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

人:市应急局副局长、市防办副主任 刘芳芳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应急局

发布时间:2023年6月30日

要: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于早、着眼于实,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多次调度部署强降雨防范和蓄水保水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部署要求,严阵以待、严实备战,全力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发布会直播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对各位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防汛抗旱和应急管理工作给予的关心关注与帮助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将2023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和情况通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于早、着眼于实,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多次调度部署强降雨防范和蓄水保水工作,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部署要求,严阵以待、严实备战,全力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一、雨水情概况

今年以来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截至6月28日,全市平均降水量493毫米,较常年同期(528毫米)偏少1成。5月1日入汛以来,全市降水较常年偏多。全市平均降水量274.5毫米,较常年(238.4毫米)偏多近2成。当前,淮河干流润河集水位20.56米,淠河横排头站水位52.30米,境内其他主要内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六大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总蓄水量22.96亿方,接近常年同期。

目前,我市的防汛形势总体平稳。

二、主汛期(6-8月)气候预测分析

据气象部门预测,降水:平均累计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暴雨日数偏少,有气象干旱发生发展。气温: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5℃,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偏多,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梅雨:7月上旬出梅,接近常年,梅雨期偏短,梅雨量偏少,梅雨强度偏弱。台风:影响安徽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

总体而言,今年我市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多,阶段性、区域性旱涝灾害及高温、台风影响较明显。

三、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未雨绸缪,提前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我市坚持关口前移,2022年11月9日召开全市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暨市级总河长第六次会议,针对我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地区,序时推进落实。今年以来,针对水库塘坝蓄水未得到有效补充,3月2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蓄水保水工作进行专题部署。4月23日,在全省防汛抗旱和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暨省安委会全体会议之后,我市立即召开会议对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针对即将进入主汛期,6月7日,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研究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全市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工作;6月12日,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调度会,进一步分析研判防汛形势,调度部署我市防汛工作。

(二)层层落实责任,不断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市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落实17名市级领导联系县区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市级领导先后深入县区一线督导防汛抗旱工作。推进指挥体系向乡镇基层延伸,落实全市140个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对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及办事机构人员名册进行备案,组织举办了2023年全市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长培训班、水旱灾害防御培训班,对防汛重点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长、防办负责人及防汛业务骨干约220人进行培训,提升基层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处置能力;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市、县区两级落实了大中型水库、重要堤防、行蓄洪区等重要防洪工程的市级责任人、县区级责任人以及管理责任人共49人,落实了堤防、水库、行蓄洪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防汛重点部位防汛行政责任人1773人。

(三)深入排查隐患,夯实度汛安全基础。汛前对水利工程、山洪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城市易涝点、旅游景区、尾矿库等开展全面检查,全市共排查出防汛风险隐患83处,涉河涉湖在建工程8处,堤防、水库存在害堤动物风险隐患10处,逐一落实整治措施、责任和时限。建立风险管控清单,落实608个行政村山洪灾害、34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清单和责任人。在前期风险排查的基础上,针对前期强降雨暴露出的防汛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问题,5月30日又再次部署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尤其是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区、河渠堤防、水库山塘、尾矿库、城镇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涉河涉湖在建工程、临崖临水道路桥梁、城乡住房、人口密集区等防汛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

(四)做好应急保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实用管用为导向,结合省级印发的乡级预案示范文本,督促指导全市140个乡镇按照规范完成预案修订工作。加强极端情况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好断路、断电、断信号突发情况的应急演练,提高实战水平和应急能力,4月11日,省、市、县联合在金寨南溪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现场演练;4月29日,组织气象、水利、应急、城管等部门开展全市防汛防台风桌面推演。目前,全市已开展演练和培训51场次、3468人次。围绕“队伍要见人、物资要充足、装备要管用”抓实防汛抢险队伍和物资准备,及时登记造册、统计掌握各单位可调用力量,落实市、县、乡各类抢险队伍203支9561人、乡镇巡堤查险队伍9925人;摸清全市20个物资仓库和乡镇物资储备情况,建立全市应急保障物资、装备、队伍台账。在此基础上,5月上旬,市防办派出工作组,对金寨、霍山、裕安等部分县区的抢险队伍、物资装备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确保一旦出现险情,抢险队伍能够及时出动、物资能及时供应。

(五)强化预警叫应,为自然灾害应对打好提前量。今年以来,积极推进“有预警必会商必响应”工作机制向县区延伸,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市、县、乡防汛责任人信息平台,为灾害防范应对过程中的预警信息传递、电话叫应等工作做好准备,确保各类预警信息不落空。针对今年前期降雨偏少、水库塘坝蓄水不足,1月29日对做好2023年抗旱蓄水保水及春灌供水准备工作进行部署。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市防办组织相关部门对当前我市蓄水、供水形势进行分析,2月中旬、3月中旬先后印发2期工作简报,指导各地做好蓄水及供水工作。针对4月2日至4日的强降雨过程,我市提前部署防范应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滚动会商研判,印发工作提示函和防范工作通知,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防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提醒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六)加强应急值守,全力做好灾害应对。5月1日入汛以来,我市出现多轮降雨过程,各级防汛部门将防汛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各级防汛责任人在岗在位,密切关注天气、雨水情形势,及时落实各项防范工作部署安排。在每轮降雨防范的关键期,市防办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滚动会商研判,点对点调度降雨集中区域县区防办和乡镇,尤其在5月26日22时至27日凌晨4时,对1小时雨量超过30毫米的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部分乡镇的乡镇长、值班人员及县区防办进行电话叫应,督促提醒乡镇做好防范应对,督促县区防办履职尽责,累计电话叫应26次。针对6月17日至19日强降雨过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会商研判,根据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及时报请市防指领导批准,18日5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裕安、叶集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同时,不定期对各地和相关单位防汛应急值守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各级防汛责任人在岗在位、履职尽责。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举措,补齐短板、狠抓落实,细化实化防汛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一)做好防汛关键时期应对工作。当前,我市正处于主汛期和梅汛期,防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随时可能会发生局地强对流天气、强降雨、台风等,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雨水情、汛情和旱情,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及时准确发布预警,加强重点部位防守,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以万全准备迎战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

(二)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对防汛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经常性排查整治,做到“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聚焦山洪地质灾害、河渠堤防、水库山塘、城镇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涉山涉水旅游景区、临崖临水道路桥梁、城乡住房、人口密集区等防汛重点领域等进行再排查,做到无遗漏无死角。

(三)强化重点部位防守。着力保障河流堤防安全,做好防汛关键时期的巡堤查险。抓好水库安全度汛,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用办法,落实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做到预警到村到人。加强全市已知地质灾害点之外的地质隐患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危险征兆,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群众。加强城镇防洪排涝工作,深刻吸取一些地方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全面排查城区河道、低洼易涝地区、地下空间等重点易涝处。

(四)做好预警叫应和应对准备。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水情变化,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加强短时强降雨监测预警,落实临灾乡镇预警叫应机制,为自然灾害应对打好提前量。统筹好各类应急抢险资源,做好抢险物资前置准备工作,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各位新闻界朋友,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情况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各位前来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六安的应急管理工作,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