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浏览次数: 征集单位:市教体局 征集时间:[ 2021-12-14 00:00 ] 至 [ 2022-01-13 00:00 ]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根据省体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提出修改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13日,相关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至我局。  

1.登录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平台”(http://yjzjk.luan.gov.cn/yjzjk/index.html)或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体育局)网站“征集调查”栏目(http://jyj.luan.gov.cn/hdjl/yjzj/index.html)留言;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六安市行政中心4号楼210-7室(市教体局群众体育科)。来信请注明“《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字样。

3.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3379176。

5.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624388706@qq.com。

联系电话:3360138  传真:3379176 联系人:朱君茹

六安市教育局

2021年12月14日

关于《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的背景

国家和省相继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根据省体育局《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文件要求,为了实现更加完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便利群众健身,更加丰富赛事活动,更加科学健身指导,更具活力健身组织的目标,切实做好我市“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各项工作,起草了《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二、起草的意义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制定《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是我市“十四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起草的过程

2021年4月,省体育局召开“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会上就各市起草《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工作进行了布置。

6月份,我市在《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开始起草《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11月底完成初稿,发至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各单位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1年12月14日

 

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具活力,实现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和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2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带动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46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8个(每个县区1个,市本级1个)、新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个(金安区、裕安区各1个)。建成“六安中体城”、冰雪或类冰雪设施8个(每个县区1个,市本级1个)。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补短板项目65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1000个以上。新建足球场地35个以上。新建城市绿道200公里以上,新建健身登山步道200公里以上(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 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

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突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步扩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持续深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鼓励通过委托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建设及运营。(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参与全省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同举办长三角体育节或区域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市、县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六安马拉松、全国群众登山大会(金寨站)、万佛湖省直机关健身走、金安区国际网球ITF公开赛等活动,打造“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 ”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管理和服务。(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办好市   轮滑锦标赛,实现60万人次上冰雪。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办好市“三大球”锦标赛,推广普及县域足球;开展“三大球 ”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武术、龙舟、围棋等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建成市、县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推动建身场所和晨晚练点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建设科学健身专家库和资料库,建立科学健身知识发布和全媒体传播机制,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大讲堂。制定科学健身培训课程和认定体系,将科学健身培训课程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率。(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大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推进科学健身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激发全民健身组织活力。建立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体育总会全覆盖,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组织。(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名录,运动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考核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推动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行工间健身。推动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办好市老年人运动会。优化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促进农民体育活动,适时举办农耕健身大赛。开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妇女体育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体育用品制造(羽毛球)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体育产业“双招双引” 活动,重点招引一批龙头体育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体育产业,加强对舒城县、裕安区羽毛球等集聚区的培养力度。支持金安区承办国际网球ITF公开赛。(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旅游景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项目。(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推广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健全体医融合机制,推动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逐步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为一体”综合服务。加快推进智慧场馆建设,数字化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个。(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数管,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营造浓厚全民健身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六安健身故事。开展全民健身模范市、县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体育公益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台,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民领导,发挥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推动共同富裕工作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纳入乡村振兴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文明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  完善工作机制。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服务技能,建立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人才互通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全民健身工作。(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一) 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营监管 ,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制定实施体育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加大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安全指引,健全风险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游泳、滑雪、潜水、攀岩等搞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管控体系。落实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维护智慧体育平台系统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电话渠道
0564-3360138
来信来访渠道
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六安市行政中心4号楼210-7室(市教体局群众体育科)。来信请注明“《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字样。
其他渠道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624388706@qq.com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序号

单位

提出意见情况

是否采纳

是否采纳的原因或理由

1

叶集区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中“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依据主要是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2005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中规定,责任单位应加入市住建部、市自然资源局,同时可表达更为详细为宜。

采纳

便于落实此项任务

2

叶集区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全市“新建足球场地35个以上”,如考虑学校体育场馆有序推进对外开放,结合目前社会足球场建设当前足球体育人口尚未充分发展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考虑降低建设总量。

 

未采纳

根据《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省每万人均足球场地1.2块。按我市450万人口算,须达到540块足球场;目前,全市社会足球场75块,学校足球场553块,合计628块。截止2020年底,我市人均体育面积不足2.1平方米,与到“十四五”末达到人均2.6平方米要求差距较大,每个县区每年建1块足球场是必要的。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反馈时间:2022年1月17日 9时32分

为提高文件制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13日,我局通过发送征求意见函、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平台”和六安市教育局(六安市体育局)网站“征集调查”栏目发布征求意见公告等方式,充分征求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共收到一家县区政府和两位网友意见,其他县区及市直单位无意见,采纳与否情况见下表:

序号

单位

提出意见情况

是否采纳

是否采纳的原因或理由

1

叶集区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中“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依据主要是根据建设部、国土资源部2005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中规定,责任单位应加入市住建部、市自然资源局,同时可表达更为详细为宜。

采纳

便于落实此项任务

2

叶集区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全市“新建足球场地35个以上”,如考虑学校体育场馆有序推进对外开放,结合目前社会足球场建设当前足球体育人口尚未充分发展的实际情况,可适当考虑降低建设总量。

 

未采纳

根据《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省每万人均足球场地1.2块。按我市450万人口算,须达到540块足球场;目前,全市社会足球场75块,学校足球场553块,合计628块。截止2020年底,我市人均体育面积不足2.1平方米,与到“十四五”末达到人均2.6平方米要求差距较大,每个县区每年建1块足球场是必要的。

3

网民

现在小区、学校里面好多健身器材都无人管理、维修,破烂不堪,纯属浪费资源。建议加大对已建器材的维护,实现全民有器材可健身。

 

部分采纳

加强对健身器材的维护更新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行动。

4

网民

建议加强健身设施的建设,同时做好维护使用,加强管理。现在农村健身器材和活动实在太少了。

部分采纳

2016年底已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是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可加强指导。

文件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六政办〔2022〕1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4月25日

 

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具活力,实现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和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2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均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体育公园8个(县区7个,市本级1个),新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个(金安区、裕安区各1个)。建成六安市游泳馆,以及“六安中体城”、绿地体育中心等冰雪或类冰雪设施8个(县区7个,市本级1个)。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补短板项目65个以上,新建、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1000个以上。新建社会足球场地45块以上。新建城市绿道200公里以上,新建健身登山步道260公里以上。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达到规定标准,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和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突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逐步扩大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持续深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鼓励通过委托管理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建设及运营。(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健康六安建设。拓展全民健身渠道,丰富赛事内容,提升赛事水平。引进承办国家、长三角、省赛事活动,提高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参加全国性、全省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同参与长三角体育节或区域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市运会、市和县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六安马拉松、全国群众登山大会(金寨站)、万佛湖省直机关健身走、金安区国际网球ITF公开赛、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六安·金安)、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等活动。依托地域优势,打造“毅行六安”、“一县(区)一品”和“一县(区)多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管理和服务,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促进健康六安建设。(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加快六安室内滑雪场建设,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办好市轮滑锦标赛等类冰雪赛事,实现60万人次上冰雪。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加强工作机制。办好市级“三大球”赛事,推广普及县域足球;开展“三大球”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武术、龙舟、围棋等传统运动项目。打造沿淠河绿色长廊户外运动休闲功能区,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三)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提升健身服务水平。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建成市、县区8个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推广运动处方,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推动健身场所和晨晚练点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依托省科学健身专家库和资料库,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或媒介,大力宣传普及健身知识,开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大讲堂。认真落实科学健身培训课程和认定体系,将科学健身培训课程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服务率。(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大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推进科学健身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四)健全全民健身组织,激发组织活力。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以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以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建立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体育总会全覆盖,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组织。(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名录,积极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水平,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考核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五)促进开展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鼓励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行工间健身制度。推动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办好市老年人运动会。优化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促进农民体育活动,适时举办农耕健身大赛。开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妇女体育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体育用品制造(羽毛球)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体育产业“双招双引”活动,重点招引一批龙头体育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体育产业,加强对舒城县、裕安区羽毛球生产基地、金寨登山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南山小球项目运动培训基地等集聚区的培养力度。支持金安区承办国际网球ITF公开赛、叶集区争创“中国·叶集江淮分水岭山地自行车赛事”为全国知名自行车赛事。鼓励各级政府举办、承办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深化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赛事活动,支持乡村振兴体育旅游项目,发挥体育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活跃体育产业经济,促进体育消费。(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文旅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七)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打造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推广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健全体医融合机制,推动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逐步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发挥科学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智慧场馆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个以上。(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八)普及全民健身文化,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六安健身故事。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健康六安建设,积极争创全民健身模范市(县区)。大力发展体育公益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民政局、皖西日报社、市广电台、团市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三、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各县区政府(管委)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推动共同富裕工作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县城测评体系,纳入乡村振兴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文明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十)完善工作机制。各县区政府(管委)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发挥体彩公益金效益,完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服务技能,建立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人才互通机制,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全民健身工作。推动与沪苏浙地区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十一)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营监管,保障群众健身安全。密切部门联动,完善安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体育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制定实施体育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和赛事活动安全指引,加大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游泳、冰雪、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管控体系。落实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维护智慧体育平台系统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

 

解读

【文字解读】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刘玉红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工作,促进体育强市建设,制定了《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到2020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09平方米,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位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设还不够完善。出台《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对推动我市构建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4月,在全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就起草《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进行了布置,6月份开始起草《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11月底完成初稿,发至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12月13日在局网站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具活力,实现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和“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1.2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46亿元。      

五、主要内容

《通知》共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明确十一项具体措施,根据我市实际结合省体育局的要求,明确了我市“十四五”期间城乡健身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突出丰富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围绕办好市运会、市和县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打造“毅行六安”、“一县一品”和“一县多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推动我市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促进健康六安建设。强调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到“十四五”,建成市、县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为建设爱好者提供个性化健身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加大健身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大讲堂。健全全民健身组织,建设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以各级各类单项、行业体育协会为支撑,建立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农民等重点人群健身活动的开展。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体育用品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加强对羽毛球及用品制造、登山户外运动休闲产业的培养力度,承办国内大型群体、竞技体育活动。

六、创新举措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制定好符合六安实际情况的《六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末,我市体育设施建设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到“十四五”末,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方面,建立以市、县区体育总会为枢纽,完善个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建设,发挥他们的作用,持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七、保障措施和下步打算

为保障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顺利实施一要发挥好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二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要加强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营监管和全民健身活动安全防范。

“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体育系统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勇争先的创新精神,努力做好我市全民健身工作,为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