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作者:仰玉晶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秘书一室发布时间:2016-06-08 15:4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小康。今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 其中第一站就深入我市金寨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在调研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作为一名在老区工作的干部,听后既深受感动,更深受鼓舞,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充满信心。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平时思考,就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谈几点想法。
  第一、要增强“三种意识”。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顽强拼搏,扎实苦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六安依然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442个、贫困人口46.72万人,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近1/7,贫困发生率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并且经过多年扶贫,剩下的贫困村多是区位较差、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地区,剩下的贫困户多数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发展技能低,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动员各方力量,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其次要增强机遇意识。当前脱贫攻坚虽然面临严峻挑战,但当前也进入了难得的机遇叠加期。主要体现为“三个前所未有”: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提到了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谋划、部署和推进。中央层面许多资源要素都在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一系列支贫扶贫、惠民利民政策逐年加力加效,扶贫机制创新的改革红利正在加速释放,这些措施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发展基础前所未有。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信息化向农村地区不断延伸,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等后发优势日益凸显,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社会氛围前所未有。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政府到全社会,各级各方面都动了起来,社会氛围前所未有。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励精图治奔小康的愿望日益迫切,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合力推进扶贫开发的氛围愈加浓厚。这些历史机遇,为我们凝心聚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增添了底气和动力。再次要增强决战意识。根据中央和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我市制定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脱贫攻坚滚动计划》,计划2016年脱贫12.9万人,出列贫困村25个;2017年脱贫13.7万人,出列贫困村356个;2018年脱贫12.9万人,出列贫困村61个,舒城、金安、裕安、叶集4个贫困县区摘帽;2019年脱贫7.22万人,霍邱、金寨2 个贫困县摘帽。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我们向人民的庄严承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没有退路,必须要有紧迫感,强化决战意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第二、要实现“三个”转变。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转变思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外在与内生、自助与帮扶、脱贫与奔小康的关系,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一要从扶贫向扶智转变。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抓好教育培训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这几年,我市坚持需求导向,组织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真正让贫困户掌握一门手艺、增加一项收入,实践也更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要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还要扶智,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二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实践证明,贫困地区,“贫”在没有产业支撑,“困”在没有产业推动。因此,必须把加快产业发展摆在精准扶贫的突出位置。这几年,我市提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施分类指导,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山区重点发展林果、茧丝绸、茶叶、油茶、竹木及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丘岗地区重点发展林果、畜牧等特色产业;沿淮地区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水产、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都是围绕产业带动这个主题,以产业增收带动脱贫。另外,近两年我们先后实施了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产业扶贫工程,也是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总结近年来的经验,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立足资源选产业,确立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发展类别、扶持项目,发挥产业扶贫的最大效应;尤其要抓好产业项目开发,整合资金、落实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群众参与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产业模式。三要从漫灌向滴灌转变。这是中央、省委和市委都一再强调的,既是扶贫的思路,也是扶贫的方法。要从漫灌向滴灌转变,就要坚持扶持对象、扶贫项目、扶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五个精准”,就要通过靶向治疗、精确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就要通过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扶持对象要精准。扶贫必先识贫,摸清底数才能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扶持谁”问题。要按照国家要求,对所有贫困户进行调查核实,分别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要通过精准识贫,真正弄清楚致贫的原因是什么,贫困的程度有多深,能够通过哪些方式脱贫。项目安排要精准。脱贫攻坚,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争项目。“十三五”期间,国家、省里对扶贫开发的政策倾斜、项目建设力度将更大。我们在谋划脱贫攻坚工作上,要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学习政策、深入研究政策、积极利用政策、大力争取政策,主动对接上级扶贫规划,尤其是要争取片区和革命老区政策,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上项目。只有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群众乐于接受、产出效益好的产业,才能挖掘当地资源优势,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要把贫困地区的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国家、省扶持政策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措施到户要精准。就是要按照 “五个一批”要求,认真制定贫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帮扶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帮扶规划,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村一户一本台账、一套帮扶措施。驻村帮扶要精准。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县区及乡镇单位定点包村工作,在所有贫困村要做到派驻扶贫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领导带队驻村扶贫、市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户干部结对帮扶等“五个全覆盖”。脱贫成效要精准。要完善脱贫退扶办法,建立监测有力、进出有序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贫困户脱贫退出的程序和标准,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既要避免“富戴穷帽”,更要杜绝贫困人口“被脱贫”。
  第三,要强化“三项保障”。一要强化资金保障。推进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是关键。当前,中央和省市都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必须加强监管,精准投放,提高效益,确保把各种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开发上,真正用到贫困老百姓身上。同时,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积极性,不能越扶越懒,尤其在农村基础性、公益性建设上,必须把扶贫开发的政府性投入与贫困群众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决不能保障越强、依赖性越大。二要强化机制保障。目前各地的扶贫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在力量整合、经费统筹、部门协调等方面的机制必须进一步强化,以确保形成合力、攥成拳头。三要强化队伍保障。脱贫攻坚必须有一支懂扶贫、通民情、接地气、善实干的扶贫队伍作支撑。要切实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提供经费保障,加大业务培训。同时,要注重从扶贫开发一线检验干部,在扶贫一线发现干部,在扶贫一线锻炼干部,在扶贫开发主战场中培养和选拔干部。
  第四、要形成“三大”合力。脱贫攻坚涉及方方面面,既要弘扬党政主导“主旋律”,又要放大群众主体“最强音”,还要奏响社会合力“交响曲”。通过“三位一体”,推动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机制。一要坚持党政主导。决战脱贫攻坚,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一定要把决战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摆在重要位置,放在重中之重来抓。二要发挥群众主体。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受益主体,也是实施主体。脱贫攻坚光靠政府大包大揽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增强内生动力。三要寻求社会支持。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其中。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平台,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渠道,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扶贫工作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氛围。
  总之,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严之又严,实之又实,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