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积树造林”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才录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21年4月30日
摘要:2020年2月,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出台《关于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积树造林”工程的通知》,建立“三库联动”、项目动态调整、调度核查等机制,推动各县区比签约、比落地开工、比竣工投产、争上游。面对世纪罕见的四大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克难奋进,推深做实重点工业“积树造林”工程,大力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栽工业项目之树收“积树成林”之效初步显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 2020年以来全市重点工业项目“积树造林”工程推进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2020年完成情况
2020年2月,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出台《关于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积树造林”工程的通知》,建立“三库联动”、项目动态调整、调度核查等机制,推动各县区比签约、比落地开工、比竣工投产、争上游。面对世纪罕见的四大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克难奋进,推深做实重点工业“积树造林”工程,大力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栽工业项目之树收“积树成林”之效初步显现。
全年“积树造林”签约库项目465个,协议总投资1857亿元。落地建设库项目380个,完成投资373亿元,完成目标105.4%。投产库项目191个,超年度目标91个。鸿路钢构二期、德亚电池、巨电星玛新能源等100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雅迪机车、人和智能等60个项目投产后成长为规上企业,霍邱钢厂投产第一年就实现我市百亿企业零突破,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个百分点。精卓光显投产后产值超30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个百分点。
总体看,各县区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工作能动性和执行力明显提升,“主要领导心中有数、分管领导如数家珍”的局面基本形成。但也存在县区工作进展不平衡、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个别项目推进不快、要素制约依然明显等问题。
二、今年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对项目库进行年度结转更新,按照动态调整、调度核查要求,每月更新项目库并赴县区现场核查,对“积树造林”工程推进情况通报。截至3月底,今年全市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5个,包括总投资超20亿元的金寨美央电子科技园、总投资超15亿元的榴岛阀门等重大项目。在建项目共283个,其中今年新开工111个,今年计划投资293.0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99.7亿元,完成进度34.0%,超序时进度9个百分点。总投资超80亿元的国动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中财管道四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春节前后顺利开工;应流退城进园、精卓光显二期、上达电子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霍邱金日晟150万吨球团、金寨正威5G新材料产业园、舒城兴高胜光电等55个项目在年初顺利投产。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抓项目稳投资。锲而不舍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积树造林”工程,力争2021年新落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00个、新投产100个,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合六经济走廊等战略机遇,精心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项目,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专项规划和重点投资计划。
(二)抓技改促升级。继续实施规模工业企业“老树育新干”工程,加快推进钢厂系列技改项目、精卓光显二期等龙头企业升级项目,引导规模工业企业扩能增产。积极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应用,瞄准行业标杆,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力争全年实施技改项目400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
(三)抓平台促集聚。提升园区承载能级,围绕链长企业、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重大工程或配套基地,加快推进宝武霍邱新材料产业园、精卓光显小镇、雅迪电动车基地等重点项目(基地)建设。实施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主导产业、特色集群,规划建设或改造提升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园。进一步推动大项目向开发园区集中、小项目向创业园集聚。
(四)抓服务优环境。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工程,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能力,落实县区第一责任,切实提高工业项目工作的中心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力争“园区事,园区结”。强化精准调度帮扶,确保项目问题实时获取、即时交办、限期办结。提高配套水平,加快提升“七通一平”等项目建设硬环境,适度超前布局5G、智慧园区等新基建,打造市场化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新闻媒体朋友们对六安工业经济和项目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注、宣传、督促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答记者问:
问题1:刚刚您介绍到,去年全年全市落地工业项目380个,请介绍一下这些重点工业项目的特点?
回答要点: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些项目具有符合产业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一是产业项目多,380个落地项目主要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采矿业金、绿色食品、新能源等行业;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11个、占比55.5%,五大主导产业项目267个、占比70.3%。二是投资规模大,380个落地项目均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1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3个。三是带动作用强,重点项目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60个项目投产后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居全省第3位,技改投资增长11.9%,居全省第2位。
问题2:项目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请问我市在加强投资服务保障、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有什么举措?
回答要点:一方面,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开展“保扶增”专项行动,出台《“保主体、扶企业、增信心”行动方案》。创新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项目建设机制,以产业基金撬动项目投资,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导向和杠杆作用,争取省制造强省资金,安排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各县区围绕“积树造林”工程优化招商引资政策,聚焦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招商;探索弹性地价、股权投资、代建厂房、搬迁补助、设备补贴、融资贴息等措施,为落地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提升服务效能。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结合“四送一服”活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升行动,加强工业项目落地跟踪服务。组建工作专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各县区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一批项目落地后快速建设、迅速达效,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