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先民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0日

要:空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PM2.5均值降至3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比率达87.4%,同比提高2.7%。全年重污染天数为0,秸秆焚烧无火点,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稳中向优。六大库区水质保持优良,1-11月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5%;2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5.45%、优良比例90.9%;大别山水生态补偿指数P值0.621,创历年最低值,再获大别山水生态补偿资金2亿元。

发布会直播

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2021年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勇于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12月我市获得省对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次。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工作成效

(一)紧盯目标任务,年度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空气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PM2.5均值降至3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比率达87.4%,同比提高2.7%。全年重污染天数为0,秸秆焚烧无火点,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水环境质量稳中向优。六大库区水质保持优良,1-11月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5%;2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5.45%、优良比例90.9%;大别山水生态补偿指数P值0.621,创历年最低值,再获大别山水生态补偿资金2亿元。

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开展了原安徽浦信化工厂、原六安市硫酸厂地块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被省生态环境厅作为典型成功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宣传,填补了全省污染地块责任人认定案例空白。尚未发现有污染地块用于居住、公共服务等,全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处置利用率均达100%,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

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有序。顺利完成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服务保障,“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547个,完成整改1511个,整改完成率97.7%,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转办231件信访件,办结224件;省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转办150件信访件,办结143件;2021年“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24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消除了霍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金安区金龙石料厂等环境风险隐患。

生态文明创建全国全省榜上有名。2021年,舒城县获得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金寨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安区、裕安区获得第四届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称号,获得省级及以上命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霍邱县、叶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力争2022年创建成功,为六安全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奠定基础。

(二)巩固攻坚成果,污染防治攻坚战赢得新胜利

持续深化蓝天保卫战。建立市级重点碳排放企业名录,完成3家企业碳排放报告编制和核查。依托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和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发布污染防治分析报告963份,推送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数据研判消息875次;累计排查并清除涉气污染源1610个,重点交办涉气问题339件,按要求整改反馈336件。“六安城市大脑·大气污染防治应用场景”在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智佳奖”,作为全省唯一污染防治类项目成功入选省第二批“城市大脑”应用试点。

系统推进碧水攻坚战。实行水质监测月通报制度,发布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简报12期,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零行动”,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完成市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划分报告编制。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回头看”异地互查,整改完成33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帮助指导霍邱县编制完成城东湖、城西湖水体达标方案。持续开展199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强化入河排污口审批论证,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11个。

深入实施净土持久战。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原长安设备涂装厂地块试点修复,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累计完成3个地块场地调查和1个地块修复治理,对54家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排查整治,启动土壤环境背景值点位调查,开展42个“双源”地下水调查评估,完成20家重点监管企业隐患排查与自行监测。

着力强化固废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转运平台试点,建成一个危险废物综合集中收集、贮存、转运平台,推进安徽省创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建成投运。全市1514家村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对各县区尾矿库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排查,全市29座尾矿库均已完成污染防治方案或销库方案编制工作。

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今年以来,组织600余人次对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对发现的344个问题强力推进整改,整改完成200个。全市累计建成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126个、省级美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770个,整治农村黑臭水体220条。今年省下达我市的42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和61个行政村污水设施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有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对2020年度141个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任务进行市级验收,完成2021年度99个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任务。开展了1785个村庄清洁行动,稳步推进厕所革命,368个整村推进任务已经完成,完工改厕33499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三)夯实工作基础,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提升。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印发《六安市“标准地”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和《六安市“标准地”环境标准执行规定》。深入六安钢厂、精卓光显、泓济环保等企业开展“环企直通车”活动,累计走访大中型企业295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5个。累计审批报告书(表)453个,指导企业填报登记表1394个,直接豁免建设项目约1300个,涉及总投资1925亿元。

监管执法能力显著强化。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144家,全市行政处罚案件56件,罚款约729万元,查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件。荣获2021年度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技能专项比武三等奖。

监督长改革试点创新推行。霍山、舒城县新增专职人员126人,设立监督长883人,监督员1421人。舒城县建成生态环境专项监督长数字平台,发现、解决环境问题2642个,基本实现了“80%问题不出村、90%问题不出乡镇、100%问题县内整改到位”的“三级闭环”目标。

“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安徽省六安市“三线一单”技术文本》和《六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组织报送“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典型案例3个。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们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定位,推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台六安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六安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推深做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6+1”工程,持续推动“六个专项行动”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做好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扬尘管控、噪声防治和散煤治理,深化“散乱污”企业排查,加大柴油货车等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整治。制定“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摸清全市碳家底,做好省市两级温室气体重点排放企业碳核查和发电行业配额清缴。

三是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推进22个国考断面和8个市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提升,重点强化霍邱县城东湖、城西湖水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见底清零。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补齐水环境问题短板。强化水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县区横向补偿为主、市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深入打好净土持久战。深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做好安徽普信化工厂地块风险管控,推进金铜矿业地块场地调查、安徽大兴五金厂地块评估。实施44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44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62个行政村污水设施建设和1条国家级黑臭水体治理。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紧盯危废规范化管理排查和尾矿库污染治理,巩固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

五是深入打好突出环境问题歼灭战。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环境问题,强力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自然保护地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加大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严防生态环境领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六是拓展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巩固拓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持续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继续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督促指导霍邱县、叶集区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七是持续做好污染防治项目谋划申报。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统筹谋划、属地负责,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积极申报对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支撑作用大、环境效益显著的项目,争取获得最大份额专项资金支持。

八是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管,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加大对第三方监测运维单位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双随机检查,规范监测运维行为,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推进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标准地”改革,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推进“四最”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是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创新宣教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构筑网络、文字和影视等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模式。积极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扎实持续的宣传教育,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美六安的理念深入人心。

十是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紧紧围绕“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要求,聚焦“五个过硬”,持续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强岗位学习培训,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六安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弘扬生态环境保护正能量,传播生态环境保护好声音,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切实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勤俭节约、低碳消费、绿色发展理念蔚然成风。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冯局长刚刚提到了“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提升”,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谢提问。今年来,我们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服务效能,持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入园项目更便利。制定《六安市“标准地”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和《六安市“标准地”环境标准执行规定》,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编制了“空间准入、环境质量管控、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环境准入清单”等四个清单,使入园项目享受“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报批”等便利。

二是审批服务再优化。进一步梳理33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利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统一申报系统”推行不见面审批。坚持严格把关和优化服务并重,对产业政策、选址选线等符合要求的项目,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质效。今年来已经累计审批报告书(表)453个,指导企业填报登记表1394个,直接豁免建设项目约1300个,涉及总投资1925亿元。

三是放管结合增动能。将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9类行业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建立监督执法正面清单144家。坚持执法与普法、检查与帮扶相结合,发放致全市排污单位的一封信,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开展非现场环境监管,办理自动监控违法案件3件,其中1件被省厅列为典型案例。

四是总量供给重保障。针对“十四五”期间总量减排核算方法、考核体系,提前梳理总量减排潜力,合理安排重点减排项目。严把总量审核关,谋实做细建设项目总量替代方案,在建设项目总量替代方案可行且经县区分局初审的前提下,共为176家重点项目保障总量供给。

 

问题2: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成效显著。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谢谢提问。我市是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和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视察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我们“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谋民生幸福,积极探索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获得省级及以上命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金寨县、舒城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霍山县、金寨县先后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先后获得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霍邱县、叶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绿色成为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着力打造更高质量的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