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浏览次数:

人: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蔚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要: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自2017年创办以来,先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视听中国活动、新华网“全国最具影响力文化企业品牌”、2024媒体融合生产传播案例、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文艺活动。历经七届的打造与发展,共征集作品1.5万余部,推优作品600余部,全网热度达25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用镜头续写红色故事,用精品佳作展现时代精神,“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彰显。

发布会直播

10月31日上午,六安市举行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新闻发布会。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蔚,安徽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影制片厂) 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李韶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郑长菊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场

 

叶蔚: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自2017年创办以来,先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视听中国活动、新华网“全国最具影响力文化企业品牌”、2024媒体融合生产传播案例、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重点文艺活动。历经七届的打造与发展,共征集作品1.5万余部,推优作品600余部,全网热度达25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用镜头续写红色故事,用精品佳作展现时代精神,“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彰显。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本届盛典工作进展以及后续相关工作安排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蔚

一、前期工作进展

一是方案策划周密详实 今年3月,我市启动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筹备工作,盛典紧密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红源绿韵大别山 光影华章耀六安”为年度主题,以微电影艺术形式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二是启动仪式创意新颖。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启动仪式于7月10日举办,开启作品征集通道,号召全国创作者深耕红色题材,用镜头赓续红色血脉,为新一届盛典拉开序幕。举办“抗战记忆·山河铭记”夏季纳凉电影放映周,《风雪大别山》(数字修复版)和部分历届盛典优秀作品在六安市民广场、皋城广场连续展映一周。

三是宣传覆盖立体多元。盛典启动仪式前,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预热。启动仪式获得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人民网、央广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安徽日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盛典组委会还在抖音平台设置“第八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等话题,吸引广大网友进行线上互动。

四是定制短剧传承精神。盛典组委会承袭历届盛典积淀,融合短剧新风。在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下,创作与六安市息息相关的微短剧《烽火桂香》(备案名)。前期主创团队在深度研读剧中人物史沫特莱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战歌》基础上,前往金寨实地采风,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国际记者眼中金寨县的抗战历史。目前,已完成剧本策划、编剧遴选,剧本初稿已基本完成。

五是作品征集精品荟萃。本届盛典自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和踊跃参与,主竞赛单元征集作品610余部,抖音平台作品预计征集作品总量不少于2000部。作品涵盖微电影、短视频、微短剧等多种形式,整体呈现数量丰富、类型多元、主题鲜明的特点。高校、影视机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作品来源覆盖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彰显出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与群众基础。

六是推优典礼稳步推进。近日,组委会研究制定了推优典礼工作方案和行事历,倒排工期,细化方案。10月23日,市文旅局、省电影集团召开座谈会研讨推优典礼工作方案和推优晚会执行方案,逐项讨论推优典礼系列活动,在场地选址、后期活动等方面,进行多轮沟通,达成了初步意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全力做好作品评审成立意识形态小组,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意识形态审核,遴选入围作品80部。组建专家评委会,最终评选出最佳微电影、最佳微短剧、最佳短视频、最佳微短剧剧本、组委会推荐作品等奖项。

二是系统推进青春光影·红微校园行。对接有关高校,邀请行业专家,策划历届优秀作品展映,开展红色微电影校园行主题活动,持续提升红色微电影盛典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

三是匠心打磨专题短剧。力求用六安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文旅融合、以文塑旅的经典影视作品,预计于11月上旬举行剧本研讨会并启动拍摄,在推优典礼上进行展映。

四是精心筹办推优典礼。盛典推优晚会计划于12月举办,邀请入围影片主创参加,深度挖掘六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策划一场兼具创新精神与专业品质的推优盛宴。

五是全域展播盛典成果。盛典结束后,拟将本届获奖作品精选汇编入《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视频册》,同步在新媒体视频平台搭建获奖作品展播专区,加强成果转化。

 


六安新周报记者:

请问本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作品征集的整体情况如何?

 

 六安新周报记者提问

李韶华:

本届主要通过各省市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协会、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各类学会,大专院校,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征集。目前主竞赛单元征集作品610余部。抖音平台作品统计中,预计征集作品总量不少于2000部。将于11月上旬进行作品初评,11月下旬举办作品终评会。

安徽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电影制片厂) 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李韶华

在作品主题方面,本届盛典紧扣红色文化传承主线,围绕战争历史、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现实主义、公益励志等维度题材征集作品。尤为突出的是,围绕“纪念中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涌现出一批情感深厚、艺术表现力强的作品。如《金枷》《大豆谣》《十分钟裂隙》《穿过黑夜的漫长旅途》等作品,彰显了新时代创作者对红色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造能力。

本届盛典报送单位层次丰富、覆盖面广。中国传媒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众多院校积极投稿影视机构亦贡献了大量制作精良的作品,如隐华影业(上海)、温州天鹰影视、浙江星耀影视等,体现出专业团队在红色题材领域的创作实力。此外,国家机关与国有企业单位如乐清市禁毒委员会、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等也积极参与,展现出红色主题在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与深度融合。

在报送地区方面,作品来源广泛,覆盖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均有作品参与,红色微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

 

六安综合广播记者:

为什么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连续8届在六安举办

 六安综合广播记者提问

李韶华:

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连续8届落户六安,是六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与盛典主旨高度契合的必然结果。

六安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30万皖西儿女挥洒热血,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他们在六安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追忆历史、缅怀先烈的红色文化资源。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金寨时指出,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彰显出六安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红色已成为六安最鲜明的精神底色,红色文化已成为六安最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

六安绿水青山,生态优越。八百里大别山钟灵毓秀,六百里淠河水源远流长,五百里六安茶谷茶香氤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生态优美、风物淳善的六安。

盛典与六安的合作,是文旅融合的典范,也是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结果。六安为红色微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拍摄场景,而盛典也通过多渠道传播、影视行业赋能等方式,带动六安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旅游发展,实现了“以影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