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浏览次数:

人: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时 军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文旅局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9日

要: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作为我市、我省品牌文化活动,在各级领导、各位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已成功举办到第五届。五年来,五届盛典活动共征集红色微电影、短视频作品1万1千余部,推优展映作品450多部,参与地区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区,新媒体话题参与量超20亿人次。我市依托盛典活动,创作拍摄红色主题微电影10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成为全国微电影爱好者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宣传推广六安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发布会直播

各位媒体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就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情况,向大家做个通报。

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作为我市、我省品牌文化活动,在各级领导、各位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已成功举办到第五届。五年来,五届盛典活动共征集红色微电影、短视频作品1万1千余部,推优展映作品450多部,参与地区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区,新媒体话题参与量超20亿人次。我市依托盛典活动,创作拍摄红色主题微电影10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成为全国微电影爱好者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宣传推广六安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今后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要求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旨在用镜头讲好红色故事,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

一、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作品征集与评选情况

本届盛典活动于2022年6月28日在我市正式启动。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电影报、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组委会官网、公众号等融媒体矩阵,同步推出两大单元——主竞赛单元和抖音线上话题单元,面向全国进行作品征集。

本届盛典活动在作品征集范围上,除了延续往届的红色历史故事、励志故事以外,对建党百年和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一批好人好事、奋斗故事等内容给予关注。围绕“青春、时代、正能量”等关键词,首次设立大学生板块,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征集展现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不懈努力的微电影和短视频作品。结合作品征集,在省内大专院校组织免费看电影活动,提高了年轻学生对盛典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为活动注入了更多青春活力。

9月底,完成作品征集,主竞赛单元共征集微电影和短视频作品530余部,抖音平台共征集作品1100余部。10月底,完成作品意识形态审查与评委初评,共有80部优秀作品成功入围。11月底,由全国著名导演等成员组成的终评委完成作品终评,评选出主竞赛单元最佳微电影10部、最佳短视频10部,抖音单元最佳短视频10部,以及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6个单项奖,另外还将设立组委会特别推荐影片和最佳组织奖。所有评选结果将在推优典礼上正式公布,并进行现场颁奖。

二、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推优典礼工作安排

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推优典礼,计划于12月14日至12月16日,在我市举办。活动包含六项子活动,分别是六安红剧场市场化运营首演暨安徽省首部原创音乐剧《有一天》演出、开幕影片放映活动暨六安文旅推介会、红色景点采风与主题短视频创作宣传活动、走红毯仪式与中国红色微电影文化长廊揭幕、六安好物展示以及推优典礼晚会。

推优典礼晚会将于12月16日晚19:00在六安市文化馆红剧场隆重举行,“中央六套”新媒体平台、安徽发布、六安文旅等抖音号同步直播,新华网、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中安在线、央广网、市场星报、安徽商报、新安晚报、六安电视台、皖西日报、新浪安徽等30余家媒体将集中宣传报道。

三、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新探索与新成果

(一)中国红色微电影拍摄基地落户六安

为扩大活动成果,建立全国红色微电影拍摄、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影响力,提升我市文旅资源品牌与形象,经多次沟通协商,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组委会、安徽电影集团、安徽省微电影协会将联合在我市培育打造“中国红色微电影拍摄基地”。挑选我市拍摄过红色微电影,且具备较好拍摄、展示条件的景区: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寨县大湾村景区,在推优典礼上予以授牌。今后将在红色微电影摄制、景区影视场景搭建、红色文化活动举办与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红色微电影文化长廊落地六安文化馆

搭建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永久展示平台,依托市文化馆小剧场周围墙体,打造红色微电影文化长廊,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了解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以平面展陈为主,融合电影元素及红色元素,结合多媒体光影艺术,设计展出历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的精彩瞬间、活动成果及优秀作品等。设置六安微电影专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六安红色微电影发展历程及创作成果,播放五届盛典活动以来,我市拍摄的《红军公田碑》《金刚台》《风从大湾来》《咱文化人》等10部红色微电影作品,讲好六安红色故事,宣传六安红色文化。

(三)六安红色微电影创作再添佳作

为进一步挖掘六安红色文化,挖掘六安城市精神气质,市文旅局牵头拍摄了根据革命文学先驱蒋光慈生平事迹改编的红色微电影《赤光》,讲述了蒋光慈创作《少年漂泊者》的经历,展现了他直面黑暗、勇于斗争,为中国革命呐喊、播撒火种的赤子情怀。安徽电影集团为我市专门拍摄微电影《我和我的六安》,从平凡人的视角再现伟大历程和时代图景,传达六安精神气质。两部作品展示了六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将作为本届盛典的开幕影片,在推优典礼前进行首映。

(四)多平台宣传推广形成全方位传播矩阵

一是在“抖音”平台发起话题挑战赛,综合利用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达人推广等多种推广形式,对盛典活动进行宣传;二是借助“CCTV6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及安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重点直播报道;三是综合利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官方自媒体矩阵,包括官网、公众号、抖音号,以及省、市电视台、主流报媒、网媒等,搭建全方位传播矩阵,促进本次盛典活动的推广和内容展示。

(五)推优晚会聚焦二十大体现老区特色

庆祝党的二十大,两源两地再出发。在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组委会的领导下,六安市文旅局、省电影集团、省演出公司共同策划的推优晚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参与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的导演、制片人、演员等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电影人,畅谈学习体会,他们的心声将通过视频在晚会上呈现。一曲《红色记忆》连接五届盛典,也将贯穿本届推优典礼整个活动。对六安经典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进行重新编排,融合童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原生态演唱、民族唱法等,彰显文化传承。参加晚会的市内外优秀文艺工作者,将通过歌曲、舞蹈、戏剧、情景朗诵、主题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和红色文化洗礼。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我们老区人民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活动继续在六安举办,是六安的一件大事、盛事,衷心希望通过此次盛典活动,吸引全国更多影视爱好者聚焦红色文化,聚焦六安这片红色沃土,让红色精神根植于心。

预祝第五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推优典礼圆满成功。再次感谢大家对本届盛典活动的关注与支持。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1:本届推优典礼有什么亮点?征集的作品有什么新意?

本届推优典礼,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传播正能量。晚会节目编排特意将六安的革命老区文化与原生态特色传统内容相结合,充分彰显大别山精神。通过家喻户晓的大别山民歌、激昂澎湃的红色情景朗诵、淳朴优美的皖西庐剧将大别山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红色精神逐一呈现在舞台上,生动展现六安这座城市的时代新风貌。在作品征集环节,今年围绕“青春、时代、正能量”特设“大学生板块”,面向全国大、专院校青年团体征集展现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不懈努力的微电影、短视频作品。旨在扩大盛典在全国校园的影响力,为盛典注入新鲜活力,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目前盛典收到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西贺州学院等全国90个大专院校共120部作品,其中有18部作品已经入围,角逐大奖。

本届盛典还设立了红色微电影文化展示长廊,在六安市文化馆小剧场周围布展,通过主题打造、重构空间、场景互动三个设计,聚焦红色文化主题、展现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创办的初心与红色使命、历届盛典发展历程和精彩瞬间,致敬光影岁月。

问题2:可以总结一下五届盛典征集作品的总体情况吗?

本届盛典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报送的作品1600余部,报送单位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广播电视总台、郑州市纪委监委、高邮市人民法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作品分布涉及各行各业。

从第一届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启动仪式至今,五届盛典活动共征集红色微电影、短视频作品1万1千余部,推优展映450多部,参与地区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区,新媒体话题参与量超20亿人次。盛典闭幕后,组委会将在线上组织有关广播电视媒体、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活动官方自媒体矩阵平台等单位,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展映,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市民感受红色微电影的独特魅力,让光影世界中种种未被发掘的“可能”在银幕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