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倒逼出补“短板”方略——金安区施桥镇三口堰村蹲点故事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六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06-26 08:23

  “年轻人都出去了,没劳动力,脱贫困难重重。”
  “村集体经济底子薄,靠什么发展壮大?”
  到三口堰村蹲点第一天,就听到了“问题”。
  车行在一马平川的三口堰村地盘上,除了在少数几个庄屋稻场边的树荫下,能看见几位老人聚拢在一起闲聊,才上午10点多,田野上难得见有三五个村民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劳作。这是金安区施桥镇偏远的贫困村之一。788户,2897人散居在31个村民组,人多田少,村里上千村民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精壮劳力寥寥无几,沉默寡言的老人、做事不紧不慢的妇女和欢蹦乱跳的孩子维持着村里的人气,倒也不落寞。
  精准识别后,村里还有35户58人在列贫困名册中。
  这些贫困户靠自身脱贫,难!村支书严帮武坦言,三口堰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村办企业,无集体性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稀缺,公共功能欠缺,缺人少地,缺力少钱,缺少大户引领带动,老百姓收入单一,除了种植水稻,无主打经济,无规模经济,无村品经济。
  三口堰村产业发展滞后,怎么脱贫致富?
  严帮武说,要是找不对路子,搞大呼隆不行。过去给贫困家庭发过救助款,钱是到了户,结果他们没有把钱用在生产上,买了酒肉花在吃喝上,甚至有人接过钱,转身就去打牌,没顶上事儿。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什么才是精准?必须一家一户因贫施策,从“千篇一律”向“私人定制”转变。
  大堰组老葛家就是“私人定制”成功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
  老葛名叫葛志华,老伴聋哑,生了两个女儿后,一家四口一直挤在两间土坯房里。长期以来,只能以种地为生的老葛收入十分不稳定,夫妻俩只能省吃俭用,供两个女儿上学,抚养她们长大。2014年,扶贫工作在三口堰村展开,葛志华家被认定为贫困户,村委会帮他协调,承包了村里三口水塘养虾养鱼。仅仅两年就脱了贫,还花15万元盖起三间瓦房,没借一分钱。“脱贫盖了房,家里喜洋洋”。50多岁的老葛今年春节拆了旧房住进新屋。
  三口堰村有大小水塘上百口,500多亩水面,全部分包给农户搞水产养殖,虽然这是一条脱贫致富好路子,但不是每个贫困户都适合。现在在册的还有35户贫困户,家家情况不同。去冬今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再一次入农户、摸实情,梳理出一本本精细的扶贫台账,制订更详细的“作战图”:
  尹塝组尤成友妻子二级肢残,儿子患白血病,通过低保补助、光伏扶贫,对接家庭养殖产业项目扶贫,政府解决资金难题,这个家庭就能脱贫。
  邓庄五保户邓典文,单身,不到60岁,肢体二级残,住着低矮、潮湿的土坯房,村里托关系安排他到双河中学做清洁工,每月拿固定工资,有稳定收入。
  马塘组村民崔应好,因学、因病致贫。两个孩子上大学,妻子常年患病,生活负担重。对于这样的家庭,通过教育助学、大病统筹,就能渡过难关。
  …………
  目击贫困,更体会到脱贫攻坚之难。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克感慨,现在村里这35户贫困户,都是难啃的“硬骨头”,90%以上因病、因残、缺劳力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对症下药,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套扶贫措施,35户人的脱贫路径清晰起来:产业扶贫5户,教育助学1户,大病救助3户,剩下的26户五保户要靠政策兜底。
  仓坊组16岁的马原欢母亲在生下来不久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父亲患病去世。跟年过70的奶奶生活,连读书基本生活费都要靠借贷。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多种努力,筹集了22万元成立村教育扶贫基金,不但解决了马原欢继续升学经济上的难题,还为其他家庭阻断可能因学返贫的“根系”,让贫困家庭轻装上阵。
  由于劳动力严重缺乏,产业扶贫成了三口堰村拖后腿的“短板”,金融部门提供给贫困户5万元产业扶贫小额贷款,贫困户没经历过贷款,怕失误了还不上,竟无人申请。村里虽然有1500亩土地流转了,但控制在种粮大户手里,农民只能从大户手里拿到每亩580元的土地租金,这对人均耕只有1亩的村民们来说,杯水车薪。大户们机械化耕作,用工量很少,更多的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不能获得更多收益。今年是大户3年租赁期最后一年,三口堰村“两委”已经在谋划由村出面成立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将村民承包地集中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下面的专业合作社,结合实际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长、中、短”适合本地优势的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那么巨量的启动资金金从哪来呢?严帮武已是胸有成竹。村里60千瓦光伏发电已见收益,每年收入6万元。区财政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50万元资金,经区发改委牵线,入股安徽恒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恒瑞能源双河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年收入益5万,再通过“年初赊欠秋后结算”方式或动员群众以耕地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目前,此方案已获得多数村民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