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市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赵 攀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金融监管局

发布时间:2023年7月28日

要:今年以来,市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联合财政、农业、人社等部门同向发力,引导信贷资金向制造业、“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创优金融营商环境。

发布会直播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观众,大家上午好!很高兴通过新闻发布会与大家见面!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狠抓落实,联合财政、农业、人社等部门同向发力,引导信贷资金向制造业、“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创优金融营商环境。今天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落实情况。

一是紧扣工业企业融资需求“建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开户行牵头、其他行参与、一企一策定期研判”机制。点上,对重点工业企业分析研判,穷尽一切手段寻求企业融资需求破解路径;面上,全面摸排全市百强工业企业融资需求,推送至开户行,督促逐一对接,妥善解决有效融资需求。建立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评价机制。为引导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以支持制造业发展贡献度为评价依据,将评价结果与政府性资金存放挂钩,激励银行多投多贷。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召开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会上集中签约25个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居民安置、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截至目前,签约项目已落实21个,金额合计25.7亿元。

二是紧扣农业生产资金需要“抓创新”。支持茶企发展。为缓解春茶集中上市期间收购资金短缺问题,我市推出了春茶“鲜叶贷”金融服务。目前,已为茶叶加工主体提供了7625万元的资金支持。服务白鹅产业。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推出了“白鹅产业贷”、“金安白鹅贷”、“白鹅税易贷”和“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初步统计,全市金融机构已为白鹅产业链1269户个人或企业发放贷款12.45亿元。助力春耕备耕。为缓解春耕备耕期间育秧资金短缺问题,我市推出了粮食生产“育秧贷”金融服务。目前,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200万元资金支持。提升水稻机插秧率。为缓解购买插秧机资金短缺问题,我市推出了“插秧机专项贷”金融服务,可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提供资金支持,并由市财政全额补贴。目前,已发放4926万元,帮助涉农主体购置插秧机1117台。

三是紧扣普惠小微企业发展“给政策”。创新推出“惠商纾困贷”。在全省创新专为个体工商户推出利率低、手续简、速度快、惠民广的创业担保贷款“惠商纾困贷”。该产品专为个体工商户服务,贷款期限2年,总额10万元,年化利率3.3%(其中,个体工商户承担2.05%,财政贴息1.25%)。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根据省相关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工作专班,保障该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和杠杆效应,设立了1000万元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鼓励银行加大对普惠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高位推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我市金融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6月末,贷款余额3721.1亿元,居全省第6,同比增长13.4%。1-6月新增贷款388.8亿元(含国开行在我市投放)。制造业、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6%、17%、18.5%,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二是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认真落实再贷款再贴现、减费让利等政策,6月末,全市再贷款再贴现余额77.5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6月当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金融机构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推出了“党建引领信易贷”、“信E保”等20余款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专属金融产品。创新“保险+期货”、“保险+气象”等服务新模式。国元保险六安支公司开出全省第一张商业性羊饲料“保险+期货”价格保险保单、全省第一张商业性桃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保单。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丰富,为农民增收、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金融政策,围绕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市场主体定制个性化、特色化金融服务方案,竭力满足各企业有效融资需求。坚持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企业融资需求推送机制,不断提升获得信贷便利度。最后,向始终关心和支持我市金融工作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