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常婷婷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5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23〕18号),决定于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四普工作。2024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皖政〔2024〕3号)。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及时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特别感谢市政府新闻办为我们提供了与大家沟通、交流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23〕18号),决定于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四普工作。2024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皖政〔2024〕3号)。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及时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普工作,成立六安市四普工作协调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党对四普工作的领导。同时我市四普工作已纳入2024年度市县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各县区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四普工作,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市构建了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和格局,为四普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市委宣传部、市委史志室、市发改委等20个单位作为四普协调小组成员,协同推进四普工作。市、县文旅部门组建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四普协调推进工作,组建普查队伍8支69人。市普查办组织召开了1次四普协调小组会议和2次文物普查培训会,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业务指导组,分县区进行督查指导。在复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市商务局等10多家单位联合发文,工信、交通、水利、农业、商务、民宗等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部署推进本系统普查工作,全面核查部门管理范围内的文物资源线索。财政部门安排文物普查经费140余万元,强化经费保障。
三、明确任务目标,精准规划执行。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主要任务是:对已认定、登记的1061处三普文物点开展复查;对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登记;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健全名录公布体系,开展普查成果汇总,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等。
普查前期准备阶段,制定“复查数据清单”“新增文物线索清单”两份清单,建立文物普查工作台账,强化与两份清单衔接。成立三个工作督导组,分赴县区督导,实施“周跟进、月调度、季通报”推进机制,加强对文物普查工作动态管理,确保普查有序推进。5月底正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开展文物实地调查和信息数据录入。截至10月中旬,我市共采集文物普查数据510处,其中,复核三普数据452处,登记新发现文物58处。我市复查完成率为42.60%,高于全省平均进度。
四、强化四普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市县普查办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融媒体矩阵,多渠道开展四普工作和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发布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征集信息,得到网民和群众积极回应。各县区发挥文化协管员作用,利用微信群及时传递上报文物线索。市普查办印制《六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明白纸》,提高公众对文物普查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已征集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等文物线索50余条。市普查办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及时编发四普信息近20条,编辑普查信息简报7期,营造了浓厚的普查工作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普查办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普查工作总体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创新工作举措,序时推进实地文物调查,做好文物调查、认定、登记和数据审核,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工作各阶段目标任务。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支持我市四普工作,让四普成为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的全民文物保护大行动。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提问1:请问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
答: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2011年结束,已经过去了13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就我市的具体情况而言,通过普查,一是可以全面掌握我市文物资源状况,同时将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普查对象依法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纳入依法保护的范畴;二是有利于深入推进六安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各项工作,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全面、系统、整体保护;三是有利于发挥六安地区文物资源独特优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讲好六安故事,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自强。
提问2:请介绍一下第四次文物普查对象具体有哪些,普查包括哪些内容?
答:普查范围是我市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共六个类别。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普查内容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提问3:我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下一步我市普查工作会抓住秋季野外实地普查的黄金季节,按照国家、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普查进度,严抓普查质量。
一是协调推进各县区实地普查进度,针对不同县区的文物特点分类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抽调专业人员对县区采集的四普数据开展前期审核,严格把控普查质量。
三是按照普查方案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全市四普工作。即到2025年5月完成实地调查工作阶段性任务。到2026年6月完成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审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