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七)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六安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胜红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2日
摘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聚焦工业强市主战略,抓项目,稳运行,强产业,促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我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聚焦工业强市主战略,抓项目,稳运行,强产业,促转型,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总量规模看,202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27.5%。2024年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居全省第8位。金寨县、舒城县入围2023年度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叶集区入围2023年度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区。从发展质效看,2024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91.96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9.2%、居全省第3位,金寨县、霍山县获批2024年全省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金安开发区入围2024年度亩均效益领跑省级开发区,迎驾贡酒入选2024年度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从激励事项看,金寨县入选2023年度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成效明显地区,霍邱县入选2023年度全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要素配置精准、亩均效益水平提升明显的县(区),霍山县入选2023年度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2024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集群,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围绕装备制造、采矿冶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食品健康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1-10月,全市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4.3%。累计培育舒城县精密电子基础件产业集群、金安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同为省级集群)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霍山县高温合金基础材料产业集群、金寨县新能源动力机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数量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6位。
二是抓主体,龙头队伍逐步壮大。着力构建“龙头+配套”的优良企业生态圈,不断壮大规模工业企业队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9户,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511户,较2023年末净增111户。倾力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的优质中小企业队伍,今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04户,总数分别达到26户、365户、416户。
三是抓项目,投资支撑稳步发力。持续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1-10月,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72.6亿元,已完成投资250.6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5%。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我市集中签约项目共25个,总投资198亿元、居全省第5位。
四是抓赋能,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36%、较2022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1个(舒城经济开发区)、示范项目7个(居全省第6)、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行业型平台1个。推进绿色化改造,新增国家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1个(首矿大昌)、省级绿色工厂8个。推进智能化改造,新增省级智能工厂2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2个。
五是抓平台,区域融合协同共进。推进沪六产业对接,1-10月,新引进上海地区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70.64亿元。推动全市138家规上企业通过供应产品、代工生产等形式与上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达成订单金额49亿元。我市成功加入长三角大飞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链接合肥,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产业,组织我市企业与合肥市行业龙头开展参访学习和产需对接,1-9月,合六经济走廊累计聚集1255家规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83.2%,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百分点,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92.1%。
六是抓服务,发展保障不断提升。市委主要领导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分行业开展异动企业帮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争取落实省制造强省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资金8177.08万元,较去年增加1517.98万元。编印《六安市“金融惠皋企”产品服务手册》,创新推广制造业“订单贷”,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被省工信厅推荐至国家工信部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累计发放贷款3.53亿元、惠及企业97户。开展“益企赋能”活动,培育工业领军人才,举办企业家培训41场、2478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六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答记者问:
提问1.缓解制造业企业因订单增加、应收账款账期延长出现的缺乏流动资金等问题,六安市创新推广了制造业“订单贷”,取得了良好成效。请问制造业“订单贷”有那些特点和优势?
答: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渐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化解工作,为优化产业生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4月16日市工信局牵头印发《六安市制造业企业“订单贷”实施方案》。通过打造“担保加订单,贷款更方便”地方批量担保业务模式,积极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增信作用,支持制造业有订单制造业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一是“量身定制”。“订单贷”根据制造业企业订单、应收账款多但缺乏抵质押物特点制定,结合行业货款结算回笼情况匹配相应贷款额度和期限,贷款利率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期LPR水平。
二是“快捷办理”。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贷款审查时间原则上平均不超过10个工作日。合作银行审批通过后,市融资担保公司实行“见贷即保”。“订单贷”方案印发三天内,即完成审批贷款1100万元。
三是“合作分担”。通过银担风险分担、设立代偿上限方式控制风险,同时合作银行监督借款人按照借款用途使用资金,回笼资金用于偿还“订单贷”业务项下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3.53亿元、惠及企业97户。
提问2.六安市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市对口合作的有利机遇,积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上海,成功加入长三角大飞机先进制造业集群,请问这对六安市和长三角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上海市牵头打造长三角大飞机先进制造业集群,将安徽省六安市与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杭州市共同作为承载区,这是落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六安对口合作的重要实践。集群内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共享资源、技术和信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通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长三角地区能够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这种协同不仅包括了航空制造业,还涵盖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产业科技创新互促的良好发展生态。不仅对参与城市自身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增强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市已完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答辩工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大飞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配套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大飞机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