无意见 | ||
3 | 六安市交通运输局 | 无意见 | ||
4 | 六安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无意见 | ||
5 | 六安市金融监督管理局 | 第 7 页(六)加大改革力度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支持银行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生产周期、林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产品,支持 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树果同保’等更多有针对性的林业特色保 险产品”,建议修改为:“(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创 新金融产品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生产周期、林业发 展特点的贷款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树果同保’等更多有针对性的林业特色保险产品”。 第 12 页三、保障措施(二)加强资金保障中“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基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政策 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根据企业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防范油茶种植户经营风险,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性特色保险,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修改为:“加大农业产业化基金、乡村振兴基金对林业产业支持力度。根据企业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融资 渠道,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性特色保险,防范油茶种植户经营风险,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已采纳 | |
6 | 六安市应急管理局 | 无意见 | ||
7 |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无意见 | ||
8 | 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 | 1.在正文第4页第十一行“争取到2025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全面升级,林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目前我市林业虽然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是在2025年是否可以达到1000亿元建议再评估,结合实际进行预估。 2.在正文第5页第八行“支持油茶、木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分别打造1-2个拳头产品,分别形成1-2个有明显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议修改为“支持油茶、木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分别打造1-2个拳头产品,培育野岭、石溢源等六安已有品牌做大做强,形成具有明显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 3.在正文第5页第十三行“围绕茶油及木本油料、竹、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旅游五大林业主导产业”建议修改为“围绕茶油及木本油料、竹、木材加工、林下经济及经果林、森林康养旅游五大林业主导产业”。 4.在正文第7页第十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样板区”建议修改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样板区”。 |
部分采纳 |
对在文中体现几个品牌名的建议已采纳,对部分常用的表述修改意见未采纳。 |
9 | 六安市乡村振兴局 | 无意见 | ||
10 | 六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 三、建立健全林业产业高质量的政策措施 (二)巩固提升产业基地效益。建议增加桂花、映山红等地方特色品种培育和使用力度...... | 未采纳 | “加大优良乡土树种、地方特色品种培育和使用力度”表述已涵盖。 |
11 | 霍邱县人民政府 | 无意见 | ||
12 | 六安市司法局 | 无意见 | ||
13 | 叶集区人民政府 | 无意见 | ||
14 | 六安市城管局 | 无意见 | ||
15 | 六安市商务局 | 无意见 | ||
16 | 六安市水利局 | 无修改意见 | ||
17 | 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无意见 | ||
18 | 舒城县林业局 | 无意见 | ||
19 | 裕安区林业发展中心 | 无意见 | ||
20 | 市场监管局 | 《六安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二、主要任务(三)创建茶油公共品牌。原文:引导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收购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 的油茶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申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茶油产品认证,给予申报经费的全额贴。修改为:引导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收购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的油茶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申报绿色有机等茶油产品认证,给予申报经费的全额补贴。支权创造与运用的若干措施》之规定予以奖补。 |
采纳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反馈时间:2022年2月25日 16时37分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于2022年1月19日-2月19日期间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电话、电子邮箱、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未收到社会公众反馈意见,有关单位反馈意见6条,采纳5条,1意见未采纳。
关于征求《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意见采纳情况 |
||||
序号 | 反馈单位 | 第一轮反馈意见 | 采纳情况 | 原因 |
1 | 六安市财政局 | 建议对文件中涉及资金奖补的表述进行修改,对确需扶持的林业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采用政府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不再对县区进行奖补。 | 部分采纳 |
对资金奖补的表述较多,对其中部分进行了修改 |
2 | 六安市民政局 | 无意见 | ||
3 | 六安市交通运输局 | 无意见 | ||
4 | 六安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无意见 | ||
5 | 六安市金融监督管理局 | 第 7 页(六)加大改革力度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支持银行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生产周期、林业发展特点的贷款产品,支持 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树果同保’等更多有针对性的林业特色保 险产品”,建议修改为:“(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创 新金融产品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生产周期、林业发 展特点的贷款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树果同保’等更多有针对性的林业特色保险产品”。 第 12 页三、保障措施(二)加强资金保障中“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基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政策 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根据企业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防范油茶种植户经营风险,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性特色保险,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修改为:“加大农业产业化基金、乡村振兴基金对林业产业支持力度。根据企业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融资 渠道,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用性特色保险,防范油茶种植户经营风险,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已采纳 | |
6 | 六安市应急管理局 | 无意见 | ||
7 |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无意见 | ||
8 | 六安市投资创业中心 | 1.在正文第4页第十一行“争取到2025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全面升级,林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目前我市林业虽然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是在2025年是否可以达到1000亿元建议再评估,结合实际进行预估。 2.在正文第5页第八行“支持油茶、木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分别打造1-2个拳头产品,分别形成1-2个有明显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议修改为“支持油茶、木竹、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产业分别打造1-2个拳头产品,培育野岭、石溢源等六安已有品牌做大做强,形成具有明显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区域公共品牌”。 3.在正文第5页第十三行“围绕茶油及木本油料、竹、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旅游五大林业主导产业”建议修改为“围绕茶油及木本油料、竹、木材加工、林下经济及经果林、森林康养旅游五大林业主导产业”。 4.在正文第7页第十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样板区”建议修改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样板区”。 |
部分采纳 |
对在文中体现几个品牌名的建议已采纳,对部分常用的表述修改意见未采纳 |
9 | 六安市乡村振兴局 | 无意见 | ||
10 | 六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 三、建立健全林业产业高质量的政策措施 (二)巩固提升产业基地效益。建议增加桂花、映山红等地方特色品种培育和使用力度...... | 未采纳 | “加大优良乡土树种、地方特色品种培育和使用力度”表述已涵盖。 |
11 | 霍邱县人民政府 | 无意见 | ||
12 | 六安市司法局 | 无意见 | ||
13 | 叶集区人民政府 | 无意见 | ||
14 | 六安市城管局 | 无意见 | ||
15 | 六安市商务局 | 无意见 | ||
16 | 六安市水利局 | 无修改意见 | ||
17 | 六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无意见 | ||
18 | 舒城县林业局 | 无意见 | ||
19 | 裕安区林业发展中心 | 无意见 | ||
20 | 市场监管局 | 《六安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二、主要任务(三)创建茶油公共品牌。原文:引导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收购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 的油茶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申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茶油产品认证,给予申报经费的全额贴。修改为:引导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收购示范基地油茶籽(或油茶鲜果)的油茶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申报绿色有机等茶油产品认证,给予申报经费的全额补贴。支权创造与运用的若干措施》之规定予以奖补。 |
采纳 |
文件
解读
【部门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六安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六政办秘〔2022〕26号),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茶籽可以加工优质食用油,还可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发展油茶产业对于提升油料产能、提升山地综合效益、解决林农就业和增收、保障粮油安全、推进生态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1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发《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六政秘〔2021〕90号),组织实施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提出高标准建设油茶等9个优势主导产业基地。2021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21〕 21号),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皖西油茶林业产业集群”。为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起草了《六安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做出批示指示,指出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油茶产业发展指南》,为发展油茶产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科学引导、积极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2017年,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油茶产业扶贫的意见》(皖政办〔2017〕72号),围绕“把油茶产业加快打造成为我省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提出制定油茶产业扶贫规划、支持油茶种植基地建设、促进抚育经营和低产林改造、增强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动力等10项措施。2021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21〕 21号),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皖西油茶林业产业集群”。
三是推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市是全国首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95.59万亩,培育出“启航”“野岭”“江淮果岭”“东旭大别山”等一批省内外知名茶油品牌。2021年油茶籽产量3.2万吨,茶油产量7459吨,油茶产业产值58亿元。我市油茶产业虽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但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需要在示范基地建设、领军型企业培育、品牌创建、销售市场拓宽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11月,市林业局启动了起草工作,组成4个小组到7个县区开展油茶产业专题调研,经走访油茶企业、查阅大量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大量收集县区、乡镇、企业的意见,在局内开展多次讨论、修改,历时近2个月,形成了初稿。12月,市林业局印发征求意见稿,送达到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2022年1月,按照程序规定,将《实施方案》送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核,送市市场监管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2022年2月,经再次修改讨论并吸收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意见后,形成送审稿。
四、工作目标
按照“提质效、全链条、强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以提高油茶资源培育质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油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优做深油茶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油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油茶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建设油茶示范基地10万亩,培育1-2家领军型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皖西茶油”公共品牌,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个。
五、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有4个方面:
一是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包括实施油茶低产林更新、抚育改造,制定六安市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及验收标准,分类鼓励支持油茶经营大户或种植企业建设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提出了量化目标:到2025年,全市建设市级油茶示范基地10万亩,全市油茶籽年产量8万吨以上。
二是培育领军型加工企业。包括招大引强和本地扶持培育相结合、与油茶产业领军型加工企业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建立示范基地与加工企业供求衔接机制。提出了量化目标:到2025年,做强1-2家油茶产业领军型加工企业,全市茶油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
三是创建茶油公共品牌。包括茶油地方标准建设、挖掘六安油茶品牌特色,打造“皖西茶油”区域公共品牌、鼓励企业开展精准营销、加强“皖西茶油”品牌营销。
四是鼓励多元化开发与利用。包括引进油茶产业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油茶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油茶综合利用率。
六、创新举措
一是首次提出制定六安市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及验收标准,对油茶成林树龄6年及以下、6年以上10年以下、10年及以上的示范基地,根据示范基地需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从油茶林抚育管理、先进机械设备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油茶示范基地建设。
二是与年加工油茶籽2000吨以上,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的油茶产业领军型加工企业建立“揭榜挂帅”制度,按规定给予奖励,及时解决领军型加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首次提出建设茶油地方标准,强调挖掘六安油茶种植在最北缘产区、油品营养成分差异化优势等品牌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六安品质的“皖西茶油”区域公共品牌,并对在“皖西茶油”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的,根据“皖西茶油”年销售量分类给予奖励。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林长联系产业制度,发挥木本油料协会行业优势,各油茶发展重点县(区)要出台当地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油茶生长的不同阶段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油茶产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培育加工企业等。加大林业投资公司、农业产业化基金、乡村振兴基金对林业产业支持力度,鼓励开发金融产品和特色保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聚焦“三个重点”和目标市场,开展“皖西茶油”公共品牌宣传,搭建电商平台,宣传油茶健康绿色的独特功效,为油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