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七十六) 六安市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浏览次数:

人: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旅游执法负责人 吴 君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3年3月10日

要:2022年,我市文化和旅游监管执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总书记强调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行业监管,依法履职尽责,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认真处理投诉,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实现了市场秩序不断优化、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的工作目标。

发布会直播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2022年,我市文化和旅游监管执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总书记强调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切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行业监管,依法履职尽责,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认真处理投诉,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消费环境,实现了市场秩序不断优化、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的工作目标。

一、开展隐患排查,着力专项整治

将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暗查暗访相结合,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严格行业安全监督执法。

1.开展假日文旅市场督导检查。一是组织开展2022年“两节”期间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检查。下发《2022年春节假日文化旅游安全工作提示函》,成立7个督查组深入全市四县三区开展明查暗访,共计抽查文旅企事业单位29家,排查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1条。假日期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92人次,检查文旅市场经营单位422家次,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29条。二是开展端午假日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检查。下发《端午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工作提示函》,节日期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158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主体64家。三是开展中秋国庆假日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明查暗访。下发《国庆假日文化旅游安全工作提示函》,节前局领导班子分7组赴各县区开展实地督查,共抽查48家文旅企事业单位,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55条。假日期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常态化市场巡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约900余人次,检查文旅企业300余家次;市文化市场和旅游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共计组织开展暗查暗访3次,抽查A级景区8家,下发交办函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33条。

2.开展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一是开展岁末年初暨第一季度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深刻汲取岳西县飞旗寨景区索道因电路故障导致游客被困于缆车事件教训,联合市场监管、交通、消防等部门共抽查文旅企业41家,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51条。二是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结合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专项整治、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抽查旅游景区3家,星级饭店1家,旅行社66家,文化经营场所19家,重点督办整改问题隐患18条。三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动”。围绕房屋建筑、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会同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7月-10月共抽查文旅企事业单位43家,反馈并整改问题隐患125条。

3.推进专项领域联合整治。一是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森林防灭火及防雷安全专项整治。清明前联合林业、气象部门共抽查涉林旅游景区2家,排查并整改问题隐患7条,并转办市森防办《森林防灭火工作提示函》2份,督促整改涉及2家旅游景区的8条问题隐患。二是开展旅游景区内水上漂流项目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应急、水利、教体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共检查漂流项目经营单位7家,反馈并整改问题隐患18条。三是开展全市文化和旅游行业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百日行动”,共排查全市文物保护范围内的自建房107户,其中上报房屋结构安全隐患5户,使用安全隐患1户,均已完成整改。四是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会商调度,严格实行周报告制度,经多轮排查,全市无相关违规经营行为。五是开展旅游民宿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联合公安、应急、消防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共检查旅游民宿38家,排查并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问题隐患111条。六是开展全市A级旅游景区内游乐设施及玻璃栈道类项目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市场监管、住建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共摸底玻璃栈道类项目10个,实地检查旅游景区(含非A级)2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6条。同时,结合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联合市场监管、交通部门开展旅行社旅游合同及包车安全检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旅游景区运营企业门票价格、游乐设施安全检查,共抽查相关企业42家。

4.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对全市旅游市场开展执法检查,把保险、保健品等各类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包价旅游产品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加强对旅游团队、组团社的执法检查,特别要对重点旅游景区景区中的旅游团队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全市正在营业的主体社以及分社已做到检查全覆盖。进一步探索在线旅游执法工作机制,强化对百度推广、微信、抖音平台等线上旅游推广活动的执法检查,排查案件线索。截至目前,开展执法检查400余家(团)次,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

5.开展第三方暗访评估检查。常态化委托第三方媒体机构按照“体检式、全覆盖、常态化”的监管工作要求,围绕暑期、中秋国庆假日等节点开展“体验式”暗访,截至目前共检查经营单位65家,反馈并整改问题线索257条,从消费者的角度查找文旅市场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强化结果运用。通过常态化治理,旅游市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倡导文明旅游,助推文旅市场复苏

2022年,共计发布50余条惠民措施,在支付宝平台、抖音平台共推出560万元的“皖美消费 乐游六安”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涵盖购物、餐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个领域的文化消费内容,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整个文旅行业的消费升级。出台《六安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六安市游客不文明信息通报制度》,并在“五一”和“十一”假期前后,借助报刊媒体对文明旅游正面典型共进行了4次宣传报道、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共进行了4次反面曝光,通过媒体正反两面的宣传报道,让文明旅游更加深入人心、外化于行,为我市文旅行业发展创造和谐有序、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

三、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维权工作水平

充分利用12345市长热线和电话、网站等投诉渠道,依法、及时、公正协调处理各类文化和旅游投诉和举报,主动化解矛盾。2022年全市共受理有效旅游投诉132件,涉及景区107起,旅行社20起,旅游住宿2起,旅游购物1起,其他场所2起。涉及文化经营场所违法举报57件,均已按时办结,办结率100%。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刻把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旅融合,激发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提升行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大家对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预祝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

谢谢!

答记者问:

请问: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加之天气逐渐转暖,人们的出行欲望愈发强烈,旅游市场迎来客流“小高峰”。旅游市场一些不良商家抓住人们既想玩的开心,又想要“便宜”、“实惠”的心理,纷纷推出诸多让人“心动”的线路和价格,招徕市民参与跟团游,随之而来的各种纠纷和矛盾,例如强迫游客购物、欺骗游客消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请问,消费者如何避免落入“低价游”的陷阱?遭遇“低价游”套路后如何维权?

答:这位记者朋友,你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不合理低价游”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是引发旅游产品质量投诉纠纷的主要根源。作为旅游行业监管部门,我们建议广大市民在报名参加旅游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摸清企业资质。选择参团旅游的旅游者要务必留意组团社的资质,参加有经营资质的正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通过朋友推荐、网络宣传、门市招徕、购物奖励等方式参加旅游时,务必查验组织者是否是正规旅行社,避免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出境旅游要选择具有出境旅游业务经营权的旅行社,赴台湾地区旅游要选择具有组织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业务资格的旅行社。

二、拒绝“低价诱惑”。旅游者要切忌贪图便宜的心理,务必选择合理价格旅游产品。不受免费、低价诱惑,不参加“免费游”、“低价游”旅游团,避免因“低价”被强制要求购物和自费造成合法权益受损。预防“旅游是假,购物为真”、“宣称免费,临时加价”、“ 标准降低,行程打折”等“零团费”、低价团陷阱,做到理性消费。

三、签订旅游合同。旅游者参团旅游的,务必签订正规完整旅游合同。明确约定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餐饮服务、购物次数及自费项目等,避免维权时缺少证据。不轻信宣传内容,不贪恋赠品折扣。

四、理性购物。务必索要、保存购物发票等凭证,发票或收据应标明购买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并加盖商家发票专用章或财务章,以备退货、投诉之用。保持理性购物消费。不轻信功效、低价等购物宣传,切勿冲动购物,避免购买劣质高价商品。

五、投诉处理争端。遇到“不合理低价游”现象,游客可拨打市长热线“12345”进行投诉、举报、维权,不要采取过激方式。

最后,市文化和旅游局也会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规范企业经营,净化旅游市场环境,让广大市民明白消费,放心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