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央行货币信贷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 浏览次数:

人: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勇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要: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深入落实中央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切实提升实体经济融资获得感和服务便利度。下面,我主要介绍下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主要内容、支持范围和保障措施。

发布会直播


1031日上午,六安市举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央行货币信贷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勇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副科长主持工作张兴权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场

李勇: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勇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就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实施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信贷政策作一个宣讲。

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深入落实中央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好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切实提升实体经济融资获得感和服务便利度。下面,我主要介绍下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主要内容、支持范围和保障措施。

一、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的主要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要求金融部门要“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十五五”规划建议也将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重要内容。对此,我们积极指导全市金融机构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自身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强化工作调度,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安排,明确每篇“大文章”的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压紧压实各条线、各层工作责任,推进“五篇大文章”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政策着力点,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制造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保持较高增速。9月末,制造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384.21亿元157.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20.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6、14.0个百分点。二是民营经济贷款平稳增长。9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217.75亿元,同比增长8.96%,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270.09亿元,同比增速9.27%,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3、2.44个百分点。三是涉农贷款持续增长。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957.5亿元,较年初增加82.93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的29.1%。四是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高速增长。8月末科技贷款余额520.57亿元,同比增长16.26%,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40.17亿元,累计服务企业2039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37户;同期,普惠、养老、数字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5%、36.77%和64.20%,均显著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在科技金融方面,推动形成“一行一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一市一天使”的基金支持格局,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园区贷、研发贷、创新积分贷等科技企业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开展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增量拓面行动,助力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普惠金融方面,通过推动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开展“皖链融·一链一策 一行一品”供应链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专项活动“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涉农主体、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的主动性、精准度绿色金融方面,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优化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拓展绿色贷款合格抵(质)押物,有效满足企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需求在数字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高信贷资金流向监测精细度,增强快速响应市场和产品服务开发能力,促进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发展在养老金融方面,以金寨县为试点,积极推进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金融机构推出“颐享”系列金融产品着重提高养老产业的贷款便利化程度,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特点,以及老年人资产、风险承受能力等特征,提供特色信贷产品及综合服务。

二、支持保障措施

为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积极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工具在六安落实落细。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涉及六安市的有7项,具体情况如下:

(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5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全国来看,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从六安来看,12家法人银行已全部执行5%的现行最低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准备金下调释放资金将惠及我市分支机构,有助于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意愿和能力。

(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5月8日起,公开市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全市企业贷款余额2417.21亿元,随着LPR动态调整,预计每年可为我市企业融资成本节约近2亿元,进一步激发信贷需求,促进投资消费。

(三)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0.25个百分点。下调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自5月7日起,从目前的1.75%降至1.5%。截至9月末,全市法人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75.77亿元,利率下调后预计每年为辖内法人银行节约利息支出1894万元。

(四)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据估计惠及六安市约4.7万户家庭110.4亿元公积金贷款,每年将减少利息支出约2700万元,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持续稳定房地产市场。

(五)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该项再贷款为2024年4月创设,5月7日优化,额度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增加5家城商行作为发放对象,利率从1.75%降至1.5%优化申报流程、扩大支持领域。辖内9家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可向上级行申请再贷款资金,有助于推动我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六)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总计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3年,支持21家全国性银行及5家重要城商行,执行至2027年末。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支持。六安市辖内9家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可向上级行申请该类再贷款资金。

(七)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用于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截至9月末,全市法人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75.77亿元为地方法人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扩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宣讲完毕,谢谢大家!

 

六安市广播电视网记者:


六安广播电视网记者提问
    请问刚才政策解读提到的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具体是什么政策?

 

李勇: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勇

2025年6月,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7部门制定发布了《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旨在以乡村产业需求为导向,商业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 “贷款合同 + 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大中型银行发挥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农商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共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实体和农户增收致富。在这一新模式下,银企双方友好协商,积极探索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浮动利率调整模式,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阶段合理设定利率。明确利率调整机制,精准确定调整锚点、定价标准、变动频率和支持对象,实现银企共同成长。此外,构建 “1+1+N” 综合金融服务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资源共享、品牌培育等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推动地方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乡村产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截至9月末,六安市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签约银行19家,其中签署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主体489户,授信主体418户、授信额度28.72亿元,已累计发放409户、18.37亿元,均居全省第二。

下一步,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将按照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的指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产业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构建链长制支持模式,有效支持重点产业链上企业融资需求,形成 “共育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格局,强化产业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

 

皖西日报记者:


    皖西日报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李勇:


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勇
    为助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带动扩大消费供给,支持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六安市分行主要围绕以下四点开展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消费政策体系。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需两端发力,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和环节强化金融支持。联合相关部门分别出台金融支持养老、体育、文旅等消费重点领域政策文件,精准支持消费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汽车消费信贷政策,取消个人自用汽车贷款首付最低比率要求,更好满足居民汽车消费需求。

二是着力支持加大消费供给。指导金融机构积极申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创新支持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三是更好满足居民消费融资需求。规范发展消费金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融资需求,提升消费信贷可及性。配合实施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居民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7.39亿元,同比增长20.8%。

四是消费支付服务更加便捷。鼓励支付服务主体聚焦消费支付需求,优化支付流程,创新产品服务,推动构建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境内消费支付的便利性。结合外籍来华人员重点消费场景,积极推动外卡受理改造,不断改善移动支付体验,助力扩大入境消费。

下一步,人民银行六安市分行将按照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的指导,落实好金融支持消费各项政策,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聚焦“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目标,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