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全市2025年空气质量提升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人: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兵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6日

要: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进、常态调度、紧抓不放,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9月23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同比改善6.1%;PM2.5平均浓度31.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7%;优良天数比例89.1%,同比改善4.8个百分点。其中,PM2.5平均浓度6-8月连续三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类区标准,8月优良天数比例实现100%,空气质量指数1.67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6位。

发布会直播

926日上午,六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介绍我市2025年空气质量提升情况》新闻发布会。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兵、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六安市生态环境局空气环境科副科长梁孝国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崔希正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场

崔希正: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六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我市2025年空气质量提升情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兵、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六安市生态环境局空气环境科副科长梁孝国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为大家共同介绍我市2025年空气质量提升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有请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兵作介绍。

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崔希正

刘兵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六安市生态环境局的发言人,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交流。下面,我将重点介绍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特别是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成效。随后,将针对大家的提问进行详细解答。

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兵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进、常态调度、紧抓不放,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截至923日,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同比改善6.1%PM2.5平均浓度31.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7%;优良天数比例89.1%,同比改善4.8个百分点。其中,PM2.5平均浓度6-8月连续三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类区标准,8月优良天数比例实现100%,空气质量指数1.67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6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涉气工程项目。按月跟踪调度重点涉气工程项目进展,完成首矿大昌超低排放改造,推动金安不锈钢超低排放改造、冠盛蓝玻脱硫脱硝除尘系统改造。持续抓好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迎驾曲酒分公司235t/h燃煤锅炉完成淘汰,有序推进14台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已完成2台、拆除3台、停炉2台。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聚焦涂料、油墨、胶粘剂制造等涉VOCs排放重点行业,家具、零部件、钢结构、彩涂板、包装印刷等使用有机溶剂重点行业,组织开展排放环节整治,推进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治理。

二是有序推进夏季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制定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和移动源等领域,强化VOCsNOx协同减排,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有效减少2025年夏季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截至目前,累计完成273个工业源、86个移动源和72个面源污染排查治理任务,臭氧超标天数较2024年减少12天,达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开展工业企业体检帮扶,持续推进“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活动,目前完成帮扶企业200余家,发现问题1000余个,均逐一制定整改措施闭环推进整改。

三是持续推进移动源专项整治。推进国四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存量仅剩11台,新增淘汰国四营运柴油货车1400余台。制定《六安市推进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工作方案》和《六安市重点行业企业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奖补工作方案》,有序推进2700余台编码登记国二及以下非道机械淘汰,完成门禁系统平台部署建设,目前正试点联网5家。持续开展柴油货车和非道机械入户抽测,累计检查车辆(机械)86台,不合格10台均已处置维修;抓拍黑烟车36台,均已督促治理。加大油气污染回收执法检查,推动中石化六安油库、中石油六安油库、中化石油六安油库、中久润滑油等重点企业油气回收系统排查,开展全市386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督性抽测。

四是加强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以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为核心,整合雷达扫描、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现场排查等手段,常态化开展13个国、省控站点周边重点区域污染点源排查,构建起涉气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处置、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清单化管理。以市主城区为重点,持续推动建设领域扬尘治理等“七个专项行动”,加强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施工扬尘等面源污染管控,今年以来累计排查交办问题792个,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全面开展2024年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排放清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锅炉炉窑全口径清单和涉VOCS企业清单核查更新,截至目前,完成477家企业调研核查。

五是深化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先后制定印发《六安市整治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专项行动方案》《六安市整治恶臭异味扰民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餐饮油烟、噪声污染、恶臭异味和道路扬尘扰民问题整治责任体系和闭环处理机制持续健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按月梳理问题清单,点对点向各县区和市直部门交办,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1-8月,全市12345热线共接收转办群众投诉问题10300个,完成整改9565个,整改完成率93%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远近结合谋划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十五五”开局的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紧盯重点涉气工程项目。加快推进金安不锈钢超低排放改造,确保年底前完成评估监测。按既定时间推进14台中剩余煤气发生炉清洁能源替代,尽早发挥减排效益。严格落实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工业源、移动源和面源污染综合整治任务,持续按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为完成全年任务争取余量。

二是推进移动源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国三柴油货车限行措施。利用好国四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奖补政策的窗口期,加强与交通、公安部门协调联动,加快推进国四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按照省统一要求,落实好国二及以下非道机械淘汰和门禁系统建设等任务。

三是严格日常监管执法帮扶。结合工业企业帮扶体检活动,牢牢管住重点企业,推动进一步深度治理。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应急减排措施清单化管理,结合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清单编制,开展2000余家涉气企业全覆盖核查更新。

四是抓好面源污染管控。“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盯牢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排查溯源分析,有效消除污染源头。加大餐饮油烟、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面源污染排查管控力度,从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七个专项行动”各项管控措施,削减面源污染影响。

五是深化环境问题整治。按月梳理归类群众投诉举报,分县区、分领域建立问题台账,逐个问题明确问题类型、整改措施、整改单位及完成时限,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做好噪声、恶臭异味和餐饮油烟投诉源头分析,梳理重复投诉问题清单,加强统筹调度,力争2025年下半年投诉举报数量实现同比下降。

六是强化美丽蓝天项目谋划。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工作,鼓励绩效先进企业开展“创A”行动,督促重点行业低绩效企业提标改造。结合“十四五”期间的溯源解析、污染源排放、废气核查问题,聚焦PM2.5O3两个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强化“美丽蓝天”资金项目谋划,以项目为减排作支撑,以减排向环境要容量,有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崔希正:

感谢刘局长的主题发布,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六安新周报记者:

刚才提到的这么多工作中,深化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方面,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职能部门如何具体开展工作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六安新周报记者提问

崔希正: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同志回答一下。

罗伟:

好的,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持续加强噪声污染、恶臭异味、餐饮油烟等问题整治,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

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罗伟

一是推进噪声问题整治。社会生活噪声方面,公安部门加强日常排查监测和重点部位防控,重点商铺签订禁噪责任书。开展广场舞噪声扰民专项整治,针对性约谈重点广场舞群体负责人。建筑施工噪声方面,住建部门健全完善建筑施工噪声项目自控、部门监管、层级督导制度,加强施工噪声闭环管控。道路交通噪声方面,交通部门健全完善投诉快速响应、现场核查、多方协调、限期办理及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公安部门严查大货车乱鸣笛、闯禁区等问题,查处飙车炸街问题325起。工业企业噪声方面,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带案下访、访企入村等方式,加大重点问题督办力度,努力抓好投诉问题源头化解。

二是推进恶臭异味整治。畜禽养殖方面,农业农村部门采用生产治理共进、扶持培育结合模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方面,城管部门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组织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推动问题解决。工业企业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工业企业“环保体检”,重点排查毗邻居民区、工业生产与住宅混合区,推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恶臭异味整治。

三是推进餐饮油烟整治。城管部门按照分级负责、重点覆盖原则开展常态化排查,今年以来巡查沿街餐饮经营户3000余家次,发现问题餐饮门店441户,均已督促整改。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油烟检测22家,配合立案查处2家。

六安新闻网记者:

马上就要迎来秋冬季,根据往年来看,秋冬季容易出现污染天气,那么下一步你们准备开展哪些工作呢?

六安新闻网记者提问

崔希正: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六安市生态环境局空气环境科副科长梁孝国同志回答一下。

梁孝国:

感谢您的提问。秋冬季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叠加北方采暖排放增加及污染传输等因素,极易发生污染天气,我们将持续强化秋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管控。

六安市生态环境局空气环境科副科长 梁孝国

一是强化早预报、早研判、早行动“三早”思路,加密空气质量会商研判,及时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预警,提前做好面对极端不利条件的准备。

二是逐一核实应急减排清单,摸清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并动态更新调整。对生产运行正常的企业,把减排量落实到各工序各环节。对一些重点企业、排放大户,在达不到启动应急条件的时段,适当开展协商减排,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

三是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常态化巡查工作,开展重点区域污染源攻坚行动,及时消除污染源头。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健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网格化机制,加强重点时段监管。

崔希正: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对新闻发布工作的支持,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