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双体共建”,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卫健委 浏览次数:

人:六安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程志刚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卫健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

要:近年来,市卫健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号召,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

发布会直播


11月20日上午,六安市举行深度融合“双体共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新闻发布会。六安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程志刚,金安区委卫健工委委员、区卫健委工会主任尹君裕安区委卫健工委委员、副主任卢兴柱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场


程志刚:

各位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人士:

大家好!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由六安市卫健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号召,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2023年,在我委指导下,金安区、裕安区人民政府牵头主导,六安市人民医院与金安区、六安市中医院与裕安区分别共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推动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等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探索出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双体融合、上下联动、服务同质新路径。城市医联体是指在城市区域内,由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医疗联合体。县域医共体是指在县域内,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整合成一个责任、管理、服务、利益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下面我代表市卫健委,就深度融合双体共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向大家进行通报。

六安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程志刚

、以双体融合为牵引,构建有序就医新格局

一是健全管理架构。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充分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统筹规划城市医联体建设。金安区成立双体融合发展战略发展委员会,区长、医联体牵头医院院长任双主任,统筹推进发展目标、投入保障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裕安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牵头医院负责制,统筹协调医联体总体发展规划、运行规则、资源调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双体共建”,加强城市三甲医院区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级联动,实现“市级医院带区级、区级医院带基层”的纵向贯通。金安区由六安市人民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集团,金安区妇幼保健院、金安区中医院牵头成立专科联盟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区内民营医疗机构为协作单位;裕安区由六安市中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牵头单位,裕安区中医医院和六安世立医院牵头组建2个医共体,辖区内22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参与。

三是推行一体化管理。按照“五包十统一”的建设路径,医联体牵头医院统筹设置人力资源、财务、医疗护理、药事服务、总务后勤、公共卫生等管理部门,推行医联体牵头医院—医共体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四级垂直管理模式,统筹推进人、财、物等一体化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二、以资源下沉为核心,推动整体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专家资源“精准滴灌”。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医共体牵头医院均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通过长期驻点+定期坐诊+巡回指导基层群众家门口看名医20238月以来,医联体牵头医院共选派71名专家下沉基层,设立12个专家工作室,开展手术841台次,带教查房1281次,免费专家门诊2.35万人次,进修培训205人次。

二是技术设备共享共用立医(联)共体中心药房,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医联体牵头医院成立远程心电中心、医共体牵头医院成立远程影像中心,成员单位全覆盖接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20238月以来,医联体内整合药品耗材目录1000余种,开展联合医疗质量检查28次,影像中心远程出具诊断报告11.3万张、远程心电诊断1.97万例。

三是人才机制同频共振依托长期驻点专家,在基层成立“联合病房”,由上级专家带领基层医护人员常态化开展查房、诊疗及教学工作。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同组建由临床、护理、病案、药事等专家组成的医疗质量专家组,对成员单位进行医疗质量督导,促进医联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根据基层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培训进修,金安区确定医联体牵头单位为乡镇卫生人员实训中心,区级医院为村级卫生人员实训基地;裕安区指导3家乡镇卫生院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2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血液透析服务,打造4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品牌。

三、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激活改革内生动力

一是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打包付费。两区将包干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整体打包交付给医联体牵头医院,金安区由医联体牵头医院和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同管理,建立“总额控制、指标考核、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机制;裕安区由医保部门与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基金共管账户,实行总额预算、按月预拨、年度清算,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医保结余基金作为医联(共)体业务收入,按约定比例合理分配

二是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医保部门定期分析医共体运行情况,对各医共体牵头医院及其成员单位的住院次均费用、病人流向、基金分布、市外就诊等情况进行通报规范医共体包干基金使用管理。医联体牵头医院配合医保、卫健部门,对区域内各医药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进行全覆盖审核,保障基金安全

三是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医联体内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医联体内就医无障碍。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医共体牵头医院分别成立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上转或下转的患者由中心提前对接,联系对应临床科室,协助办理住院。对于转诊市外的患者,由医联体牵头医院负责统一审核办理,引导群众合理就医。

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书写医改惠民答卷

一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一直位于全省第一方阵第四人民医院、金安区妇幼保健院、裕安区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达标率100%8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是就医格局有序分级。通过“双体共建”,全市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体系。金安区、裕安区基层就诊率较去年提升2.523.31个百分点,医联体内住院人次占比较去年提升4.193.73个百分点,医联体内医保基金支出占比较去年提升6.622.52个百分点,“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是群众体验便捷实惠。专家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远程医疗让群众少跑腿,智慧医疗让就医更便捷,金安区、裕安区患者满意度分别达96.15%99.06%,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5.625.05个百分点,群众就医负担减轻。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双体共建”走深走实,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广大群众,为建设健康六安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健康福祉惠及每一位市民。

谢谢大家!


六安新周报记者:

我市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六安新周报记者提问

程志刚:

一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在金安区、裕安区推进双体融合发展,在其他县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牵头医院派驻临床、管理人员,建立名医工作室、组建县乡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等,推动专家资源下沉。

二是聚焦民生实事。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护联体联盟建设,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常态化开展健康服务进家园活动,免费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宣教。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对象年龄由65岁延伸至60岁,并增加CEA癌胚抗原等检测项目。全面推进健康口腔行动,为10万余名6-9岁儿童开展窝沟封闭服务,为15万余名3-6岁儿童开展局部涂氟服务,全力守护儿童口腔健康。

三是推深做实对口合作。紧抓沪六对口合作机遇,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全市已有19家医疗机构与上海市29家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合作,合作项目52个。上海专家定期来我市开展义诊和专家坐诊,已为我市2.8万名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六安广播电视网、六安新闻网记者:

我市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六安广播电视网、六安新闻网记者

程志刚:

一是优化就医流程。通过门诊改造,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少跑路,完善门诊叫号系统,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保障患者在就诊高峰期完成所有大型检查服务。落实一号管三天惠民政策,全市28家市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同步实施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实现365项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二是聚焦特殊人群就医需求。在偏远山区和患病率较高地区,选择7个乡镇开设血液透析服务、3个乡镇开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服务,已为400余名血透患者和300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增加儿科医疗供给,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设有儿科专科,2家妇幼保健院提升为三级水平

三是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全市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全覆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建设中医阁230个。举办徽医皖药皋城岐黄游文化集市,年惠及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