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暨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人: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林涛,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张祥,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贸促会会长 吕宜,市文旅局监管科科长 汤磊宝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4年3月13日

要:发布相关单位2023年度执法、维权典型案例或消费维权(市场监管)成果,介绍2024年“3·15”活动安排。

发布会直播

(一)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3·15”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六安市消保委向全市广大消费者致以节日的问候!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参与!下面,我就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消保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重点任务和3·15”纪念活动主要安排发布如下。

一、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强化监管执法,着力提升商品服务质量和消费维权效能,积极构建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格局,为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了积极贡献。

(一)守牢“四大安全”底线,安全形势平稳向好。稳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举办培训251场次,培训包保干部、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2.4万人次,覆盖率达100%,全年督导完成率100%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食品安全“两超一非”和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督促整改问题5411个。持续加强全环节监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1万家次,食安封签使用率100%,查处案件2345件。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5606批次。连续3年开展食品快检车下乡活动。指导32家企业获得“食安安徽”品牌证书,创新实施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选派宣讲员1000余人次,走进学校1050所,参加宣讲学生93101人次。不断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等专项行动,检查药械妆企业近1.1万家次,查办案件608件。在全省率先建成2中药材GAP基地新增10家“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居全省首位。有效管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和瓶安行动,强化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监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整改列入一单四制治理隐患28处。建成电梯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覆盖电梯31816台。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行电梯无纸化维护保养,已覆盖全市电梯总量85%以上。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制发产品质量检查指引,建立5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站。摸排企业2981家,整改问题隐患148个。围绕20类重点产品,开展市级监督抽查842批次,生产、流通领域合格率分别为97%94.7%

(二)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有力。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创建和质量提升示范区12家组织获第七届市政府质量奖和提名奖。9家企业入选2023年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强化质量基础建设,“皋质惠”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入驻企业5400余家,解决需求321次,县区设立质量工作站8个,提供质量技术服务。推进质量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发布霍山石斛国家标准1指导企业制定省地方标准12,发布地方标准19项。发布省级地方计量技术规范2项。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达116家,居全省第4全市认证认可证书数和获证组织分别增2034张、608家,证书总数和获证组织数均居全省第4位。

(三)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市场经营秩序不断改善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结各类违法案件4837件(含市场准入案件450件),罚没款3018.09万元。市本级共查结违法案件700件(含市场准入案件447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审查政策文件106件,提出修改意见27件。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59起,罚没款370余万元。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查处案件2起。围绕教育收费等民生领域,规范价格收费行为,查处案件23件。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督促退费10.4万元。开展网上监测58993次,发现并处理网络交易违法线索51起。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等专项行动,全年共查处网络违法案件86件。

(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消费者满意度逐步提高。一是多元化解纠纷。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完善投诉举报处置工作制度,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工作效能,全市12315系统全年接收投诉举报咨询60430,投诉按时初查率99.84%,投诉按时办结率99.99%,举报按时核查率100%积极引导企业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和建立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把消费纠纷矛盾化解在源头。目前已在全市建筑装饰、汽车、酒店、快递等行业协会,旅游景区、商场超市等经营单位新建规范化消费维权服务站141个,在重点行业领域发展ODR企业176家,自行和解消费纠纷5210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律师志愿者在化解消费纠纷中的积极作用。2023年,全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消费投诉1516件,调解成功1253件,调解成功率8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58万元;消保委系统受理并解决消费者投诉77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17万元。市消保委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大消费领域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力度。成立由17名专家组成的汽车专业委员会,有效解决汽车领域疑难投诉。依法支持调解失败的消费者提起诉讼,2起支持消费者诉讼案均获胜诉市消保委被中消协授予2022-2023年度全国消费维权先进集体”称号。二是强化教育引导。市消保委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有关校外培训、网购促销、防养老诈骗、反餐饮浪费、家庭装修、老人居住行等方面消费教育提醒,发布有关汽车维修服务、黄金消费、不合理低价旅游、“免费送”“零元购”等消费纠纷典型案例41个,践行“以案示警、以案释法”。市消保委开展六安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供需质量、服务安全等消费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分别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建议。开展“六安特色伴手礼”“消费体验馆”“消费新场景”评选推荐和系列消费调查、体察活动,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消费者品质消费理念。42件具有六安地方特色的正品优品进入伴手礼终选环节,遴选认定“茶叶、石斛、灵芝、康养、童车童床、家具”等不同类型的12家第一届“六安消费体验馆”,并进行宣传展播,9个消费场景成功入选2023年度百佳皖美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打响“六安品牌”挖掘消费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三是推进“放心消费在六安”行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满意消费区域环境,指导经营者聚焦消费“五个放心”开展诚信承诺和合规建设,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示范街区、示范乡村、示范行业协会等,认定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2户,发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132户,累计退货金额173.35万余元。围绕影院3D眼镜收费问题、超市会员积分清零、餐饮行业扫码点餐强制消费、强制关注公众号等问题,督促经营者及时整改。

二、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及3·15”纪念活动安排

2024年,我市市场监管、消保委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将围绕“激发消费活力”年主题强化市场监管执法,推进消费教育引导,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信心,营造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的良好氛围一是聚焦纠纷化解,在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上下功夫积极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开展投诉信息公示、支持诉讼、公益诉讼等工作综合运用调查调解、评议约谈、曝光公示等方式,提升投诉解决效率。同时在重点行业领域成立专业委员会,依托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ODR绿色通道等,多渠道高效化解纠纷二是聚焦重点问题,在优化消费环境上下功夫围绕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暴露出的消费维权新问题,聚焦消费者反映集中、诉求迫切、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消费急难愁盼问题,从典型案例入手,深入开展监管执法和消费监督,积极探索研究有效应对举措,继续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等活动,标本兼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三是聚焦消费执法,在打击惩处违法行为上下功夫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不诚信经营行为,严格市场监管执法,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聚焦宣传引导,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上下功夫。加强系统化消费教育引导,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生活方式,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帮助消费者掌握消费维权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提升科学维权能力。从政策、制度、法律、标准、舆论等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维权共建,强化保护共责,实现成果共享,进一步发挥消费教育基地、特色伴手礼、消费新场景载体的引领示范作用,拓展品质消费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能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市消保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单位,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举办3 ·15”主题日宣传咨询活动。315日当天在皋城广场举办“激发消费活力 乐享品质消费”大型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组织相关单位、企业参加,开展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宣传,为民服务与名品优品展示促消费活动。各县区联动举办现场活动二是集中开展“消费教育大讲堂”活动。针对老年消费者、青少年、农村消费者等重点人群,围绕食品、农资产品、涉老产品、新型电子产品、网络消费等消费领域,开展消费教育引导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五进”活动,帮助消费者提升科学维权能力,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三是开展“激发消费活力 共创放心消费”消费体察、座谈研讨活动。联合有关部门、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围绕绿色、生态、智能、健康等相关主题,走进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消费体察座谈研讨系列活动四是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举行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优秀单位授牌仪式,引导形成诚信经营、信守承诺的社会风尚。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组织六安特色伴手礼、消费新场景推介宣传,全方位宣传六安地方特色消费品牌,引领品质、放心消费。五是开展全媒体3·15”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皖西日报、六安广播电视台等市内主流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联合各成员单位开展3·15”宣传全覆盖,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和消费侵权行为监督曝光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消费信心。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编印《2023年六安消费维权报告》等,展示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成效举办3·15”消费知识线上有奖答题等活动,扩大公众参与,加大法律法规的宣贯六是加强市场监督检查。围绕与民生相关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开展3·15”集中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对生产领域和各类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守护消费”暨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等七是组织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314组织对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没收的假冒伪劣商品等进行集中统一销毁,展示打假治劣成果,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震慑。八是开展重点消费领域约谈和“以案示警”。3·15前后,在消费者投诉集中、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通过开展约谈指导、发布侵害消费者权益行政处罚典型案件和消费维权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强经营者自律和约束,促使其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本次系列活动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市消保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平台发布,广大消费者可通过上述渠道了解、参与相关活动。

新闻界的朋友们,让我们以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进一步凝聚立法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社会监督的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消费维权新格局,为六安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二)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六安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持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有效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打击涉农违法行为见成效

2023全市累计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18203人次,共检查农资企业、经营门店8814家次。重点查处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渔业等违法行为,办违法案件598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397件),移送司法机关22件,集中处置涉案物品2.25吨,罚没款200.62万元。六安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全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集体,查办的假种子案获评全省优秀案卷舒城县查办的2起种子案分别获评全国和全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霍邱县查办的生猪案件获评全省农业执法典型案例。

二、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快速提高

持续推动生产经营主体入驻追溯平台、智慧监管平台。2023年,我市新增入驻省追溯平台生产经营主体462家、国家追溯平台336家,开展追溯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较上年增幅达30.48%。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新入驻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5092家。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市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9937批次,定量检测达2.27批次/千人。其中例行监测8004批次,合格率99.7%,监督抽查1933批次,合格率99.48%。接受部级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抽样数量达到40余批次,合格率100%。生产主体试行实施合格证制度2273家,开具合格证43.39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2.72万吨。

四、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位居前列

深入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组织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有效认证总数达959个,居全省第二。其中绿色食品600个,居全省第一;有机农产品352,居全省第二;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67个,居全省第一。

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狠抓作风建设,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推动全市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市商务局按照国家“消费提振年”工作部署,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出台了诸多引导消费的利好政策,积极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有效激发了消费潜能,让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工作谋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制定了《六安市2023年消费券发放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召开扩大消费电视电话会,亲自安排部署促消费工作,逐县区调度消费券发放。2023年8月,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市商务局等部门同志赴浙江绍兴、杭州等地学习消费券发放工作先进经验,更好指导我市促消费工作。

二是凝聚合力,加强活动保障。围绕汽车、文旅、家电、普惠四类消费券发放,实现市县(区)联动,政企合作,有效整合各类资金,扩大促消费成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要求参与消费券发放活动的市场主体在不降低服务标准、不抬高商品价格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利于民,切实将消费券发放工作落实成利民惠民的暖心工程。

三是财政支持,扩大促销成果。2023年,全市共发放各类财政消费券5657.821万元,累计带动消费13.4亿元。其中,发放汽车消费券2374万元,累计核销2275.6万元,累计带动汽车消费11.84亿元;发放家电消费券210.31万元,累计核销190.76万元,累计带动家电消费1917.7万元;发放文旅消费券885万元,累计核销526.1317万元,累计带动文旅市场消费3057.82万元;发放普惠类消费券2188.511万元,累计核销1374.09万元,带动市场消费10629.85万元。

四是放心消费,维护群众权益。在开展消费券发放、兑付工作中,市县商务部门全程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活动进行监督、审计,对收到的消费券核销信息进行比对、核实,确保消费券发放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市商务局还安排专人负责及时解答群众有关消费券方面的咨询和疑问,全年办理涉及消费券的12345热线133件。我局还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妥善处理了国际羽绒博览会消费者维权事宜3起,有效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2024年促消费工作谋划

2024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促进年”。今年我市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继续开展“徽动消费 乐享六安”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春节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六安市“2024年徽动消费促进年”行动启动仪式,并举办了新春年货节,现场发放了25万元消费券,获得了较好促消费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优化消费环境,共同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良好氛围,全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整合商务、文旅、发改、教体以及各个县区资源形成全市促消费合力。积极争取资金在汽车、家电、普惠等领域发放消费券,持续激发潜能消费,争取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谢谢大家!


(四)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2023年,我市文化和旅游监管执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行业监管执法,依法履职尽责,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认真处理投诉,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实现了市场秩序不断优化、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的工作目标。

一、深化行业专项整治,消除风险隐患

1.深入开展文旅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组织制定《全市文化旅游市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突出火灾防控、团队游客、特种设备、A级旅游景区、文旅活动安全管理及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等6个方面重点检查事项,并通过网站政务公开栏就方案进行专题解读,提升公众政策知晓度。分业态印发《六安市文化旅游市场贯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明白纸》,明确共性和个性要求,加强行业分类指导,累计帮扶指导重点县区64个次,重点文旅企事业单位363家次,其中局主要领导到A级景区宣讲解读专项方案1次,邀请专家开展上门指导6次。累计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会、假日工作会、形势分析会等10场,加强工作部署,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按时准确、规范报送信息,全力完成目标任务,推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

2.紧扣节假日文旅活动特点,常态化组织开展针对性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全力保障假日市场安全。一是开展元旦春节假日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检查。会同消防、市场监管、林业部门成立7个检查组,采取交叉互查方式,赴各县区实地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45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48条。二是开展“五一”期间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明查暗访。会同消防部门成立7个检查组,赴各县区实地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41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00条。假日期间,与公安、应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紧密协同,组织开展联合行动2次,暗查暗访各类文旅经营单位8家。三是开展中秋国庆假日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明查暗访。会同公安、林业、市场监管、消防部门成立7个检查组,赴各县区实地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47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72条。节后组织4个重点县区、10家重点景区召开假期文旅市场监管工作复盘会,形成复盘总结报告,持续改进和提升假日保障工作。

3.推进专项领域联合整治。围绕新兴业态、高风险项目安全管理,探索多方联动、多点发力,推动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内游乐设施和玻璃栈道类项目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市场监管、住建、应急部门共摸排全市玻璃吊桥、步步惊心等项目9处,实地抽查A级旅游景区8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隐患25条,并进一步规范高空项目安全带使用。开展景区内水上漂流项目安全排查。暑期组织对全市9个漂流项目逐一排查,并与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对接,现场提出整改指导意见46条,移交水利、体育部门核查处理漂流项目涉河工程未见相关审批手续、漂流场所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等问题线索5条。开展旅游民宿联合检查。出台《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会同市场监管、卫健、消防部门赴各县区实地检查等级民宿、大别乡宿22家,通报整改问题隐患170条,其中涉及消防安全问题隐患64条。

4.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一是开展暑期旅游市场集中执法检查。针对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异常火爆的情况,市支队旅游大队对旅行社开展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参加购物活动、黑车黑导等违法违规行为,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84人次,共检查旅行社116家次,对4家旅行社及其分支机构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对1家旅行社进行了立案查处,压实旅行社质量主体责任,在招徕、组织、接待各环节,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对全市旅行社、导游、景区、旅游包车、客运公司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检查旅游企业54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15人次,检查旅游大巴80余辆,对其中12辆未设置导游专座的责令其改正,发现1名导游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立案查处并罚款2000元,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三是加强对线上旅游经营服务主体的管理。对我市以线上经营、地接业务为主的主体社逐一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其运营模式、财务报账、合作商资质等台账资料,并对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开展联合检查深入推进隐患排查。联合交通、市场监管、消防、公安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旅行社、景区企业、客运公司开展联合检查,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720人次,检查旅游企业180余家次,重点检查旅游包车、旅游合同、黑车、黑导、强制购物和消费、消防安全等问题,共发现隐患问题58条,均按要求督促企业及时完成整改闭环。

5.强化网络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开展“规网”专项整治。制定了规网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结合全国两会文化市场安全防范工作,联合公安、网信办、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网络直播表演、网络自媒体等单位开展集中清查整治,督促引导从业人员规范网络言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网络书店开展线上线下集中清查,重点检查场所经营资质是否齐全,是否发行违禁、侵权及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行为;严查所有网吧安装翔天净网系统情况,督促保持实时在线,有效屏蔽垃圾信息和不良内容,净化上网环境。二是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规范营业场所经营管理、加强营业场所环境整治,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今年以来,共检查网吧95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立案查处网吧4家。

6.扎实开展营业性演出专项整治。认真排查农村婚丧嫁娶营业性演出线索,严厉打击淫秽色情演出;重点摸排各大商场、广场、楼盘、公园、景区及酒吧、室内小剧场等小型非演出场所,严查劣迹艺人参加营业性演出活动;重点加强营业性演出活动前的安全监管,通过普法宣传、现场勘验,做好演出前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全年有效监管营业性演出19场。

7.开展第三方暗访评估检查。委托第三方媒体机构围绕暑期等重点节点开展两轮体验式暗访,抽查文旅经营单位108家,召开专题会议两次,反馈并督促核查问题线索284条,从游客的角度查找审视文旅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企业优化管理和服务。

8.开展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办能力提升年活动学法练兵暨文旅执法大讲堂10期,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县区工作制度,开展全市文旅综合执法人员技能大比武。组织业务学习培训8次,指导县区办理疑难或重大案件8件;编发提升年电子简报10期;与森林执法支队、市场监管执法支队等单位开展执法业务交流7次,商讨案件线索9个;办理参照省市自由裁量基准案件53件。执法队伍能力大提升行动被省文旅厅评为全省文旅系统行政执法十件大事,并以第一的位次推荐参加安徽省2023年度行政执法十件大事评选。

9.全面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年活动。围绕文化、旅游、广电、出版、文物领域内14种业态类别,参考借鉴省内外优秀管理案例,编制一套指南、一本手册、一份清单【即六安市文旅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指南、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内页资料管理台账清单】,内容覆盖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文明服务等多方面管理制度规范110余项,梳理行业安全风险点263条,归纳基础台账75项、个性台账22项,实现对症施策、精准指导。市、县两级合计举办动员宣贯培训11场,覆盖各类业态经营管理单位1400余家次,推动各县区选树标杆示范单位78家,并采取轮流转、集中看、现场评的方式,举办观摩会7场,收集意见建议351条,促进县区间、政企间的沟通交流。

二、倡导文明旅游,助推文旅市场复苏

结合“5.19 中国旅游日“520安徽文旅,发布“520”全市文旅消费活动及惠民举措共50条。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推送发布信息80余条,阅读量达18.7万次;开展抖音直播16场,累计观看人数达11万余人。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假日前和其他重点时段,在市文旅局网站、六安文旅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假日旅游安全温馨提示和出行温馨提示,引导游客践行文明旅游、诚信旅游、理性旅游,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以游客为本,以品质为先,充分发挥旅游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及时妥善处置旅游投诉,确保群众放心、安心、顺心出游。

三、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维权工作水平

充分利用12345市长热线和电话、网站等投诉渠道,依法、及时、公正协调处理各类文化和旅游投诉和举报,主动化解矛盾。2023年全市共受理有效旅游投诉142件,涉及文化经营场所违法举报93件,均已按时办结,办结率100%

2024年是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和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的关键一年,六安市文旅局将充分把握支撑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的大好机遇,准确领会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的任务要求,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突出品牌塑造,增强文旅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大家对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预祝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

谢谢!

 

答记者问:

据了解,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激发消费活力”,请问如何理解这个主题?

答:1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主要涵义是,通过有力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具体为,一是提升维权效能,帮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敢消费。面对消费升级和消费领域的新变化,要创新维权方式,提升维权效能,通过更便捷高效的投诉处理、更深入有力的消费监督、更坚决大胆的揭露批评、更有益有效的提示警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能。二是协同共治优化消费环境,助消费者增强获得感,让消费者愿消费。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从政策、制度、法律、标准、舆论等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三是释放消费升级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乐享高品质消费。在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上下功夫,促进高质量的供需对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针对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找准痛点堵点卡点,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请问市农业农村局2024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近年来暴露问题较多、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热点地区、重点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行为。二是进一步强化检打联动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检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检打联动工作机制,促使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和质量检测三方机构形成合力。三是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坚决查处各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维护农民权益。大力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四是全面推进社会共治。多形式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服务活动,普及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知识,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2023年我市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效?

    答: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开展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促进汽车消费是重点。2023年,我市以发放汽车消费补贴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举办汽车展会,有效扩大汽车销售。市级开展4批次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发放消费券1324万元,带动新车销售超5500余辆。市商务局组织了“五一”“十一”皖西车展、霍山县开展了“520凯耀汇车展”,舒城县组织了亿坤汽车展等活动,有效激发汽车市场活力。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增长111.8%


   问:2024年春节假期持续8天,形成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公众消费意愿空前高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国内各大景区人流量剧增,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信息,比如海南三亚“返程难”、景区体验差,接待能力不足、捆绑消费、强迫购物等消息也是层出不穷,请问,高峰期游客出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遭遇消费陷阱,如何维权?

    答:这位记者朋友,你好。今年春节,“人从众”成了各地旅游市场最火热的话题。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人们出游欲望可谓是空前高涨。可以说,旅游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优质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矛盾在这里,我也给选择假期出游的旅游者以下几点建议,让您在假期玩的开心、玩的放心。

一、提前关注旅游目的地信息。行程前关注当地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气象、卫生健康、外交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了解目的地天气、卫生、交通情况,尽量选择安全的目的地旅游,有效规避出行风险。对于已经发布游客限流公告的景区,谨慎前往,以免因交通拥堵、景区限制进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切实做好自身防护。行程中避免单独行动,保持通讯畅通。旅游过程中妥善保管贵重物品,不要携带大量现金。行程中遭遇突发事件,要及时报警。

三、认真听从有关提示。旅游过程中要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注意查看旅游安全须知和提示标识标牌,自觉听从景区工作人员提醒和安排,以免发生意外;自驾出游,行前要做好车况检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远途出行,要避免疲劳驾驶;自助游,要合理选择旅游项目和路线,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谨慎参加登山、攀岩、徒步等高风险项目。

四、选择跟团旅游的,务必留意组团社的资质,参加有经营资质的正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切忌贪图便宜的心理,务必选择合理价格旅游产品。不受免费、低价诱惑,不参加“免费游”、“低价游”旅游团,避免因“低价”被强制要求购物和自费造成合法权益受损。务必签订正规完整旅游合同。明确约定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购物次数及自费项目等,避免维权时缺少证据。不轻信宣传内容,不贪恋赠品折扣。

五、理性购物。特别是购买贵重物品,务必索要、保存购物发票等凭证,发票或收据应标明购买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并加盖商家发票专用章或财务章,以备退货、投诉之用。保持理性购物消费。不轻信功效、低价等购物宣传,切勿冲动购物,避免购买劣质高价商品。

五、投诉处理争端。如果旅行社安排的旅游线路产品与旅游合同约定不一致、旅行社工作人员或导游人员诱导、强迫或变相强迫安排另行付费项目和购物时,您有权拒绝,可与导游人员或旅行社沟通解决,也可拨打12345投诉;如果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可拨打110报警。

最后,市文化和旅游局也会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规范企业经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让广大市民明白消费,放心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