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市交通局 浏览次数:

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姚 军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交通局

发布时间:2022年9月30日

要:我市处于长三角和中原腹地、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过渡衔接地区,起到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安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十三五”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初步构建了涵盖公、铁、水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网。但基础设施结构不优、内畅外联仍然存在瓶颈等问题亟待突破,和建设交通强市的要求还有差距。

发布会直播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给予的关注和支持。《六安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的有关情况。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

我市处于长三角和中原腹地、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过渡衔接地区,起到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安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十三五”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初步构建了涵盖公、铁、水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网。但基础设施结构不优、内畅外联仍然存在瓶颈等问题亟待突破,和建设交通强市的要求还有差距。

“十四五”对于六安交通发展而言,是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机遇十分难得。六安交通运输工作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因此,全面总结了我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系统分析发展形势和需求,谋划交通运输总体布局,制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对加快构建“畅通、安全、高效、优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

《规划》正文包括“规划基础”、“形势与需求”、“总体要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一)规划基础

系统总结我市“十三五”交通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1亿元,投资额是“十二五”的近两倍,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外联内畅路网加快构建。全市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3个144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项目28个629公里,建成G237六安至舒城段、G312六安西至大顾店等项目,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增加至1803公里,较2016年增长了31%,实现市到县一级公路通达,交通融入合肥都市圈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建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16456公里,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达100%;建制村通四级以上水泥路达100%;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三是城乡公交一体化稳步推进。全市7个县(区)已全部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130个乡镇1806个建制村全部通公交车,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

四是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公路处所属企业改革,平稳安置所有职工;完成了局直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实施了县级公路、海事(港航)管理机构下划,率先在全省完成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改革,为交通队伍稳定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形势与需求

“十四五”对六安交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要求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农村路网服务水平,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智慧高效、绿色节能基础设施,推广使用低碳环保运输设施,构建集约高效运输体制,推进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在适度超前发展战略思路下,结合国家、安徽省以及六安市的发展要求,依托沪汉蓉交通廊道,围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肥都市圈,对接武汉都市圈,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1小时通达所辖县(区)及合肥都市圈,2小时通达周边城市及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3小时覆盖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主要城市及全国重点城市】和“123快货物流圈”【长三角1天送达,国内主要地区2天送达,周边国家3天送达】,建成“外通内联、快速通畅、绿色智慧、安全便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1.总体布局

积极融入长三角、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点,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规划构建“一横六射”的“米”字形对外公路、铁路联系通道(一横:沪汉蓉运输通道,六射:沪陕、六京、六蚌、六安九、六黄、六庐运输通道);提升淮河航道、淠淮航道等,形成“一横一纵”的区域性对外水上运输通道(一横:淮河运输通道,一纵:江淮运河运输通道),打造六安“通江达海”航运格局。

2.“十四五”实施任务

航空方面,计划新建机场2个;铁路(轨道)方面,计划新建高铁、城际(郊)等3条;航道方面,计划整治航道3个,新建船闸1座;港口方面,计划新改建作业区3个;高速公路方面,计划完成续建项目3个,新开工项目3个,总里程约415公里;国省干线方面,计划完成续建项目10个/268公里,新开工项目26个/533公里,快速路改造项目2个/64公里;农村公路方面,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约1000公里,实施联网路及20户以下自然村通硬化路约2200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000公里、危桥改造400座;其他方面。建设客运枢纽、货运枢纽、公共交通工程、平安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3.重点项目

一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完成G4222和襄高速六安段、六安长三角一体化物流产业园、临淮岗复线船闸等项目,推动合武高铁六安段、六安北站综合客运枢纽、S20长丰至固始高速霍邱段、淠淮航道和丰乐河—杭埠河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早日建设。

二是围绕中部崛起,承东启西连接武汉都市圈。新建S94铜商高速天堂寨支线、G42沪蓉高速仙花互通、G346霍英绿色公路等项目,推动金寨运输机场、金寨东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早日建设。

三是围绕合六同城化,高水平高效率“链”上合肥。完成G42沪陕高速六安段“四改八”、S18合霍阜高速霍邱段、S329合六南通道等项目,推动合六市域铁路、合肥至叶集高速(合六南部高速公路)、S19淮桐高速南延至舒城千人桥段、S330、S103舒城杭埠段等项目建设。

四是围绕合肥都市圈,贯通南北连接阜阳、淮南、安庆。完成G0321德上高速舒城段、G237金安马头至舒城万佛湖段(一期)、S244罗岗至分路口段、S325马头至长集段等项目,新建六安至安庆铁路六安段、G35济广高速苏埠互通等项目,推动G105霍邱段改扩建、S437木厂至洪集段、淠淮航道整治、周集作业区扩建等项目建设。

五是围绕G312经济走廊,打造立体高效运输廊道。完成G312六安西互通至大顾店段改扩建、G312合六路快速化改造,新建六安市长三角一体化物流产业园、金安通用机场等项目,推动G40沪陕高速叶集互通东移、G312史河大桥及连接线、东部新城客运中心、叶集客运中心等项目建设。

六是围绕“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着力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人享其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普惠均等的城乡客运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以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汽(电)单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城际道路客运结构,规范道路客运定制服务,加快推进“六安—合肥”等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便捷化、品质化的客运服务。物优其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公转水、公转铁,持续优化运输结构;优化城乡物流网络,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水平,助力邮政快递、冷链运输、应急物流提速升级,构建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七是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助力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交旅融合,推进“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建设“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乡村振兴,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品质化、管养标准化,优化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交邮快”融合发展。智慧交通,建设交通运输数据中心(TOCC)、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治超和综合执法系统,在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加快5G网络部署。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动十四五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跨地区跨部门重大事项,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是注重规划引领。推动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区域相关发展规划,做好与国土空间开发、重大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的衔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空间预控,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体系,充分保障资金、土地、人才三个方面要素,解决交通运输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明确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合力推进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是做好实施评估。建立健全规划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价,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三、创新举措

(一)突出立体高效。强化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规划建设一批航空、铁路、水运、快速路项目,力争实现航空、轨道、水运、快速路四大突破,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二)突出合六同城化。把深入对接合肥都市圈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服务、公共交通等方面作为规划重点,为合六同城化当好交通先行官。

(三)突出科技引领。推进智慧公路先行先试,拓展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完善交通数据采集分析体系和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交通运输数据跨省、跨区域、跨部门之间共享,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规划》要求,加强部门沟通联系,细化工作任务,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新闻媒体界朋友对六安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宣传支持六安交通运输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