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质量月”活动及第七届 市政府质量奖专家评审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质量发展科科长 边静林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年9月28日

要:今年9月是第46个全国“质量月”,主题是“增强质量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据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六安市“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市城管局、市消保委等16个部门和8个县区已陆续开展了36个专项活动。

发布会直播

各位来宾,各位新闻届的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质量发展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主要发布2023年全市“质量月”活动及第七届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专家评审等有关情况。

首先发布,2023年我市“质量月”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9月是第46个全国“质量月”,主题是“增强质量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根据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六安市“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应急局、市数管局、市城管局、市消保委等16个部门和8个县区已陆续开展了36个专项活动。

其中,由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及办公室牵头开展的重要活动有:8月31日召开全市质量强市暨质量发展委员会(扩大)会议;9月5日组织市县区质量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广大企业收听收看全省“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9月8日在皖西学院举办全市“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质量文化进高校活动;9月12、13日组织35家企业参加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申报培训;多次组织城区中小学、职业技校广大师生参观六安质量品牌馆,并举办质量诚信倡议签名活动;与电视台、皖西日报社合作,录制、编发有关宣传片、活动信息;参与上海市与六安市质量强市合作协议签署等。

据统计,自“质量月”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包括县区已开展各项专题活动130场,参加活动的机关事业单位96家、企业1760家、线上线下共参与人数约38000余人次。

“质量月”期间,各地以学习宣贯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中心,以强化质量强国意识为目标,紧扣主题,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多形式、全方位的“质量月”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市,促进六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良好环境。

现在发布,关于第七届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专家评审情况

2020年8月10日市政府修订印发《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指出市政府质量奖是市政府在全市质量领域授予各类组织的最高荣誉。市政府质量奖每2年评选1次,每次评选出市政府质量奖不超过5个、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不超过10个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组织,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分别奖励60万元、10万元。

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的依据和标准是: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Z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主要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结果等七个方面,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成熟度,以引导企业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现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不断提升竞争优势,追求卓越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程序主要有:培训动员、推荐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陈述答辩、社会公示、会议审定、表彰奖励等。

今年是第七届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年度,共有28家企业申报。经过资格审查、专家材料书面评审和专家现场评审,有以下12家企业达到550以上,将进入现场陈述答辩环节。他们是(按县区的顺序):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霍邱县供电公司

安徽金寨仙芝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霍山县供电公司

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

舒城万佛湖旅游管理实业有限公司

舒城圣桂食品有限公司

天通(六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国泰铝业有限公司

六安市叶集区方正兴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海瑞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经市政府批准,下一步我们将于10月中旬召开现场陈述答辩会,12家申报企业将分别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企业现场陈述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概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做法及取得成效、企业文化、竞争优势、未来展望等,陈述结束后接受评委现场提问。评委现场打分、当场公布各企业得分。

届时,将组织有意向申报下一届政府质量奖企业到现场观摩,也诚挚邀请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现场观摩指导!



答记者问:

提问1:什么是“质量月”?开展“质量月”活动的要求和意义是什么?

回答:“质量月”是指在国家及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由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提高产品、工程、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一度的专题活动。

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是国际惯例,国际上“质量月”活动最早起源于日本,始于1960年,是每年的11月份。1988年10月,美国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月”活动。

我国的全国“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是每年的9月份,每年“质量月”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今年9月是第46个全国“质量月”

今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的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中明确要求: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提问2政府质量奖是什么奖项奖励名额有多少

回答:《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明确:市政府质量奖是市政府在全市质量领域授予各类组织的最高荣誉,包括市政府质量奖和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每2年评选1次。市政府质量奖每次授奖不超过5个,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每次授奖不超过10个。

“不超过”的意思,系指如果申报条件或评审成绩达不到要求,当年奖励名额可以少额或空缺,宁缺毋滥)


提问3:对获得市政府质量奖的组织,奖金有多少是怎么规定的?

回答:《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规定:对获得市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组织,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分别奖励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60万元、提名奖获奖组织10万元人民币。

同时规定,获奖组织应将奖励经费用于质量工作的持续改进、经验交流、推广宣传、人员培训等。


提问4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回答:《六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府质量奖的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成立监督组,对评审工程全程监督)

办法规定:市政府质量奖对申报组织的评选标准,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12)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2012)两个国家标准。


提问5:申报市政府质量奖有哪些基本条件?

回答:《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申报市政府质量奖的组织(以下简称申报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全市区域内合法注册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3年以上的相应资质或证照;

(二)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质量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已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其他相关体系认证;

(四)在质量水平、创新能力、标准制定、品牌影响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达到市内外领先水平;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近3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无国家、省或市级质量监督抽查(检查)不合格记录;无其他严重违法、违规不良记录(由相关部门界定);法定代表人无犯罪记录。

第八条规定:获得市政府质量奖的组织,不得以原获奖成果再次申报市政府质量奖。获得市政府质量提名奖的组织,可以继续申报市政府质量奖。


提问6: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和评选程序哪些?进入各程序有什么规定和要求?

回答:《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和评选程序包括发布通知、申报推荐、资格审查、专家材料评审现场评审、现场陈述答辩、公示、批准公告

同时规定:专家材料评审获得550分以上(含)的进入现场评审,现场评审获得550分以上(含)的进入现场陈述答辩会

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标准总分为1000分,其中评审总得分600分(含)以上的方可取得市政府质量奖推荐资格,评审总分550分(含)以上的方可取得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推荐资格。


提问7如发现已获奖组织弄虚作假、或违法行为如何处置?获奖组织应如何正确使用获奖荣誉称号及标识?

回答:《管理办法》规定:对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市政府质量奖的组织,取消其5年内申报市政府质量奖的资格。对已经授奖的,由市质量发展委员会提请市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奖牌和证书,并公开通报。其主管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办法规定:获奖组织2年内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以及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奖牌和证书,并公开通报。

办法规定:获奖组织在宣传活动中使用市政府质量奖荣誉时,应当注明获奖年度。


提问8:在申报条件中,其中规定申报组织必须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对企业和组织有什么作用?

回答:卓越绩效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施国家质量奖(即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评奖模式,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风靡全球的现代管理模式是当前国内外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我国从2001年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来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两个国家标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以政府质量奖的形式推进企业和组织导入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和组织“集成式的管理框架”和衡量企业组织管理成熟度的“诊断测量仪”。主要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七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和组织的综合绩效管理水平,关注过程更强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