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实施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浏览次数:

人: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 程志平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要:“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道地中药品牌开发利用,创新完善中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覆盖面,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卫生健康需求。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去年11月印发《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方案》,取得了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局面。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实施情况。

发布会直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道地中药品牌开发利用,创新完善中医院管理体制机制,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覆盖面,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卫生健康需求。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去年11月印发《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方案》,取得了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局面。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实施情况。

一、方案解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局长2019年来我市调研讲话精神及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和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拟定的促进我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也与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具体举措》精神不谋而合。

行动方案共有7大项23小项。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道地中药品牌开发利用;五是推进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并予以倾斜支持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六是支持中医院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七是创新中医院体制机制。通过行动方案的实施,加快全市中医药“事业”、“产业”相融合蓬勃发展,努力创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全面提升全市中医药综合能力。

二、行动成效

总体来看,通过行动实施,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拥有公立三甲中医医院1所,二甲中医院4所,中医神志专科医院1所,民营中医类医院3所,中医类门诊140个。六安市中医院在全省市级中医院中位列第一,金寨县中医医院也于今年5月通过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审批。全市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3522张,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0.72张。全市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116人,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3人。形成了公立为主、私立为辅、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科)建设,全市共有94所乡镇卫生院和15所社区服务中心按照标准完成中医馆建设并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实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西学中”培训。截止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100%;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98%以上。霍山县、金寨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舒城县于今年10月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复审。

(三)中医药人才队伍渐趋合理。着重加强中医药人才传承教育,全市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1名,国家基层名老中医2名,安徽省名中医11名(其中2名中医师被评为江淮名医),安徽省基层名中医14名。全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7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省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拥有国家、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3名,拥有国家、省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0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名,全国中医药行业会计领军(后备)人才1名。省中药特色技术人才4名。自2015年以来,我市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民间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工作,全市共有39人通过一技之长考核,43人通过省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225人通过确有专长考核。

(四)中医药服务特色逐渐彰显。中医药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效果突出,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11个、特色专科4个、专病4个。市中医院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市中医院脑病科被确定为国家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市中医院完成省中医“治未病”与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各县中医院都相继组建了“治未病”中心(科),逐步形成了一支“治未病”专业技术团队。发展中医药特色健康旅游,推进中医药文化体验与旅游产业融合,在皖西大别山地区打造了一批集康养、旅游、文化宣传一体的中医药康养小镇。拥有1个国家级、6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五)中医药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工作。金寨县、霍邱县成为全省38个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积极推进公立中医院医联体建设。市中医院与叶集区人民医院、霍邱县第六人民医院、裕安区西市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医疗机构建成紧密型中医医疗联合体。同时成立了六安市重症医学、肿瘤防治、肾病、心血管病等6个专科联盟。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金寨县中医院、霍山县中医院组建医联体。各县中医院均与本辖区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的县域医共体。去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文明局长来我市视察调研时,对我市市、县中医院与综合医院一样牵头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六)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成效显著。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六安中医药全程参与防治工作,始终坚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度介入的理念,第一时间成立中医药防治领导组和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竭力做好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的物资和技术储备。同时广泛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普宣传,市县两级中医药专家积极投入到全市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中医药防治知识科普,中医药救治技术支持,中医药专家驻点救治,省市级专家多形式会诊,及时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拟定中医诊治方案,中药汤剂统一配送,中西医结合救治全覆盖。人民日报报道文章《中药战“疫”,六安来了!》,肯定了中医中药在此次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保障了皖西人民的健康。

(七)“西山药库”品牌更加响亮。霍山石斛、灵芝、茯苓、断血流、黄精、天麻6个道地中药品种成功入选“十大皖药”,并有4个产业示范基地和16家建设单位被遴选为安徽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大别山道地药材“种源保护、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三个基地规划出台,目前已形成规划初稿,正在推进规划出台落地;“六大皖药”生产标准已经相继出台,尤其是《霍山石斛茎(人工种植)》安徽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出台及霍山石斛正式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让霍山石斛拥有了国家药品标准,药品身份问题得以解决,为霍山石斛发展带来新机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全面贯彻《中医药法》《安徽中医药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及具体措施精神。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一是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到202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2名以上中医类医师。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六类及四类中医药服务。

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支持市中医院组建中医医疗集团,提升中医专科联盟影响力。深入推进市、县中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强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四名”工程建设。拓展中医药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和支持力度,筑巢引凤,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三是持续创建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以大别山中药产业聚集发展为基础,紧抓机遇,持续创建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激发中医药五种资源活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一、如何申请个人中医备案诊所?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根据《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医诊所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1.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任应符合上述要求;2.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3.中医诊所名称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4、符合环保、消防的相关规定;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体可向县区中医药主管部门咨询办理。截止目前,全市共审批中医备案诊所64家。

 

二、村卫生室这类的基层医务人员,想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有哪些途径?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六安市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事宜技术培训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所有想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层医疗人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在线上通过测试后向县区卫健委报名参加在市中医院举办的线下培训班,经过考核后颁发学习证书,同时像金寨县、霍邱县、舒城县、叶集区等举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也同步进行,各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可以向县区卫健委咨询报名参加培训。

 

三、一些民间具有中医专长的人员,如何取得执业资格?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过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按照一定程序要求,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获得证书即可在我省区域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自2018年开始,组织开展安徽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规定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过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身体条件能够正常开展中医医术活动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今年的省中医专长考试报名还未开始,详细信息可登录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安徽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报名系统”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