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三保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5日
摘要: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省委部署开展了“访企入村”专项行动。为落实省委要求,市生态环境局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针对当前部分企业环保业务不熟、法律意识不强、整改标准不一等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开展了“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为企服务新模式,也就是“访企送检”,切实转作风、纾企困、助发展。截至目前,已为17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环保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1个。
8月15日上午,六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介绍“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三保,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一科科长张初升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崔希正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场
崔希正: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六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开展情况。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三保,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一科科长张初升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为大家共同介绍“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开展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有请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三保作介绍。
六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崔希正
沈三保: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今天是我本人到六安市生态环境局任职以来第一次与媒体记者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理解、帮助,借此机会表示衷心感谢!
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三保
今天,我重点向大家通报一下我们创新开展的一项为企服务的新举措。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省委部署开展了“访企入村”专项行动。为落实省委要求,我们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针对当前部分企业环保业务不熟、法律意识不强、整改标准不一等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开展了“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为企服务新模式,也就是“访企送检”,切实转作风、纾企困、助发展。截至目前,已为170余家企业开展上门环保体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1个。
第一、建立完善机制,做到“企有所呼 我有所应”。
一是建立事前预约机制,全面了解诉求。面向全市1202家重点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布“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企业环保帮扶公告,企业可通过电话、微信、书面等形式发起邀约,提交《环保帮扶体检邀约申请表》,生态环境部门接收后全方位与企业对接诉求。重点是1202家企业,其他企业如果有诉求,也可以提出申请。二是建立事中体检机制,全面诊断问题。整合内部多业务端口,通过“多口变一口”综合环保核查模式,围绕企业排污许可证,针对环保手续合规性、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制度、风险防控等4大类14个小项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综合体检,实现一次性上门完成多次核查。聘请12名环保技术专家,组建50余人的“环保专家”团队,以“执法+专家”组合的模式,为企业现场帮扶,提高体检精准度、专业性。三是建立事后帮扶机制,全面跟踪服务。体检后,专业团队为企业出具企业环保帮扶体检报告,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能立行立改的指导立即改,需要长期持续整改的,指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同时,建立整改工作联络员和帮扶指导员制度,负责帮助企业后续整改及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已明确37名环保专家为企业开展“一对一”全程跟踪帮扶整改,确保改彻底、改到位。
第二、做实服务举措,确保问题真解决、企业真受益。
一是明政策、打消企业顾虑。明确对体检发现的问题不作为处罚依据和自行规划整改时限等惠企举措,通过“局长企业面对面”“园区管委进企业”等方式,进行政策答疑,确保企业对“预约式”环保体检知政策、解心结,能够大胆预约、放心体检,目前企业政策咨询339家。我本人也先后到霍山、舒城等园区为企业讲授环保政策。二是明措施、帮助企业整改。针对体检发现的问题,体检专家团队与企业共同制定精准、科学、依法的“治疗建议”,既解决已存在的“疾病”,也助力防范“未病”。截至目前,针对诊断出的需要完善手续、制度缺失等312个性问题,已“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推进快速整改;针对诊断出的一些共性问题,专家团队与环保部门正在深入剖析,抓好整改的同时,注重健全相关制度。三是优服务、保障企业发展。通过送检上门的机会宣传惠企政策,重点宣传《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重点行业企业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奖补工作方案》《推进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更新工作方案》等惠企政策。同时,帮助企业积极争取技改等项目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谋划申报17个中央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其中10个项目已进入储备库,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资金9000余万元。
第三、深化作风转变,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理念转,政府从事后“执法官”到全程“服务员”。建立“事前应约帮扶、事中规范指导、事后跟踪服务”全链条监管模式,印发《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试行)》《六安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监管工作方案》《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征询意见建议调查表》等文件,将“服务”走在“监管”前面,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防控环境污染风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二是角色转,企业从“怕检查”到“盼服务”。破除“重复查、多头管”痛点,以柔性服务消除企业顾虑,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访企送检”行动以来,聚焦生态领域集中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带着“体检报告”进车间,通过金寨金鸿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电六安电厂、安徽华福新材料等重点行业企业主动申请体检和树立标杆示范引领,逐步扭转部分企业管理者只要不碰环保高压线、不越法律雷池,迈向主动履行环保责任,实现“要我治”为“我要治”的转变。三是能力转,推动服务从“救火式整改”转向“系统性赋能”。聚焦政企协同能力跃升,从治标应对到长效赋能,建立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服务机制,探索开展受邀上门服务模式,适应涉企执法检查改革现实需求,拉近政府与企业距离,实现“解决一个问题,激活一类生态”。今年以来,六安市环保信访量同比下降14%;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实现同比改善,全市PM2.5浓度39.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优良天数比例84.5%,同比改善7.0个百分点,特别是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2位,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亲清有约我帮您检”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新模式,为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崔希正:
感谢沈局长的主题发布,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六安新闻网记者:
最近,我们关注到《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媒体对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请问沈局长,开展这项活动,初衷是什么?
六安新闻网记者提问
崔希正: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三保同志回答一下。
沈三保:
感谢您的提问。刚才我也介绍了,省委部署“访企入村”活动以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从生态环境领域,如何更好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从近年来的工作中,我们关注到很多企业对环保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也不知道,因此,我们就想到了“访企送检”这项活动,方案的名称叫“亲清有约我帮您检”,主要考虑是五个方面:
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三保
一是聚焦落实省委要求,从企业现实需求出发,围绕生态环境工作实际,真正为企纾困;二是实现由传统的“事后”监管向“事前”服务转变,这次活动我们在网上广泛宣传,市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均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企业可在网上直接填报需求,我们根据企业的需求组建专家团队,精准帮扶指导。这样的活动,由企业发起,以帮扶为主,检查出来的所有问题均可免罚;三是适应涉企执法检查改革的现实需求,每一家企业都有针对性地组建专门团队上门指导,实现“综合查一次”,最终形成“体检报告”交给企业,既交问题,又教方法路径,还安排人员长期跟踪服务指导;四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实际行动,当前环保法律法规非常多,企业未必都熟悉,也需要执法机关加大普法力度,上门宣传指导;五是锻造“环保铁军”的重要举措,当前环保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特别是应急处突多,需要有一支“随时能够拉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的铁军队伍。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普遍好评。下一步,我们还将边干边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
六安新周报记者:
在“亲清有约 我帮您检”企业环保帮扶体检工作中,企业完成预约后,现场帮扶到跟踪指导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六安新周报记者提问
崔希正: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罗伟同志回答一下。
罗伟:
感谢您的提问。企业完成预约后,具体流程是四步,分别是现场帮扶、问题反馈、指导整改方案制定、后续常态跟踪。
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 罗伟
在现场帮扶环节,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进驻企业,围绕企业排污许可证,针对环保手续合规性、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管理制度、风险防控等4大类14个小项,结合建设项目及应急安全、排污许可、污染源自动监控等多个检查清单,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综合检查与评估,采用“执法+专家”组合模式提高专业性和精准度。
在问题反馈环节,现场检查后第一时间向企业反馈体检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问题中包括与当前法律法规的对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在指导整改方案制定环节,结合企业实际,协助制定科学、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对于能立行立改的问题,指导企业立即整改;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整改的,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确保方案切实有效。
在后续常态跟踪环节,建立整改工作帮扶指导员制度,联系方式也留在体检报告中,对整改过程全程跟进,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目前已有37名环保专家为企业开展“一对一”全程跟踪帮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崔希正: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对新闻发布工作的支持,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