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气象局发布时间:2016-08-15 00:00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目录

第一章 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1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1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

第二章 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5

第一节 指导思想………………………………………………………………5

第二节 基本原则………………………………………………………………5

第三节 发展目标………………………………………………………………6

第三章 “十三五”时期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6

第一节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6

第二节 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8

第三节 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9

第四节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10

第五节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10

第六节 加大基层气象台站投入………………………………………………11

第七节 健全气象法律法规……………………………………………………11

第四章 “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12

第一节 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方案………………………………………12

第二节 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工程……………………………………………15

第三节 天堂寨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17

第四节 治污减霾气象支撑与预警……………………………………………19

第五节 大别山天气雷达建设…………………………………………………20

第六节 人工增雨(雪)及生态涵养…………………………………………22

第七节 农业气象服务工程……………………………………………………25

第五章政策与保障措施……………………………………………………………28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28

第二节 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28

第三节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28

第四节 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力度………………………………………………29

第五节 强化部门交流合作……………………………………………………29

 

 

第一章 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加强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认真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各项服务工作,气象事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气象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市政府成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六安市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计划实施方案》、《六安市雷击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等6项气象相关工作纳入市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市财政局和市气象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积极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以及气象行政审批和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市、县、乡三级政府气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现全覆盖。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加速推进,投入各类资金2916.39万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1.5%,完成舒城、寿县、霍邱新站建设和台站搬迁,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发展动力明显提升

省局和市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六安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市政府印发《六安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气象现代化建设等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工作考核内容,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现代化工作格局。晴雨雪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8%,平均预警时效提升至40分钟。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现双套自动气象站运行,基本实现自动化。建成天堂寨高山无人自动气象站和23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气象灾害易发区专业气象要素平均间距达5公里。建成自动土壤水分站9套。“十二五”期间,全市气象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十一五”时期的39.8%提高到63.2%,新增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7人,中青年业务科技骨干1人,基层台站青年业务技术骨干6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带头人1人,工程师以上人员比例达到53.5%,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提拔调整了一批科级干部,科级干部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提高15%,达到75%,平均年龄43.4岁,降低了1.7岁,科级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3、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稳步提高

市、县、乡三级均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组,印发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政府成立应急管理专家组,市编办批复成立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决策气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5分以上;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专业气象服务涉及电力、交通、旅游、环保等众多行业。建成响洪甸水库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4、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以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群团工作得到加强,涌现了一批省、市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局建成全国文明单位,舒城局建成省级文明单位。

“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灾害天气预报能力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能力有待提高;人才队伍结构和创新能力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人才断档问题突出;依法防御气象灾害、规范社会气象行为、组织公共气象服务等能力与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要求还有差距,与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事业结构有待建立;气象投入渠道仍不够通畅,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等等。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气象事业扩大开放、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于保障我市如期全面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财富日益积累,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气候风险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幸福六安建设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和幸福指数,对高质量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些对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适应需求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面向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争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这里面蕴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巨大动力和推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无疑为我市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智慧气象带来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潜力。

(三)面临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不断出台和深入推进,一方面为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对我市进一步健全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面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增多,暴雨(雪)、台风、低温冰冻、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暴雨、台风及其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气候变化监测、气候变化风险和影响评估,推进适应防汛抗旱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二章 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把握好气象事业发展方向,着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全面提升气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的水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面向需求,服务引领。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六安“十三五”期间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以需求牵引服务、以服务引领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争创一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转变事业发展方式,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提升“四个能力”,使我市气象事业发展与六安经济发展的地位相适应。

依靠科技,人才强业。加快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进一步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使六安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同期省内先进水平,为建设幸福六安、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第三章“十三五”时期六安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

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围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品为核心”的工作重点,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构建智慧型公共气象普惠服务体系。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做好六安市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拓展信息发布手段。加强以位置服务、智能定向信息发布等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手段建设,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高时效、多层次、广覆盖”。依托各类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及时向社会发布气象防灾减灾、公众气象预报与生活气象、大气环境监测与预报预警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利用公共媒体、六安农网等平台,推进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与交通、旅游、电力、农业、森林、民航、地质、城市环境等行业部门的合作,了解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做好专业气象服务。与气象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部门以及与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关系比较紧密的单位,建立联合开发机制与资源共享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益。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在灾害易发、多发区组织群众广泛参与防灾避灾演练,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

第二节 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完善精细化预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能力。完善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发展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天气预报技术。加快完善从分钟到年际的无缝隙集约化的气象预报业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短期预报准确率,增强4-10天预报可用性;继续加强精细到乡镇及重点区域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推进精细化格点/站点一体化预报业务。加强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设备、技术、手段和方法,提供精细、准确、及时、高效的灾害预警信息,建立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进一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提高气候预测与应对气候变化水平。提高本地化气候预测方法、技术研究,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评价技术,完善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加强极端气候事件检测与评估,逐步建立市、县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预测和月、季、年滚动预测业务。推进专业气象预报业务融合发展,发展基于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强化防灾减灾资源整合,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建设,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以及自救互救能力。加强暴雨洪涝风险评估,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利用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推进小区广播示范应用。建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立体网络。

第三节 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实现天气现象、雪深、云量、云高等项目自动观测。加强气象业务集约化建设,建立市县级观测业务和综合一体化运行监控业务流程;整合市级观测、保障、信息网络岗位设置,建立市级观测保障业务一体化模式。不断提高综合观测能力,建立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立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系统,修订辅助观测规范、管理和考核办法,推进辅助观测资料应用。

完善气象监测网络布局。完善气象自动观测站网布局,扩大重要领域、重点行业的专业气象观测网络覆盖面,基本消除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发展探测环境与运行评估、数据质控和分析加工技术,参与省级气象探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部门、行业和社会气象探测资源的共建共用共享。

确保观测系统稳定运行。力争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全市社会化保障率达100%。实现全市乡镇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覆盖,建立区域站现场核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推进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站、区域站、土壤水分站、闪电定位仪、GPS/MET水汽观测站等各类观测数据资料效益。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全市气象信息网络保障体系。

第四节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素质过硬的气象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以急需紧缺人才、现代气象业务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打造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与装备保障、气象信息技术、气象科研开发、气象管理等六支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在关键业务科研岗位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加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把人才作为实现气象事业更大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科学使用人才,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制定气象人才发展规划;创新气象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和人才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节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三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处在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科技实力决定着业务现代化的水平,检验着深化气象改革的成效。因此,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贯穿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进程。

做好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加强气象科技成果的业务试验,促进成果的业务转化;引导气象科技工作者围绕业务搞科研,搞好科研促业务。深化开放合作,鼓励业务人员与其他科研单位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使研究成果能及时转化为业务服务能力。

第六节 加大基层气象台站投入

完善气象事业双重财务体制,全面落实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将气象事业发展列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将公共预算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预算合法、全面、公开、透明。积极将基层台站事业人员津补贴经费缺口部分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在保证基层台站业务经费的同时,加大对基层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投入,做好业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经费分配上加大对基层艰苦台站倾斜。

第七节 健全气象法律法规

大力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化。加强气象普法工作,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气象标准宣贯工作,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重点督促检查在防灾减灾、行业管理、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相关标准的严格执行;坚持依法决策,推进政务公开,保证气象事务管理规范高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履行气象防灾减灾职责,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加强气象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规范执法流程和各类法律文书,依法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构建“省局监督、市县局实施、机构健全、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市、县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及时制止、纠正和查处气象违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等气象职责,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和合法权益。

第四章“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第一节 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

1、项目背景

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基层,特别是山区和农村的气象监测能力、气象信息传播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科普教育能力接近城市水平,需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享受气象服务的差距,这对促进全社会更好地应用气象信息,提升生产生活质量,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目标

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体系、管理体系,建立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气象服务产品,构建智慧型公共气象普惠服务体系。

增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基层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大力推进气象信息进村进社区,加快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发展;广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社会应用能力,加快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均衡发展。

3、建设内容

(1)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建成要素齐全、覆盖全面、运行正常的乡镇自动气象站,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以上多要素自动气象站;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易发区需加密布设,到十三五中期实现自动气象站乡镇全覆盖。选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或其它重点区域建设农田小气候仪6个。

(2)气象综合信息传播系统建设

在农村增建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或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升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气象灾害防御分管领导、乡镇村气象信息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点对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不断拓宽短信发送用户面;选择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物联网,在各乡镇、部门现有电子显示屏的基础上,在中心村、社区、中小学校等增建气象显示屏30块;升级六安气象网与农村综合信息网,加强网络传播气象预警信息功能。

(3)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认证和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完成30个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建设12个防雷减灾示范村,推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建设;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培训,面向农村群众和学生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建设校园气象站6个,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科普基地建设,推进气象科普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330万元。至2018年,拟申请中央投资20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130万元。

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总经费200万元。

气象综合信息传播系统建设,总经费30万元。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总经费10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8年。

第二节 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工程

1、项目背景

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北接中原,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明显,天气多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灾害应急与防御能力的要求提高,人民大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提升,迫切要求气象部门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不断增强气象预警、应急保障能力。因此,建设满足六安市公众服务需求、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工程已经非常迫切。

2、实现目标

以提高气象服务精细化、高质量、广覆盖的需求为目标,建立预报技术先进、业务流程集约、服务产品优质、服务效能一流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平台。完善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系统,有效提升预报、预警的提前量和准确率,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信息发布时效性。

3、建设内容

(1)完善综合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要素立体监测,布设边界层监测设备和激光雷达。针对高影响天气预警业务,完善气象预警业务系统,提高灾害性、突发性天气预警的命中率和提前量。在社区、街区、学校、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地,增设气象电子显示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扩大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

(2)建立精细化预报服务平台。开发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化预报方法,建立分要素概念预报模型和预报指标,完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本地化研究和应用,开展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多种新型资料,提高短时临近预报诊断分析能力;分析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特点,研究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建立乡镇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3)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划分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等级,建立其发生气象条件阈值判别指标体系。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开展全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在每次重大灾害性天气影响前、影响中与影响后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增强预报、预警信息实用性,为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340万元。至2020年,拟申请中央投资30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40万元。

综合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总经费300万元

精细化预报服务平台,总经费20万元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总经费2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7年,改进和完善综合气象监测、预警系统,购置、安装各类观测仪器,保障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

2017-2019年,完成各项科研开发任务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建设完成精细化预报服务平台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系统。

2020年,全面建成本规划的其他建设内容,对已建成的各个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全面实现本工程建设目标。

第三节 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1、项目背景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气象服务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也是旅游活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国家5A级景区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峰25座,构成了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山高谷深,降水丰沛,天气复杂多变,地表坡面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方便旅游出行、提高景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更好地保障旅游的科学发展,建设天堂寨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总结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预期目标

建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旅游气象观测系统、旅游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着力提升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建设内容

(1)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在天堂寨镇街道马石岔路口、里南河南岸建设旅游气象服务中心,从事气象监测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气象服务以及旅游预警发布平台与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

(2)气象监测系统

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的产业,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安全和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做好旅游气象服务要获取当地的气象资料,需要建设必要的观测系统,计划建设多要素气象站1个、实景观测点2个、自动能见度仪2个,负氧离子监测仪2个。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天堂寨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需投资560万元。至2020年,拟申请中央投资560万元;建设用地、路桥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由地方政府出资解决。

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总经费500万元。

气象监测系统建设,总经费6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8年。

第四节 治污减霾气象支撑与预警

1、项目背景

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内容已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形成灰霾天气,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为贯彻落实六安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应急预案,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治污减霾气象支撑与预警工程建设,研究气象因子对灰霾天气的影响,进而科学、有效地预测和动态调控污染物排放以治理灰霾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目标

到2017年,基本建成气象环保信息业务化共享系统、基于AQI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及服务系统;着力提升环境气象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建设内容

开展大气环境领域科学研究,大气污染源源解析及PM10、PM2.5来源形成机理研究;建立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空气质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服务系统;建设六安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

(1)建立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气象、环保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通信专线,实现环境与气象监测信息共享,共享城区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资料。

(2)建立空气质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

开展灰霾天气预报研究,研发基于AQI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建立六安市空气质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

(3)建立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服务系统

建立天气学分析、数值预报技术与统计预报方法相结合的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方法,开展雾霾预报预警、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业务,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有效应对和防范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167万元。至2017年,拟申请中央投资10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67万元。

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共享平台:12万元。

空气质量集合预报业务系统:15万元。

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及服务系统:20万元。

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12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7年

第五节 大别山天气雷达建设

1、项目背景

大别山特殊的地形,导致周边气象灾情严重,泰利台风的影响至今记忆犹新。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雨势大、风力猛,大别山区的3个县雨量普遍超过150毫米,霍山佛子岭降雨量达370.5毫米,霍山仙人冲最大1小时降雨108.1毫米,有5座大型水库先后超汛限水位,因灾死亡4人,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6.9亿元。

大别山主峰海拔1700多米,净空条件良好,又地处江淮分水岭,它的探测资料对我市乃至全省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2、实现目标

到2020年,在大别山区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其探测范围能有效地覆盖大别山区,使该区域的天气雷达探测范围实现全覆盖和无缝对接,特别是有效提高大别山区和下游地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时效。通过新建雷达,可以加强大别山区局地强对流发生发展和我省暴雨高发区的监测能力,提高大别山区垂直探测空间分辨率,真正形成安徽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在大别山区的三维空间全覆盖。

3、建设内容

(1)雷达站选址:对净空条件、电磁环境、通信、供电、安全等诸多条件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雷达站的建设地点。

(2)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天线塔楼和信息处理楼,同时对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3)天气雷达的安装: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安装与试运行,数据采集子系统(RDA)安装在雷达塔楼内,RPG、PUP的终端工作站均放置在雷达信息处理中心的天气预报业务运行平台内。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2800万元。至2020年,拟申请中央投资200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800万元。

雷达基础设施建设:1300万元。

新一代天气雷达:1400万元。

雷达信息处理系统:10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7年-2020年

第六节 人工增雨(雪)及生态涵养

1、项目背景

六安市位于北亚热带边缘的东亚季风区,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呈现降雨时空不均,水资源结构性、季节性紧缺等特点。同时我市是农业大市,天气条件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现有的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和作业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地面作业综合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地面固定作业点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和综合实力,尽最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预期目标

到2020年,建成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观测实验、装备保障、应急调度、联合演练和培训交流等功能为一体,覆盖全市的区域性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基地,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县和标准化作业点全部达标,地面固定作业点配套完善。人工增雨(雪)作业年降水明显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建设内容

大别山区具有水库密集、云水资源丰富、社会需求大等优势,从水库的密度、蓄水效率和兴利作用来说,在这一地区开展人工增雨,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很高。人工增雨基地设置在响洪甸、天堂寨两地。在金寨、霍山、舒城区域内设置6个标准化作业点,覆盖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梅山、响洪甸、龙河口等六大水库库区。

(1)大别山水库蓄水人工增雨基地建设

a、指挥中心:依托六安市气象局建设使用面积300M2指挥中心,内建作业指挥室、会商室等;建设业务系统和作业指挥业务平台,包括:高清视频会商、通信网络、空域申报、作业指挥等系统,水库蓄水人工增雨作业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估考核体系。

b、观测系统:在我市建设1套激光雨滴谱仪,在各区县分别建设1部降水现象仪。

c、催化系统:结合基地覆盖范围内各县火箭作业装置布设现状,再增加布设20套火箭作业装置,并根据需求配备适量的牵引车辆。

(2)创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标准化县(市、区)

按照县(市、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有作业计划、有办事机构、有作业设施、有作业队伍、有业务经费、有安全监管机制、有应急处置机制、有效益评估机制”的“八有”标准,创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标准化县(市、区),全面提升基层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

(3)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以及《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推进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580万元。至2019年,拟申请中央投资40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180万元。

人工增雨基地建设,总经费500万元。

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总经费80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9年。

第七节 农业气象服务工程

1、项目背景

六安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气候敏感区、气象灾害多发区与农业生产脆弱区,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较大,近年来虽然在为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农业气象业务不能很好满足精细化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2、预期目标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构建智能化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打造一体化现代农业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立体化、多手段的农业气象信息传播体系,丰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为实现我市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3、建设内容

(1)农业气象大数据智慧感知系统。在粮棉油主产区和大田作物区建设5 套农业气象综合自动观测系统,10个农田高清实景监测点。在大别山区畜禽、水产、林果、设施农业和特色作物产区建设5套农业气象物联网智慧感知系统。优化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网布局,加密建设5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新建1个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融合农业“四情”观测、农业遥感、农业物联网等多元异构数据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库。

(2)建设农业气象信息预警平台。开发农业气象信息预警发布平台,完善乡镇和行政村两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信息员业务素质,实现气象显示屏和科普公告栏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构建完善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切实解决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3)现代农业气象综合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建设市、县两级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加强业务平面建设,搭建集农业气象综合数据库系统,建成基于移动端和PC端的农业气象物联网综合数据智慧分析与服务平台。升级“互联网+农业气象”的众包服务平台,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气象、农业科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微信、微博、“惠农气象”手机客户端等信息普及,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业气象新媒体发布平台。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驻“聚农e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宣传六安本地名优特农产品。

(4)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研发。针对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发挥部门优势,建立与农业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联合发布机制。在重要农事季节、作物生长全周期,开展农用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风险预警评估、与天气气候相关的病虫害预防等服务;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针对服务;试点开展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和名优特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和溯源工作。

(5)建设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标准化示范点,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我市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按照农企规模和服务需求进行分类“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建设完成3~5个农业气象物联网示范点,开展农业气象物联网示范点服务,开展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依托中央三农专项,市、县(区)对两个体系建设有所侧重,强化标准化建设,创建一个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和6个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

(6)开展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聚焦选取有发展前景、可持续的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作为承接主体,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力量培育力度,深入开展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

4、投资概算与安排

按前述建设规模测算,投资需求为520万元。至2018年,拟申请中央投资380万元,争取地方配套140万元。

农业与生态气象监测网建设:200万元。

预警信息发布业务平台建设:80万元。

服务产品开发:10万元。

物联网示范点:120万元。

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30万元。

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乡镇:60万元。

开发使用农业气象移动互联信息发布平台:5万元。

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试点建设:15万元。

5、建设时间

2016年-2018年。

第五章 政策与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精神,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管理机制,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着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制化进程,把市、县两级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二节 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和气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的新型气象服务体系、先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构建适应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和全面加强气象法治建设要求的新型气象行政管理、业务服务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体系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第三节 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贯彻人才强局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方式。

第四节 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资金为辅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严格财务监管制度,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建立科学、定量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五节 强化部门交流合作

不断深化气象与农业、水利、林业、民政、旅游、国土、交通、卫生、环保、安监、体育等多部门的合作。加强与科技管理部门、相关高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机制,积极组织和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各项活动,积极引进和吸收相关市局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